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勃艮第
公主又道:“城堡中还有许多产于勃艮第 的葡萄酒酒,有黑品乐红葡萄酒、力高宝德红葡萄酒、绍雪莱伯恩红葡萄酒、霞多丽白葡萄酒。百年前 欧洲社会的中心,既不是不列颠的伦敦,也不是法兰西的巴黎主,甚至不是教皇居住的罗马,而是勃艮第南部马贡地区的克吕尼修道院地的,一些白衣修士在当地种葡萄酿酒。这些修士比佃农租户更有充足时间去提高葡萄的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所以 产于勃艮第的美酒特别出色,与产于波尔多的美酒合称为法国葡萄酒王国的灵魂。”
李梦白听了道:“我听说过勃艮第人,是个很强势的王国,有一个叫什么勃艮第公爵把自己的王府修的像个宫殿,还供养了许多艺术家。据说勃艮第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固执的近乎狂热 ,给他们发英语邮件他们竟然回复法语邮件,还言勃艮第葡萄酒精神永世传承。”
公主听了不明,道:“什么邮件还写信吗 ?”
李梦白懒得解释,答道:“是写信 。”
公主又摇了摇高脚杯中的醇酒,道:“说到勃艮第,这个地方的人做菜比较奇怪,许多菜肴都需要以葡萄酒相助。著名的菜有白葡萄酒烩肉、红葡萄酒燉牛肚、红葡萄酒焖仔鸡、红葡萄酒红燉鱼鲜、红酒煮蛋,特别是一种勃艮第炖牛肉,要在大量的葡萄酒中浸泡几个小时,等慢慢的把葡萄酒中的酒精都挥发了,葡萄酒的香味便浸入肉中。一些野生的动物,在酒中 浸泡之后味道更香,而肉质醇厚的鹿肉、野猪肉都要加入香草的红葡萄酒中浸泡一天。 ”
李梦白听了,道:“看来有人讲法国人喝酒比喝水多,并不是一个笑话,也有人讲法国人是在葡萄酒中泡大的,也一点不觉得夸张。 ”
公主听了道:“不错,是这样一回事儿 ,一个典型的法国人家父亲从小喜欢喝酒,会言传身教,告诉他的孩子关于葡萄酒的一切。母亲每日烹调,在重大节日宴会上,她知道选择怎么样的酒,怎么喝,小孩子就在这样的酒文化中熏陶成长。 葡萄酒是法国美食的灵魂 ,一般微甜的葡萄酒适合甜性的食物,微酸的红葡萄酒适合带血的食物,微酸的白葡萄酒适合鱼类和海鲜。 ”
李梦白又道:“你们法国人吃饭时在桌子上放那么多酒杯还真滑稽,像是在卖酒杯摆地摊一样,是开展览会吗?”
公主竟然忍不住笑了,她一手拿起一支红葡萄酒杯,一手拿起一支白葡萄酒杯, 道:“你真像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这些酒杯大有讲究,摆放时从左到右,最大号杯放在最左边,最小号杯放在最右边。水杯用来喝水或饮料最大;而红葡萄酒杯则杯身较宽,杯身至杯口边缘部分逐渐收窄,将酒香保留在杯中。白葡萄酒杯则杯身较窄较高,杯口较红葡萄酒杯宽,另外一杯脚较短,杯身深则小一号,是因为频繁斟酒,而香槟酒杯则是纤细的郁金香型酒杯,它向顶部逐渐变细,以保留香槟的香气。白兰地酒杯则是短脚大肚,为的是用手掌暖杯,使白兰地挥发出酒香。另外还有一种在酒杯中加颜色的莱茵酒杯,是为了掩盖杯中的沉淀物。这些都是诗一般的葡萄酒杯,你明白了吗 ?”
李梦白听了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还真 复杂。你知道中国乡下的农民用什么喝酒吗?就用一般的吃饭的碗,连酒杯都没有。还有民工用酒瓶直接喝的,许多中国贫苦的农民只有在节日过节年时才喝酒的,家中压根没有酒杯。”
李梦白突然又觉得似乎少了一个人,便又道:“怎么进来不见丽莎,她去哪里玩了? 不如找她来,也来品尝美食。”
公主却道:“别提那个贱人了,谁知道她去哪里 鬼混了。”
李梦白觉得这个公主话中带刺,看来这两人的矛盾难以化解,却有不想闹僵伤了和气,心想:这女人争风吃醋也是家常便饭,应该没事的。便让人去把丽莎找来一起用餐,丽莎一看二人正在讨论酒杯便道:“说起这些酒杯,我还知道 雪利杯、玛蒂尼杯、甜酒杯、啤酒杯,夏威夷杯、巴黎杯、古典杯、水晶杯、水兵杯、高升杯、鸡尾酒杯,盛不同品种葡萄酒杯的杯子形态也有所不同,如盛波尔多酒的杯子四周略鼓起;盛勃艮第酒的杯口稍大,盛香槟酒的为高脚浅口杯。”
李梦白听了道:“你讲的都是现在的东西,这是在14世纪。我又觉得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比较斯文,西方人吃饭用刀叉的比较野蛮,像原始人,是接近属于食肉为主的动物。”
丽莎听了,反唇相讥道:“那你们中国人是食草为主的像懒羊羊一样,但是在田里割草也是要用镰刀的,用筷子可以割草吗?你们用刀是在幕后,我们用刀是在当面,是在台面上。”
李梦白又道:“我觉得用刀叉去吃意大利面很奇怪的,有人讲意大利面条是马可波罗从中国传入意大利的,吃面条就应该用筷子才方便。中国四川有一种金丝面有四绝,一是用料绝,二 是擀制绝,三是刀工绝,第四煮制绝,这面条细如金丝般 ,若是用西方的刀叉一碰,岂不是全断完了,怎样也搞不起来啊!中国最细的一种龙须面,能够在一个针眼中穿过25根面条, 这种面条能用刀叉来吃吗?”
丽莎听了道:“把面条弄得那么细似乎有点作秀,意大利是以酱汁好吃而闻名的,有红酱、青酱、白酱、黑酱。红酱用番茄制成,青酱用罗勒、 松子粒制成,白酱用无盐奶油制成,黑酱用墨鱼汁制成。”
李梦白听了道:“中国的红酱一定是辣椒酱,中国西部的人特别喜欢吃辣椒,每顿必吃,几乎没有人吃番茄酱的。”
丽莎听了道:“意大利面也有加红辣椒的,一般红色面是加红甜椒,橙色面是加红酒,黄色面是加南瓜,绿色面是加菠菜,灰色面是加葵花籽粉末,黑色面是加墨鱼的墨汁,很有视觉震撼力的。”
李梦白听了,道:“这有什么稀奇?中国有上千种面的种类,仅四川就有担担面、宋嫂面、甜水面、牌坊面、牛肉毛面、豆花面、炉桥面、三大菌面、炸酱面 、砂锅面、什锦烩面、鳝鱼面、炖鸡面、红油素西、鸡丝凉面、叙府燃 面等。山西有一种刀削而最为神奇,有厨师能在四米之外飞刀将面条准确地削入锅中。山东的拉面大王则能用1公斤的面条拉出209万多根 面条,累计长达2652公里,相当于万里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距离。其它各地还宽如腰带的奤奤面,细如丝线的银丝面,还有猫耳形的三鲜支耳面,菱形的旗花面,韭菜叶形的铜井巷素面和豌豆挞挞面。”
丽莎听了,道:“有人认为意大利面早在古罗马屋大维时期就有了,当时古罗马的人口多达150万,为了保证众多公民的粮念供给,人们想出一种保存面粉的方法,即将面粉先和成面团,再用刀子将面团切 面条、晒干,至少可以保存一年。还有小朋友调皮将面片卷成空心条晾在衣绳上的呢?并以此发明了特色美食——通心粉。”
李梦白听了 叹道:“欧洲人真有才,连小朋友 顽皮都能整出什么好吃的东东来,快赶上懒羊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