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王朗后,刘秀以河北战事未平为借口,拒绝西归长安并交出兵权。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刘秀的托辞,也是事实。当时河北尚有铜马、五校、檀乡、高湖、富平等数十支农民武装,人数不下百万。当然这也有夸大的成分,因为他们大都是拖家带口,真正的战斗人员并没有那么多。
他们以前之所以与刘秀军没有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因为他们没有政治目标,仅为填饱肚子;也自认为是贼,大都会主动避开政府军。
大家可不要轻视这些流民军,他们的战斗力要远超政府军。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的农民起义,包括刘玄赖以称帝的绿林军,早期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是铜马军。
现在王朗已灭,刘秀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农民军了。他选的第一个对手便是最为强大的铜马军。
更始二年夏秋之间,趁汉军与王朗军鏖战之际,铜马军迅速发展壮大。他们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巨鹿郡北部的鄡县境内,早已不满足于填饱肚子、抢劫财物,大有与汉军分庭抗礼、逐鹿河北之势!
刘秀于是率领铫期等将领连夜北上,驰援鄡县。
一场大战后,铜马军大败。他们分成两股向南逃窜。其中一部败走南面的清阳,另外一部则逃向东南方的博平。
刘秀驰援鄡县的同时,又令邓禹率领骑兵,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盖延先到,率军与铜马军大战,战斗失利后退守清阳城。
铜马依靠人数优势,将清阳城团团围住。
铜马正攻城之际,邓禹赶到,突然率领骑兵插入敌人后方,生擒敌人大将。
盖延见邓禹援兵已到,立刻亲自率军冲出城去,与邓禹前后夹击铜马。铜马军见汉军援兵已到,自己首领被俘,甚至有被“包饺子”的危险,也无心恋战,便鸣金收兵。
不久,刘秀也从鄡县赶到清阳。刘秀、邓禹、盖延三路大军汇合后,刘秀便与诸将商量退敌之策。
突然探马来报,北方有数十万骑兵和步兵的混合部队正铺天盖地而来,其他不详。
诸将大惊失色,邓禹急令左右关紧城门。
刘秀则突然哈哈大笑,对诸将说:“子颜、伯昭已到,我们赶快出城迎接。”说完就便装、空手冲向城门。
诸将来不及多想,只好战战兢兢地跟随刘秀来到城外。
邓禹不解地问刘秀道:“大司马怎知定是子颜、伯昭二人?”
刘秀说:“铜马军大多都是饥民,怎么会有数量如此众多的战马?如果有,估计也快被他们吃完了!”
刘秀继续说:“耿氏在上谷经营多年,势力庞大。伯昭此去幽州,控制上谷、渔阳两郡应该没有问题。假如子颜调兵失败,在渔阳、上谷突骑牵制之下,苗曾决不敢征调如此多的大军南下。如此看来,也只能是子颜、伯昭二人了!”
众人刚出城门,只见北方大道之上,马声嘶鸣,旌旗飘扬。众多勇士骑着战马,挤满了道路,一眼望不到边,宛若一条巨龙恣意游荡在河北大地上。
如果借用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的一句话,那就是:河北兵马如此雄壮!
等大军走进,众人终于看到吴汉和耿弇骑着战马,英姿飒爽,全副武装地并列走在最前方。我感觉他们比刘秀求学时眼中的执金吾和“罗敷之夫”还要威风!
诸将先是大喜,随后便窃窃私语:“子颜兵马如此之盛,愿意分给我们吗?”
吴汉和耿弇见刘秀率领诸将前来迎接,二人立刻下马拜见刘秀。吴汉又同时献上兵簿,将十万大军交于刘秀。这时诸将纷纷向刘秀“索要”兵马。
刘秀笑着说:“刚才大家还恐子颜不分兵马,现在怎么都来讨取!”
诸将皆忏愧万分!
趁诸将索要幽州精兵的机会,刘秀来了一个人员大调整。他把所有的将领和士兵打乱,然后重新分配。在分配过程中,刘秀充分发扬“民主”,不仅让将挑兵,还让兵挑将。
刘秀首先搞了一个民意测评,让兵、将互选,实行双向选择。然后自己再根据“工作需要”,从中调配,决定最后的兵、将搭配。
刘秀在看完兵、将们的“志愿书”后,非常吃惊的发现,大多数士兵都愿跟随冯异!
冯异为人谦虚寡言,待士兵如子,而且从不掳掠百姓。打仗之时身先士卒,以招降为本,不喜杀戮。一旦与诸将在道路相遇,不管对方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总是首先引车避道,让对方先行。
每当战斗结束,诸将都“唾液星子乱飞”,争着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冯异则默默独坐大树之下,不发一言!于是军中将士都称他为“大树将军”。
一年前,刘秀作为一个受到皇帝猜疑的“光杆司令”进入河北,不久又被王朗追杀。后来众多豪强大族、狠人猛将带着自己的私人武装纷纷加盟,现在竟然拥有十余万大军。
如果刘秀的手里没有“金刚钻”和“两把刷子”,他很可能就会变成诸将的傀儡和另外一个汉献帝!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或三十二将,与汉献帝时期的十八路诸侯相比,在道德和忠心上不见得能高出多少,甚至也不乏一些野心家。这从刘秀烧毁数千诸将与王朗的通敌文书就能看出来。
但与刘玄及汉献帝不同的是,刘秀根本就不给诸将造反的机会和能力!
第一,每次大小战斗,只要有时间,刘秀都会亲自参加,牢牢地控制了兵权。
第二,刘秀通过人员大调整,尽量让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第三,如果有野心家想多要兵权,刘秀会以“士兵不愿意”为由给予拒绝;如果有人像冯异那样深受士兵爱戴,刘秀就以“工作需要”为由削其兵权。就像这次,士兵虽然大都愿意跟随冯异,但冯异所分士兵却非常少,甚至他还主要是以文官的身份存在。
刘秀刚给诸将分兵完毕,铜马军主帅听说刘秀已来,吴汉援军也到,刘秀主力尽聚清阳,便从四面八方召集铜马主力,有几十万人,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在清阳尽歼刘秀大军。
这时吴汉向刘秀进言到:“我军刚得幽州十万精兵,士气正旺,我愿率军迎敌,尽灭铜马贼。”
吴汉话音刚落,盖延、耿弇等人也纷纷请战。
刘秀是否同意诸将的请战,请看下一章:铜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