沙海山救下那位最早期赤色党人,并被引领成为赤党主义信仰者。
他习文化,学军事,文武两道,皆突飞猛进。很快成长为党内的优秀人才。
大革命时期,赤色党人动员民众,呼风唤雨,沙海山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为大众瞩目。
一位老同盟会员的女儿恋上沙海山,志同道合,结成连理。
沙夫人的弟弟巴秀江,当时刚刚考上北洋大学,受姐姐姐夫影响,毅然中断学业,投身于大革命,加入了党的队伍。
巴秀江人聪明,热情高,水平提高很快,理论联系实际的演讲一流,数次随姐夫沙海山南下北上,完成党组织交给的重大任务。
某次,受中央指派,沙海山巴秀江前往南方某省西部,任务是说服一位老同盟会员,将实力归于孙中山先生掌控的广东革命政府。
其时,那位老同盟会员已经在民国建立后的若干时月里,惨淡经营,军力增强,羽翼渐丰。他本不愿意再受制于任何革命领袖。
这位老同盟会员的老友,沙海山的岳父,就是因为民国革命的领袖们合作不力,因而丧命在民国革命初胜之时。
牺牲老友的女婿和小儿突然到访,老同盟会员,盘踞一方的督军大人惊疑不定。
老友女婿虎背熊腰,文武皆佳。
老友小儿唇红齿白,站如玉树初成,讲起民众革命的大道理,如长江大河,一浪高过一浪。
两三日下来,老同盟会员叹道,“老朽不能说二位说的全无道理。这几年,多少人都在大道理下,狠捞自己的实力地盘。老朽实在看着心寒,也有不服之意,才决心发展实力,为地方百姓谋一方安定,倒并不想觊觎大众革命果实。
几天来,二位苦心,老朽已明。看来,孙大炮孙先生的新政策主张,颇有根据。”
老同盟会员两只手,分别拉住沙海山和巴秀江。
“行了,我听你们的。哈,老友有后如此,他该可以含笑九泉了。”老人的眼睛有些湿润。
巴秀江道,“老伯,您——”
老人又是一声哈哈:“老朽我想起了当年。那时候,我和你父亲,海山的岳父的年龄,约在现在你们二人之间。
有一次,我装炸弹,不慎错手,炸弹就要炸响。我那老友把我拖出房门,扑倒在地,才捡了一命!”
巴秀江听得神往。他从未听说过这段故事。
“后来呢!”当时巴秀江急问。
“后来,哈哈,我们就跑啊。衙门里的人满大街搜查。我和你父亲,一口气,连翻了十几座墙头。哈哈那时候,我们年轻啊!"
老人想到,当年革命的一腔激情,现在已经化为乌有,有点愣神。
沙海山朗声说,”老伯,您今天,豪气仍在,不老。”
老人听出沙海山语中深意。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民国,嗯,国民革命,有你们这样的后辈,看来能成。好,就照孙大炮孙先生的要求办!”
大功告成后,不满二十岁的巴秀江被派去苏联学习。
后来,巴秀江父亲的那位当年好友,出任了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参议。
某次,参议遇到巴秀江。
老同盟会员见巴秀江早已弃政从商,忙碌于缁算铢计,甚觉可惜。
老人劝巴秀江入政界,说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像巴秀江这样学业有成,人才一表,应为国家出力才是。
巴秀江告诉老伯说,自己“正在忙于国际贸易,不日就要启程去欧洲”。
参议见巴秀江思维敏捷,话语干练,做的是大买卖,亦觉欣慰。
听巴秀江说,他的姐夫沙海山也在商界,便嘱咐巴秀江,若买卖有事情需疏通,可找他。
老人不知,巴秀江几天后要去的欧洲国家,乃是苏俄。
老友之子之婿,干的是翻天覆地的大买卖!
巴秀江那次去苏联,专程向共产国际送去赤党中央的又一份报告。
当时送去苏联的一连串报告,痛陈蒋介石拔刀相向后,赤色党人的巨大损失,汇报中国党一次又一次武装暴动的设想。
沙海山血染洎江码头。其妻其时正在地下党组织“坐机关”。
她得悉噩耗,一日内吐血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