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明军收到报告,一股日军(岛津军)在庆尚道居昌等地劫掠,提督麻贵遂派遣副总兵解生、游击摆赛前去剿匪。俩人于三月一日出发,八日抵达全罗道的忠州,但摆赛在途中感染痰火,不能前进,于二十六日退回忠清道的振威,并最终因病去世。摆赛病故后,其所部兵马交给了解生统领,解生继续进剿滞留在庆尚道 的日军。
三月二十四日,解生率明军500人,与朝鲜将领郑起龙等人联合, 兵分两路,本路进至庆尚道的陕川、三嘉,西路则进至庆尚道的居 昌、憨八。解生屯兵陕川,郑起龙屯于三嘉。郑起龙侦察到岛津军在劫掠三嘉县境内的栗院,于是与 解生合兵进击。岛津军见状撤退,解生、郑起龙一路追击至三嘉县南 部。岛津军登上山头,扼守险要,郑起龙假装退军,将山头上的岛津军 引诱至平地,随后分兵夹击,击溃这股岛津军。此战,岛 津军一共有200多人,郑起龙斩得首级24颗,明军斩首72级,解救被俘虏的朝鲜男女150多人。而西路进至居昌、憨八以后,在此遭遇300余岛津军。由于此处道路狭窄,人马难行,岛津军据险防守、堵截路口,使明军难以放开手脚,最后仅仅斩获1颗首级。
四月九日,屯驻在泗川城的岛津军出城劫掠,向庆尚道的山阴、咸阳进军。朝鲜将领郑起龙与明军联合,击败了这些日军。
二十日,岛津军又劫掠庆尚道的居昌等地。明军副总兵李宁率领130余人前往咸阳沙斤驿迎战,战斗中,李宁被铁炮击中坠马,岛津军趁机冲上去乱砍乱斫,李宁当场殉国,尽管如此,明军仍然斩首日军300级。李宁也是万历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级别最高的明军将领,他在明军中以勇武出名,也曾是李如松麾下的家丁。
六月五日,泗川城内的岛津军又出城劫掠,400余日军沿水路从庆尚道发兵全罗道。登陆全罗道以后,岛津军分兵行动,沿途朝鲜民众官兵望风奔溃。岛津军进兵至草岘时, 数十名明军与朝鲜将领联合抵御,但是因为兵力不足,战斗失利。
七月二十日,董一元麾下的一支明军在高灵防范,击退了一股岛津军,俘虏一人。
七月二十三日,昆阳城的20多个岛津军潜至光阳的一条名为知分川的河流处,被明军击退。
同样在七月末,泗川城内的500名岛津军分为两队出城掳掠。朝鲜全罗道兵营别将佥裴敬南领军数百迎战,但是不敌岛津军很快溃败,于是向驻守全罗道全州的明军告急。明军提督董一元派兵数百,将岛津军击溃,斩首20级。 八月二十一日,这些战败的岛津军从全罗道撤军,逃回庆 尚道。明军游击蓝芳威派兵追击岛津军至咸阳,在此将其再次击破,斩首42级,夺回被岛津军俘虏的100多名朝鲜人与60余匹牛马。
与此同时全罗道的数千明军开始出动,进入庆尚道,泗川城内的岛津军听说明军大兵压境,派出侦察部队在庆尚道的山阴查探情况,但被蓝芳威再次击败,斩首40余级,岛津军再次败走。
八月十三日,一股明军在陕川袭击日军,生擒了一个日军哨兵。
八月末,晋州城的岛津军500人出城进兵至智异山,杀掠无数, 得知这个消息的蓝芳威再次派出明军将这股岛津军击溃。
这一时期,也不仅仅是岛津家,其他日军各部也和明军发生了冲突,双方在兴阳、竹岛、茂朱等地都有过交手,从蔚山之战后到明军再次南下之前,双方爆发了二十多次战斗,这些战斗中双方互有胜负,但明军的胜率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将日军打得再也没有了北上的气焰。
日军厌战情绪严重,明廷却继续增兵奔赴朝鲜,准备彻底荡平倭寇,四月二十七日,陈璘的广东兵到达辽东,刘綎的川军已经进入了朝鲜义州。五月十日,陈璘的广东兵开赴鸭绿江。到了五月中旬,明军援军全部进入朝鲜,再加上原先进入朝鲜的明军士兵,在朝明军总兵力达到9.8万人,这也是整个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明军人数的最大值。
但是,前面说过,明军内部也展开了派系斗争,杨镐命人捉拿了浙江游击陈寅标下的中军周升,并且打了军棍,周升为此深恨杨镐,对丁应泰诬告杨镐,六月四日,丁应泰上奏朝廷,弹劾经理杨镐、提督麻贵、副总兵李如梅,添油加醋的诋毁他们。朝鲜人都看不下去了,为杨镐等人伸冤,甚至不少明军将领都希望留下杨镐。杨镐也是朝鲜人评价最高的明军将领,对其十分敬重。
尽管如此,杨镐在蔚山之战因为最后撤退阶段指挥不当,判断失误,还是被撤了职回国,战争结束后官复原职。李如梅回辽东买马,前不久,抗日名将李如松在和蒙古人的战斗中殉国,由李如梅继任辽东总兵,在朝鲜的部下交给了董一元。离开朝鲜前,朝鲜国王李昖在弘济院为杨镐践行,并因他的离去伤心流泪,杨镐自己也凄然动容。朝鲜父老遮住道路,拦着不让杨镐走, 大声号哭,杨镐在轿子上鼓励、安慰他们后,流着泪离开了。
杨镐等人回国的同时,在蔚山之战被俘虏的日军将领十郎卫门也作为战犯被押回北京,交给了刑部尚书萧大亨,经过萧大亨等人审讯后,将其招供内容写成了两道奏疏上奏给万历皇帝,最后在万历皇帝的命令下,十郎卫门最终在北京西市被斩首示众,头颅被挂在墙上。
同样是在六月,战争的罪魁祸首丰臣秀吉也产生了结束侵朝战争的念头,他知道撑不下去了,他这个时候已经生了重病,命加藤清正与朝鲜交涉议和事项,只要朝鲜向日本道歉,日本就立刻撤兵。由此可见,蔚山战役过去仅仅半年,丰臣秀吉就有了结束侵朝战争的想法,他实在撑不下去了,再一次征明了蔚山之战对日军造成的打击非常巨大。
这个时候,明军内部也安定了下来,重整旗鼓准备再次南下扫荡日军,兵分四路,麻贵率领东路军,进攻岛山,董一元为中路,进攻晋州,泗川等地,刘綎为西路,陈璘率领水路,进攻顺天。
明军备战时,八月十八日,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丰臣秀吉病逝,临死前要求撤军:“勿使我十万兵化作海外鬼”。消息也传到了朝鲜,德川家康等五大老也打算撤兵回国。
丰臣秀吉一死,标志着他那不稳固的政权即将完蛋,他的亲生儿子丰臣秀赖只有5岁,隐忍了多年的德川家康又在蠢蠢欲动,此时丰臣家内部也逐渐开始分裂。桃山时代,即将彻底成为历史,日本内部即将再次走向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