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东岳泰山府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4523字 发布时间:2023-08-23

锦程此刻满心疑惑,这神秘的地府究竟隐匿于何处呢?他深知,华夏地府的渊源,


最早能够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王朝时期,像那古老的商朝、周朝便是其文化的萌芽之地。


据说,在商朝的神秘传说之中,阴间、鬼界和地府等概念就已悄然出现,这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宛如一颗种子,为后世地府信仰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提及华夏地府的构成,那可是相当复杂。


它主要涵盖了十八层地狱、神秘的幽冥界、令人恐惧的饿鬼道以及至关重要的轮回道等多个神秘区域。


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十八层地狱。这里分别设有“无间地狱”“极乐地狱”“寒冰地狱”等十八个不同的部分,


每一层地狱都有着独特且令人胆寒的酷刑与严苛罚则,专门用以惩治那些在阳间作恶多端的人。


幽冥界则像是一座桥梁,横跨在阴间和阳间之间,是一个神秘的灵界。


它是通往地府各个神秘区域的关键通道,无数灵魂在其指引下,走向各自该去的地方。


饿鬼道是那些在地府中遭受报应之人的悲惨居所。


生活在这里的灵魂被称为“饿鬼”,他们长期忍受着饥饿的折磨,永远也无法吃饱,痛苦不堪。


而轮回道,则是人们死后灵魂的最终归宿,也是灵魂得以轮回转世、获得新生的必经之路。


在这条神秘的通道上,灵魂们将经历前世因果的轮回,开启新的生命旅程。


地府在华夏的宗教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被视为人们死后灵魂的永恒归宿,同时也是对人们生前善恶行为进行公正裁判的神圣之所。


在华夏民间的信仰里,人们常常会将祖先祭祀、烧纸钱等传统活动与地府紧密相连,期望通过这些方式,与逝去的亲人建立联系,表达思念与敬意。


此外,在华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富贵与命运皆由上天注定,而死后则必须前往地府,接受审判,根据生前的善恶行为,决定来世的命运走向。


在华夏浩如烟海的神话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中,关于人死后魂归何处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


《山海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在那茫茫沧海之中,有一座神秘的度朔山,山上生长着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桃枝伸展可达三千里之遥。


而在东北方向的桃枝间,便是那令人敬畏的“幽都”鬼门,仿佛是阴阳两界的一道神秘分界线。


在华夏的传统文化中,阴曹地府有两处极为重要的所在。


一处是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酆都,另一处则是泰山府郡的蒿里山。


早在东汉时期,民间就广泛流传着人死后魂归泰山的说法。


从众多出土的东汉墓“镇墓券”中,我们便能找到“生属长安,死属泰山”的碑文,这无疑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


魏晋年间,主管地府、治理鬼魂的神被尊称为泰山府君。


在当时的信仰体系中,整个阴司冥府都以泰山府君为至高无上的尊神,他总掌生死簿籍,能够派遣鬼使,自由出入人间拘拿生魂,其权力之大,令人敬畏。


还有传说称,在后天神战之后,昊天上帝掌控了天道大权,设定了天地神人鬼五仙的秩序。


为了更好地掌控神秘的幽冥界,天庭特意在东岳泰山府设立了泰山地府,并以东岳大帝为幽冥主宰,让其遥领幽冥大权。


不过,那个时候的泰山地府规模远不及后世的阴司那般庞大,其范围仅仅局限于泰山脚下的周边区域。


想到这里,锦程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亲自去一趟泰山郡。


一方面,他要探寻地府的秘密,或许能从中找到解决自己神魂受伤问题的关键线索;


另一方面,他也惦记着《洛书》的下落,上次回来寻找地魂时太过匆忙,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仔细找找。


此外,他还想看看《三尸斩圣》秘籍究竟藏在什么地方,说不定这本秘籍能帮助他提升实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当然,能够好好游历一番华夏名山,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是他心中所期待的。


据《尚书·舜典》记载: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庙庄重地接受了禅让的册命。


随后,他认真地观察了北斗七星,从中梳理出了七项重要的政事。


紧接着,舜怀着崇敬之心向天帝报告了继承帝位之事,并虔诚地祭祀了天地四时、山川以及群神,表达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


之后,舜汇聚了诸侯的五种圭玉,精心挑选吉月吉日,郑重地接受四方诸侯君长的朝见,并将圭玉一一颁发给各位君长,以此彰显他们的地位与职责。


这年二月,舜踏上了前往东方巡视的旅程,最终抵达了泰山。


在泰山之上,他举行了隆重的柴祭,以告慰天地神灵。


对于其他山川,舜也都依据其地位尊卑,依次举行了庄严的祭祀仪式,随后,他欣然接受了东方诸侯君长的朝见,与他们共商国是。


在巡视过程中,舜还精心协调了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了准确的天数,统一了音律、度、量、衡等标准,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还制定了公侯伯子男朝聘的礼节,规定了五种瑞玉、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绸、活羊羔、活雁、死野鸡,分别作为诸侯、卿大夫和士朝见时的贡物,使整个朝见礼仪更加规范有序。


而那五种瑞玉,在朝见完毕后,仍然会归还给诸侯,体现了舜的公正与智慧。


五月,舜又前往南方巡视,到达了南岳。在南岳,他所行的礼节与在泰山时一模一样,同样庄重而严谨。


八月,舜前往西方巡视,抵达西岳,依旧遵循着之前的礼仪规范,展现了他对各地的一视同仁。


十一月,舜前往北方巡视,所行礼节与在西岳时毫无二致。


巡视归来后,舜来到尧的太庙祭祀,用一头牛作为祭品,表达了对尧帝的敬重与缅怀之情。


此后,每五年舜便会进行一次巡视,诸侯则在四岳朝见。



舜会广泛地听取他们报告政务,认真考察他们的政绩,并根据他们的表现,赏赐车马衣物作为酬劳,以此激励诸侯们为国家的发展尽心尽力。


舜还亲自划定了十二州的疆界,在十二州的名山上封土为坛举行祭祀,祈求山川神灵的庇佑。


同时,他还大力疏通河道,解决了水患问题,造福了百姓。


此外,舜在器物上刻画了五种常用的刑罚,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他用流放的办法宽恕犯了五刑的罪人,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用鞭打作为官府的刑罚,以惩治轻微的违法行为;


用木条打作为学校的刑罚,教育学生遵守规矩;


用铜作为赎罪的刑罚,让犯罪之人有机会通过赎罪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对于因过失犯罪的人,舜会选择赦免他们;


而对于那些有所依仗却不知悔改的人,则会毫不留情地施加刑罚。



舜始终秉持着谨慎的态度,深知刑罚关乎百姓的生死存亡,必须慎重对待。


于是,舜将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将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


这四人受到处罚后,天下的人都对舜的公正裁决心悦诚服,国家也因此更加安定繁荣。


舜辅助尧帝长达二十八年后,尧帝最终逝世,舜肩负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


“……”


思索完毕,锦程将40万现金小心翼翼地装入背包,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堆满锅碗瓢盆、杂乱无章的出租屋。


屋内的一切,他都不再留恋,仿佛要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


随后,他来到手机专卖店,花费1万块购置了一部滑维手机。


为了彻底摆脱过去的痕迹,他将之前的手机连同手机卡一并用力捏碎,仿佛这样就能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接着,锦程买了一张从晏市直达泰山府的火车票。


这是他此次旅程的第一站,东岳泰山府。


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泰山府,他将揭开那些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神秘谜团。


五天后,锦程终于来到了泰山府脚下。他抬头仰望,只见泰山府连绵起伏,气势雄伟磅礴,仿佛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大地。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洁白如雪的云朵悠悠地围绕着山顶,仿佛给泰山府戴上了一条轻柔的丝巾,使其更添几分神秘的色彩。


锦程手中拿着一张泰山府风景地图,上面详细地介绍了泰山府的风景与神话传说。


他迫不及待地仔细研读着泰山府的历史神话,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与地府相关的线索。


泰山府“鬼都”之称由来已久,主要源于三个重要因素:阴阳两分的奈何桥,它宛如一道神秘的界限,分隔着阴阳两界;


泰山治鬼的东岳大帝,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掌管着生死簿籍和鬼魂的命运;


划分三界的古泰城,其独特的空间格局与古代神话中的天、人、地狱三界体系不谋而合。


这一切皆由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体系孕育而生。


时至今日,许多地方为了打造旅游文化,纷纷挖掘和弘扬地府文化。



比如天府之国的丰都,已经成为当今较为公认的鬼都,其地府文化的影响力广泛传播。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泰山府的诸多本地人,却已然忘却了自己家乡曾拥有“鬼都”这一独特的文化“封号”,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逐渐被岁月尘封。


在泰山府的三界传说中,这里被视为天、人、地狱三界划分的神圣之地。


如今的泰山府,许多地名都彰显着三界划分的独特特色,像那高耸入云的玉皇顶,仿佛是天庭的象征;


繁华热闹的天街,连接着人间与仙境;雄伟壮观的南天门,宛如通往天庭的大门;


还有中天门、红门、奈河、岱庙、蒿里山、灵山大街等等,每一个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秘的神话色彩。


古泰城山城一体的空间格局,恰好构建出了三重空间,与天、人、地三界体系完美契合。


泰山府以东至岱麓便是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整个城市以通天街——岱庙——岱宗坊为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宛如一条神秘的纽带,贯通了人、仙、鬼三界,承载着无数的传说与故事。


从岱宗坊向泰山攀登,首先到达的是一天门,这里便是“人间登天”的起始点。


沿着那六千余级陡峭的台阶向上攀爬,每一步都仿佛是在向天界靠近。


越过中天门后,便能看到那雄伟壮丽的南天门,它宛如一座巍峨的城堡,矗立在云端之上,也就是所谓的“天庭”。


古代帝王封禅之路便是沿着这条充满神圣气息的道路前行,他们怀着崇敬之心,登上泰山之巅,与天地神灵沟通,祈求国家的繁荣昌盛。


正如《搜神记》中所记载:“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


在泰城西南部,静静地坐落着一座小丘陵,名为蒿里山。在华夏的传统文化里,阴曹地府有两处重要的所在,一处是酆都,另一处便是泰山府的蒿里山。


正所谓“天下魂归蒿里”“聚敛魂魄无贤愚”,这意味着无论一个人生前地位高低、身份贵贱,死后的魂魄都会汇聚到蒿里山,接受命运的安排。


管理这些魂魄的便是泰山府君,也就是东岳大帝。


在《西游记》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中,孙悟空的好朋友“东岳天齐”,


指的就是这位威风凛凛的东岳大帝。他不仅掌管着鬼魂的生死,还肩负着维护阴阳两界平衡的重任。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主宰地狱的难道不是阎罗王吗?实际上,在印度神话里,“阎摩罗王”才是冥界的唯一主宰。


但在华夏本土道教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下,阎罗王成为了“十殿阎王”之一。而这十殿阎王的“领导”,便是天府之国的“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被尊为冥界最高神灵,这也是丰都被称为鬼城的重要原因。


相较于酆都大帝,东岳大帝虽也有治鬼的传说,但他所处的位置极为特殊,地处三界之交。


因此,他不仅治鬼,还掌管着生灵之事,其职能比酆都大帝更为广泛和复杂。


换言之,五岳大帝都具备一定的治鬼职能,但并非仅仅局限于此。


而酆都大帝则是“专业治鬼”,无论何方鬼怪,五方鬼帝、十殿阎罗在治鬼事务上皆以酆都大帝的指示为准,他就像是冥界的最高指挥官,掌控着整个地府的秩序。


在泰山府的入口处,有一座神秘的丰都庙。若放在今天,它可以被理解为酆都大帝在东岳的“办事处”。


古代的神仙体系包含佛道两个系统,冥界的管理在佛教中还有地藏菩萨。


这些不同的神灵和信仰体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神话世界。


然而,这些存在并不影响整个神仙体系的框架结构,若单论治鬼这一方面,酆都的确比泰山府更具权威性,其地府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力也更为深远。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