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1587—1641年),原名叫徐弘祖,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
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敦促他读儒家经书。
然而徐霞客经常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忍不住眉开眼笑。
长大以后,他对朝政腐败不满,不愿参加科举考试,决心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
1604年,也就是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他决心前往名山大川游历一番,可是想到母亲年纪大了,家里没有人照顾,就没敢提这件事。
日子一长,徐霞客的心事被母亲察觉到了。
母亲看出他的顾虑,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怎么能为我留在家里,做围栏下的小鸡仔和马圈里的小马儿呢?”
过了几天,母亲为他准备了一身行装,并为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
有了母亲的鼓励和支持,徐霞客的远游决心更加坚定了。
22岁那年,徐霞客开始离家游历。
他先后游览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山。
每次回家,他都跟亲戚朋友谈论旅历中的奇怪习俗和惊心动魄的场景。
其他人害怕得说不出话来,他的却听得母亲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去世,徐霞客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旅历考察的事业上。
1637年,也就是50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漫长的旅行。
他花了四年时间,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一直到中国边境腾冲。
他跋山涉水,穿过山川河流,去了许多荒无人烟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极其陡峭的高山脚下。
为了登上顶峰,他手脚并用,使劲往上爬,膝盖都磨破了。
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谁知脚上的石头松了一阵。
他吓得不敢动,小心翼翼地贴在悬崖上,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最后成功地爬上了山顶。
下山的时候,他双腿向前伸,双手拽着草皮,像坐滑梯一样直滑下去。
后来他说:“我这辈子游历过那么多地方,没有比这次更危险的了。”
有一次,他在腾越穿过一座高耸的山峰,在悬崖上发现了一个洞穴,没有路可走。
他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样爬上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
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一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精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
徐霞客不相信神怪,高价雇了一个当地人当导游,进洞考察。
正要进洞的时候,导游问他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当导游知道徐霞客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吓得连连后退,说:“我以为你是个法师,所以才敢跟你一起进洞。”
“想不到你是个读书人,这个银子还给你,我才不冒这个险呢!”
说完,赶紧溜了出去。
徐霞客没有放弃,带着仆人举起火把进入洞里。
村里的百姓听说有人进洞,就跑到洞口旁边看热闹,议论纷纷,有的人还嘲笑徐霞客是个傻子。
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东摸摸,西看看,直到火把快烧完才肯出来。
围在洞口的老百姓看到他们安全出来,十分惊讶,说道:“我们等了很长时间,以为你们被妖精吃了呢!”
徐霞客游历西南的时候,除了一个随身的仆人,还有一个叫静闻的和尚陪着他们。
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之时,遇到了强盗。
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伤势过重,走到半路上就死。
到了最后,就连随身的仆人都离开了他,逃命去了。
但是这些挫折并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心。
在旅途中,徐霞客每天晚上休息前,都会详细记录自己当天看到和听到的奇闻异事。
即使住在荒山野林,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他也总是躺在篝火旁边,坚持记录。
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很多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调查记录。
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中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有人记录的地理现象。
就像之前古代地理书上说的,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却发现长江的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的时候,发现了火山爆发的遗迹。
在桂林七星岩,他详细记载了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
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
这本书不仅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宝贵文献,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