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康熙平定噶尔丹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841字 发布时间:2023-08-26

不甘心失败的俄国政府,在《尼布楚条约》签定后的第二年,便怂恿准噶尔(蒙古族的一支)的首领噶尔丹攻击漠北蒙古。


当时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落。


除了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朝之外,其他两大部落也向清朝臣服了。


准噶尔部是漠西蒙古的一个分支,原本在伊犁地区过着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来,先后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并且又向东攻击漠北蒙古。


无奈之下,漠北蒙古人逃往漠南,请求清朝廷保护。


听闻此事,康熙派前往噶尔丹,让他们把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


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不仅拒绝退兵,而且还大举进犯漠南地区。


眼见他们如此嚣张跋扈,康熙打算亲征噶尔丹。


1690年,康熙决定兵分两路。


左路军: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从古北口出兵进军。


右路军: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从喜峰口出兵。


康熙皇帝则亲自带兵在后面,坐镇指挥。


7月14日,康熙率军离开北京,没想到路上突然生病,只好取消亲征计划。


7月15日,嚣张跋扈的噶尔丹向清军宣战,并且在西巴尔台(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驻军。


接着又率军逐渐南下,占据了距离北京仅350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噶尔丹把数万骑兵聚集在大红山下,前面有河流作为屏障,后面有树林作为掩护。


他们把上万只骆驼绑住四脚放倒在地,把箱子放在驼背上,然后裹在湿毡毯裹住,摆成一个长长的骆驼壁垒。


叛军躲在骆驼后面放枪反击,以此阻止清军的进攻。


噶尔丹还派使者向清军提出,交出他们仇人的要求。


康熙不同意,随即命令福全率军反击。


8月1日,清军向乌兰布通推进,向噶尔丹大军发动猛烈攻击。


清军用火炮和火枪对骆驼城进行了集中轰击,不久骆驼城被轰开了一个缺口。


清军步兵骑兵一起冲杀过去,福全又派兵饶到山头后面夹击,将他们杀得七零八落,噶尔丹趁夜慌忙逃走。


噶尔丹回到漠北之后,一边假装向清朝臣服,另一边暗中招兵买马,试图东山再起。


1694年,康熙约噶尔丹会见,表示订立盟约。


噶尔丹这家伙不仅没有来,还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


还扬言说:“我从俄国借了六万鸟枪兵,用不了多久就能杀入北京城。”


1695年,嘎尔丹再次燃起叛乱战争,带领骑兵3万向漠南大举进攻。


1696年,康熙决定再次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讨伐嘎尔丹。


东路:由黑龙江的将领萨布素率领进攻。


西路:由费扬古率领陕甘大军,出兵拦截嘎尔丹的后路。


中路:则由康熙亲自带领,从独石口迎击噶尔丹的军队。


康熙的中路军来到科图,就遇到了敌人的前锋部队,但此时东西两路大军还没有到达。


就在这时,有传言说俄国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


随行的一些大臣害怕不已,建议康熙退兵,日后再战。


谁知康熙怒气冲冲地说:“朕御驾亲征,还没看见敌人就撤退,怎么能向天下人交代呢?”


“再加上如果我的中路一旦撤离,叛军全力以赴攻击西路军,西路不是更加危险吗?”


康熙决心继续进入克鲁伦河,并派使者去会见噶尔丹,告诉他康熙皇帝亲征的消息。


噶尔丹在山头看到清军黄旗飘扬,军容整齐,吓得连夜拔营逃跑。


康熙一边派兵追击,另一边派快马通知西路大军将领费扬古,让他们在路上截击。


噶尔丹带领军队跑了五天五夜,来到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乌兰巴托东南部),碰巧遭遇了费扬古的大军。


费扬古在茂密的树林里埋伏,然后派先锋把叛军引入预先埋伏的地方。


叛军一到,立马前后夹击。


过了一段时间,叛军死的死,降的降,噶尔丹仅带了几十名骑兵逃走了。


至此,清军大获全胜。


昭莫多战役之后,噶尔丹在塔米尔河流域流窜。


为了彻底消灭噶尔丹的势力,康熙采取了收服降众、切断噶尔丹外援的策略,彻底孤立了噶尔丹。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后来也派遣使者入朝面圣,接受了清朝的册封。


这时的噶尔丹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但他仍然固执不化,不肯接受清廷的招抚。


1697年2月6日,康熙第三次御驾亲征,讨伐嘎尔丹。

出了京城之后,经过山西大同、陕北府谷、神木、榆林等地。


3月26日,康熙大军抵达宁夏。


就在这个时候,噶尔丹的原来基地伊犁,已被侄子阿拉布坦占领。


他的亲信听说清军来到,纷纷举旗投降,并且愿意做清军的向导。


走投无路的噶尔丹,只好服毒自杀。


5月16日,康熙皇帝胜利班师回朝。


从那以后,大清王朝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并授予当地蒙古贵族称号和官职。


接着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统辖整个漠北蒙古。


1720年,康熙派军队前往西藏,帮助西藏人民赶走准噶尔部首领阿拉布坦。


1727年,雍正设立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一起管理西藏的地方事务。


大清王朝统一了漠北,巩固了西北边境,从而维护了领土的完整性。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其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