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华夏之始 一(华夏族会)
书名:史历记 作者:子言 本章字数:6376字 发布时间:2021-02-21

       千年的时光于大荒而言,转瞬即逝,漫长的时空长河上流淌着的是亿万年的历史记忆,千年时间不过是长河中兴起的一道波澜而已,除去华夏族人始终铭记着这段沧桑岁月,不堪往事,谁会记得历史中的血与泪,情与恨,希翼与绝望。

       修行之路从来不单单是强盛,也会是征战与血腥,身死与道消,杀戮遍地,血流万里,种族灭绝,这方是诸族眼中的大荒天地,残酷至极又显得稀松平常。

       帝道元年闻得帝音的族人,尚存活下来的,独剩下当初三大古老部族的首领,燧人氏,缁衣氏,有巢氏,三老在承命百年后已卸下首领之位,镇守部族,后族人尊称为燧人老祖,缁衣老祖,有巢老祖。

       千余年间,千人部落,万人部族,浮浮沉沉,其兴其亡,忽存忽灭,生死何几已不知数,有依仗神灵而起,闻名一时,有族中入四境者,百里称尊,有立部落数百年,一朝破境,有区区数十载,成千人部落,万人部族,统摄一方。

       凡万人之族,必有上神,以神灵之体为图腾,封祀祭拜,铭纹刻印,以记世事,凡作图腾者,为万人部族,受族人祭祀,奉其命行事,得族人之心,往来反复,部族气运不断强盛,如炉如火,炉火生清气,照耀万里。

       大荒千年来,凡下神巅峰,破境上神,夺华夏部族气运而成者,一成,承命元年前大荒万年,成就上神者千尊,而帝音之后千年,本源显化,法则易悟,道则生成,上神如雨后春笋,翻涌而出,持续诞生三千余尊,取华夏气运而成者,三四百尊。

       华夏部族气运为神灵所夺,纵使入四境者众,成六境者有,然诸多神灵为气运破境,杜绝华夏七境出现,以免抵御上神阻扰夺运,故灭杀族中有望破七境者,部族之民不臣者尽数诛杀,下神则收拢散乱部落,步步为营,聚少成多,成千人部落时收割气运,打破神灵界限,若不断强盛,成万人部族时,则破境上神。

       前五百年,华夏诸部强者不甘气运被夺,遂决意征伐神灵,初始攻杀的皆为中等种族,横行无敌,后有上神忌惮华夏六境战力,恐其入半步七境有逆伐七境上神之能,于是上神驾驭天地之威而至,灭杀部族强者,不臣之民亦尽皆抹杀。

       历经百年征战,辗转大荒诸地,有部族旦夕之间沦为飞灰,不复存在,有部族为上神一念兴起破灭,逃亡大荒,分散各地,其中,华夏最强的燧人,缁衣,有巢三大部族身陨的六境超过百尊之多,数千万华夏族人陨落六境更是以千计。

       在上神肆意杀戮之下,华夏强者几近陨灭殆尽,族灭之象再起华夏,值此危难之际,燧人三老决意身合部族,祭炼族器燧木,将历经劫难存活下来的三百万族人血魂依附其上,同生共死,欲举族与上神决一死战,视死如归,不死不休。

       上神因气运破境而来,为的是斩尽五六境修者,彻底夺取华夏族运,并非真存灭绝华夏之心,生恐华夏部族鱼死网破,身死族灭,届时祭祀不起,再无气运,何处去寻机缘破境,而上神以强凌弱,镇压大荒,动静之间有天地之威,将华夏六境几近斩杀后,剩余六境已不足为惧,亦自负能时刻镇摄不服,攻灭不从,遂终止杀戮,与三部首领立下契约。

       华夏诸部不得斩杀大荒下神,神灵亦不得肆意杀戮凡尘之境的华夏族人,断绝根基。气运之争,神灵彼此厮杀,胜者承部族气运,华夏诸部不得插手神灵之战。凡诸部族气运于神灵多寡之分,不因神灵陨落而更改。

       此三约,后世称之为上古族约,乃大荒诸族掌控华夏气运之约,此后神灵据诸部族气运半数以上,致使数百年间六境无人成就七境,或因气运不足,或为上神斩杀,但族约令下,部族除非遭遇未入族约的大荒强者,否则凡尘族人多数一生安稳,异族不侵,临天灾不起人祸,少数不幸者自不能避免。

       族约已下,法则为禁,凡天地生灵莫不从之,大荒道则之下还未有修者违背天地之约,于劫数中存活。

       族约因屈辱不敌而立,但华夏度过灭族之危,薪火得以传承,文明得以延续,后世之人凡是听闻此事,无不敬佩上古之时华夏族人上下一心,勠力共伐,以弱伐强,不惜一死之志,常叹今虽强却远不如古,仰观四海,俯察八荒,道出人心不再之言。

       族运镇压,道骨生成,神魂有帝音震慑,族人自不会如大荒生灵浑浑噩噩,任神灵驱使,由神灵宰割,不敢兴起丝毫反抗之心,族人祭祀神灵,以族运助神灵破境,然复仇之心永世不绝,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为的是致命一击,以待其时,攻灭异族。

       彼时华夏部族数十,燧人氏、缁衣氏、有巢氏、华胥氏、婼氏、华氏、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等皆是破万人之部族,此等部族为华夏强者掌控,分五成气运于八境神灵。

       有帝江、句芒、祝融、蓐收、共工、玄冥、后土、强良、烛九阴、天吴、翕兹、奢比尸,计蒙,相柳,陆吾,鲲鹏,毕方,白泽等十八尊八境巅峰,余下八境四十七,如庆忌,饕餮、混沌、穷奇,梼杌,天狗,蛊雕,诸怀,蠃鱼等有初入八境神灵者,其中不乏有战力不下八境巅峰者,七境数百,皆是镇守一方之凶残神灵。

       此等部落,部族,为上神镇压,统御,族人依附而存,故未得族名,族中气运七成贡于神灵,非神灵不欲全占,实则气运似炉火,既能炼身,亦会焚心,七成为极限,七成以上,皆爆体而亡,神魂磨灭,命轮破碎,真灵不存。

       七境神灵统治千人部落,八境神灵统治万人部族,三年小祭,十年大祭,族人新生,欲承帝音传承,必在族中,故神灵统治部族,亦知晓部族族人之数,初生者,皆在神灵神念之中,族人若远离部落,有为神灵灭杀者,亦有非大气运者,身在大荒,未得强者护持,突起身死道消之祸。

       千人部落,万人部族中必生一燧木,燧木本千丈,后随族人修行,又因族人承燧木之恩,封祭立为族木,踏入修行后,千丈燧木堪比五境,蜕变成百丈之高时,媲美六境,而燧人部族所生之根本燧木,即祖木,被族人祭炼成族器,神威浩荡,有七境之能,血祭之下,可敌八境,成为华夏底蕴之一,若非如此,神灵岂会顾忌族人血魂依附其上,而不以神通斩破燧木,断绝华夏修行之路。

       华夏一脉,不知为何,欲成七境,唯有二法,至强之法即先聚族运,后得族心,告以族民,养民以聚族运,造法而得族心,昭之诸部,部族承恩则尊之,以王天下,此法入七境无劫难,有族运护持,天地尊之,然华夏诸部族被神灵夺运,亦无成就之业,以致无一人功成。

       若未能得族运族心,欲破六境,则踏入六境巅峰后,洞悉法则之秘,强大己身,以力破境,但此法破境,因华夏族人修行之法,冠绝当世,战力十倍于诸族,一啄一饮,天地有恒,破境之时,天机显露,劫数降临,天地之威数十倍于大荒诸族,劫云覆盖十万里天地,山河为之动荡,法则因之显化,天地意志接相呼应,渡劫之威能传至百万里之外,而上神勾连天地意志,但凡天地之间有所变动,有修者撼动天地之势,渡劫成上神,在神魂感知之内,所见着凡是华夏族人渡劫,尽起杀伐,将之斩杀。

       纵有天骄有逆伐七境之能,渡过劫数,大荒八境神灵亦决然而然将之斩杀,彻底断绝华夏七境之望,以致千余年来,成六境巅峰者渡劫数欲成七境者,五百三十人,其中无一人入七境,有因劫数之盛,意志不定,道心破灭而身死,有因劫起之时,神灵悍然出手,携天地之威将其诛杀,共计陨落五百二十人,有绝代天骄,以六境逆伐七境,隐藏战力之下,度过劫数将成七境之时,为百万里的八境神灵斩杀。

       故华夏成七境之难,远非大荒之族所能比,时人称之为登天,一步在上,一步在下,天地之别,却决生死。

       华夏部族时日有长短,首领有高低之分,强者入六境,弱者为四境,凡万人部族首领必是六境,千人部落首领,绝世之姿,成六境,八成之数为四境。

       燧人,有巢,缁衣三大古老部族现任首领皆入六境巅峰,而燧人族老,已窥探望境之门,半步七境,曾欲破境七境,为上神镇压,威慑之下,顾及部族之势,不敢渡劫破境。

       大荒深处,有八座十万丈高峰迄立,分布八方,峰群中央尚有三座三万丈高山,万丈的半山之上云雾缭绕,望之不透,山巅有雷霆肆虐,划破苍穹,撕裂虚空,万丈群峰之下是合围的百万里大地,十余丈野草滋生蔓步,凶禽猛兽出没此间,挺拔的树木耸立天际,高达百丈。

       万丈之山坐落有三大部族,部族之中井然有序,占地万顷,有千百丈燧木生于族中,草屋立于周围,燧木之下有石宫,以数丈的巨石垒成,形容一体,浑然而成,宫前有神灵祭坛高达八丈,通体白玉,夺目照人,三大部族相隔数百里,呼喊之间能彼此相应,其中位于东部的燧人部族石宫祭坛之中立有一株百丈燧木,即华夏族器燧木祖木。

       燧人氏石宫中,燧人老祖端坐于前,缁衣,有巢氏族老坐于左右,气息深沉,下首诸部族百余尊六境巅峰肃然而立,神色沉重。

       燧人老祖凝神望向宫外十万丈高峰,半山之上,雷霆密布,风雷齐作,望之不透,石宫上是祖木燧木,燧木挥洒着赤红光华,光华内敛,显得格外深邃,神秘,将石宫千丈之地为之笼罩。

       “千年前,得承帝命,始有华夏,后我族人隐藏修行,但踏入六境巅峰之时,或因部族之运为神灵窃取,始终入不得七境,遂起征伐,斩灭下神种族,掠夺其运,以为能以族运破境,却不能得,以致上神虽不知我族修行之法因何而来,但忌惮我族战力,不欲我族强盛,遂命其麾下之族起杀伐,历经数百年,转战大荒,至五百年前,我族几近灭绝,因立族约,故而得以生存传承,后被八尊八境所迫移居此地,日夜为上神监察,欲破境而不能,依赖族人血祭燧木,铸成族器,抵抗上神,我等三人方能存留至今,不然踏足半步七境时就已为上神所灭。”

       诸六境巅峰神色沉寂,眸光凛然,凝练成极致的六境巅峰气息将空间震动,隐隐有撕裂虚空之威,石宫上的华夏第一族器燧木镇压空间之能,在气息流露之时,一道紫色光芒倏忽之间落入石宫,将空间镇压禁锢,虚空稳固,撼动的空间瞬间变得坚固不可撼动,众人之中几道六境巅峰气息隐约透出天地法则之威,赫然有七境之能。

       大荒之中种族无数,强者无穷,有现身大荒之中的种族,亦有开辟世界,隐遁而入,独立其外的种族,攻伐一起,不论何种,种族不强,强者不能敌,则种灭族毁,化为虚无。

       然大荒无恨,若有,恨的是因自己不强,不能镇压大荒。

       及至此时,华夏除去边缘散落的族人,记于诸部族名录中的已有千五百万人,四境五万四千余,五境一万千五百人,六境千四百一十人,半步望境燧人族老三人。

       华夏虽尚无七境,然绝世的六境巅峰足以逆伐之,所谓神灵界限,于华夏而言,似乎毫无意义,中三境之中,强者于同境之间横行无敌,寻常的族人以一敌十,燧人三老半步望境,全力之下,手段尽出,七境之间,有我无敌。

       三老曾入六境巅峰后,暗中揣摩神灵强弱,神灵虽划分上下之别,然成神之法良莠不齐,同境最强者尚不是华夏一般同境之敌,何况华夏同境之中顶级存在,逆伐上境,易如反掌。

       上神有初境,中境,后境及至强神灵,至强神灵跳出时空长河,身融天地法则,统合过去现在未来之身,真我如一,后境为华夏九境,中境为八境,初境为七境,而神灵者,有下神三境,故华夏四境起已有此时大荒神灵之说。

       华夏得帝音传承,虽无修行之法,但本源神魂,浩瀚神海已在极境之上,洞悉天地之理,明悟修行之法,远非大荒诸族能及,六境巅峰之中,绝世天骄有逆伐七境之能,半步望境,能破境而自封,巅峰之时媲美望境绝颠,然七境于神灵之中乃初成上神的初境而已,族人身有绝世战力,逆伐之能,却不敢攻杀上神,暴露战力,招来觊觎,有六境敌六境巅峰已令神灵忌惮窥视,若六境巅峰敌七境,大荒之间将绝无族人容身存活之地,必遭灭顶之灾。

       有巢族老掌中一道符文升起,演化出四道神秘的文字,帝音在此中流转,族老运转半步望境修为,观想的燧木神魂冲破神府,潜入帝音文字之中,欲撼动文字虚影,演算出帝音中的造化,勘破四字之后得九州之秘,然刹那之间,燧木神魂从其中崩落,文字瞬间消散。

       族老将燧木神魂归入神府,神识映照石宫,梳理气机,宫外的燧木涌起一道玄黄色光芒,落入燧人族老的神魂之中,滋养弥补,气息逐渐平缓。

       帝音十六字,以族老半步望境,千年时光却堪堪悟出其中四字,洞悉一缕帝音之秘,但后四字的奥秘,神秘而不可望,道意自生,不可道传。

       文字,一笔一划,简简单单!

       然而那种古老,那种深邃,超脱了时间的禁锢,超越了空间的束缚,古老到无尽的时间没有意义,深邃到无数的道理存在其中,难以言尽。

       那是天地宇宙不能言表的存在,那是种族存亡的根基所在。

       任尔无穷无尽的时光,任尔无边无际的界域,在此之上也已黯然失色。

       道,乃至一切不可知的力量,于此显得微乎其微,恍若无物!

       文字,跨越了不知何几的时代,始终依旧,依旧不变,不绝不灭,至高而无上,却在此间微微呈现一缕独属于其之锋芒。

       锋芒之下,似乎天地,先民,未如想象的那般非尔不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天地并无资格入得文字!

       “千年参悟,虽一无所获,但冥冥之中有天地法则显化,领悟帝音之秘,倘若推算出后四字之意,悟得帝音之言,以此道当能破入七境,然帝音文字却虚无缥缈,不知根源,文字是何物,是何意,大荒诸族未曾有,未曾闻,何况我族承命千年而已。”

       六境巅峰不觉的生出震惊之色,心绪万千,区区八字,悟之道出则成七境,不知悟尽十六字是何等风采,是否有成极境之望,千年时光已过,族人念起帝音,忆起帝境,那等无上存在当真不可思量,不可言道,或许悟尽十六字,于帝,尚可蒙其所赐一丝半点。

       千年以来,华夏族人于传承中闻得十六字帝音记下九州者,皆有入七境资格,然六境巅峰为上神屠戮已有五百余人,四境五境万人以记,四境之下,亡者不知其数。

       华夏族人无怨无悔,大荒之中,生死无度,由不得怨天尤人,种族厮杀,修行之道,本就如此,千年之间,大荒天地六境陨灭者百万之数,华夏部族于其中不过沧海一粟,除却统治华夏部族神灵外,谁会顾及华夏生死存亡。

       华夏六境巅峰全力之下撼动虚空,离撕破空间,瞬息万里犹不足,故来此,千万里之遥以族运为力,打破虚空,燧木勾连部族,镇压空间,蒙蔽天机,此间之事,乃其后百年何以破开神灵封锁,壮大部族,踏入七境。

       诸部之中,华胥氏、婼氏、华氏、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等部首领皆六境巅峰,神灵统御的部族首领初成六境,故来此的是部族之中隐修的六境巅峰。

       燧人老祖执掌华夏族令,族令乃五百年前,诸部首领统合华夏诸部残存的势力,成立至高族会,族会之人为族中最强之列,而其中最强者掌族令,凡华夏巅峰强者无论身在何处,必然闻命而来,故但凡族令传下,华夏诸部不得违背。

       “即日起,除诸部首领镇守部族,凡入六境的族人尽数隐藏,不得现身,大荒浩瀚无垠,虽说生死之事,谁也道之清楚,但若困于部族之中,部族之望将遥遥无期,既如此,何不搏上一搏,待到族中有成七境者,余下六境必能因其突破。”

       “六境隐藏后,诸部族分出部族精锐,五境统领,于部族之外合成一部,初成部族,六境隐于部族十万里之外,以备不测,六境巅峰非亡族之祸不能出。”

       “凡是族人成五境,当行走大荒,暗中庇护散落的族人,以抵御邪魔鬼怪侵袭杀戮,时机成熟时可成部族。”

       日薄西山,余晖落入石宫中,映照下燧木的身影,似乎在划分天地,决定大荒未来之象,望向万丈高峰,大荒的夕阳倒印下的黑暗,渐渐开始将山峰拉入深渊之中,孤独与寂凉不断升起,越发的阴暗神秘。

       燧人族老一指点出,一株尺长燧木神魂落入石宫,燧木散发青色光芒,外有清气升腾,变幻莫测,内里玄黄之色交替,通体焰火,火树之外带着点点紫色星光,似乎包罗万象,容纳万物。

       星光散开,虚空震荡剧烈,一道道光芒划过,空间破裂,六境领得族令后,斩断天地脉络,独立天地,一一作别后,遁入虚空之中。族人离去,燧木收起,燧人首领问及华夏百年之事,百年一聚,如今已是第五次族会,七境依然望之不及,遥遥无期,何时方能斩尽强敌。

       望着十万丈群山,念及千年前的苟且安生,五百年的伐神之战,大荒之上流淌的族人之血,破碎的神魂,染红的青天,尸横遍野,部落灭绝,历历在目。

       诸部落数千万人,大战之后记载下的,三百万,不知多少同族被神灵攻破后流落大荒,若无传承,恐早已灰飞烟灭,族人之哀嚎,神灵之猖獗,刻印在华夏神魂之中,永世不忘。

       然上神又如何,但凡族人入七境,华夏一族必能在大荒占得一席之位,拼杀五百年,隐忍五百年,华夏族人的血尚未冷却,华夏族人的魂未曾消散,五百年囚禁之耻,必将神灵斩尽杀绝。

       “不忘族耻,誓杀神灵。”

       燧人之地,族老年逾千年,欲求一战而死,其燧木四时昼夜皆明,后世有言,燧明国,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史历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