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单线。老葛联系上洎江地下党负责人。老葛亲自安排沙海山,谢文光二人的秘密住地。然后,老葛与他俩脱钩。
沙海山他们根据工作情况和环境条件,再确定下一步视察计划。
新任省军委书记在洎江时间可长可短。
住址行程身份由他们酌情提出要求,再行改变确定。
因为,党的地下力量,不断遭受到国民政府军警力量的严厉打击。经常被捣毁一个点,起出一大片,杀掉一批人。
是以在中央号令下,各地党地下组织不断变化手法,以保安全。
沙谢南行,省委确定,启动相对比较隐秘,平时活动不多的老同志老葛,单线在省城与沙谢二人接头,安排他们在省城潜伏数日。
然后,老葛先行,沙谢二人再从省城到洎江。
省委负责同志将在洎江,或者另外的城市和沙谢会合。
这样,各方面安全系数加大了。
洎江地下党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振旗鼓,励精图治,已经形成了坚强堡垒。
沙海山他俩与洎江同志接上头,就算进了堡垒。
上面一些负责人认为,沙海山还可以帮助总结洎江的经验,在党内全面军事工作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沙海山一年半前来过洎江。
那次,他亲自建立了一条极为秘密的交通线。
一年半来,这条线路只用过两次。
一次,是他亲自送一位中央委员,去苏区见著名的“朱毛”,传达在上海的党中央的有关指示。
另一次,则是谢文光专程护送两名军事干部去苏区。
---当时,沙海山在省城的一家旅馆里,向谢文光细述了交通线联络站的地址,人员。
沙海山估计说,“--上级决定用这条线,还要求老谢你去护送。看来,这两人非同小可。”
谢文光送这两人时,怎么看都看不出这两人是军事干部。
一人十足一介文弱书生。面白,手臂细,举止如教书先生。
另一人年纪很轻,个儿矮,黑,说话慢声细语,像是怕吵醒了谁,好像一作坊学徒,还处在给老板娘倒洗脚水的初级阶段。
谢文光有些失望,打消了向二人请教军事问题的念头。
二位军事干部一路尽显忠厚老实,严格遵循地下工作纪律,不向谢文光打听任何有关交通线站的情况。
每天除了记住谢文光交代给他们的,遇到别人问起时的说词,二人连地名都懒得问。
二人在路上见到鱼兽花草,露出年轻人的天真兴奋。其余时间都是埋头走路,晚上泡脚睡觉。
将二人送进苏区,交给红军政治部,谢文光就打道回府了。
直到这次随沙海山南下前,谢文光才惊讶得悉,他于一年半之前送进根据地的两位军事干部,已经进入了国民政府下达的通缉共匪要犯名单。
沙海山谢文光二人已经商定,在洎江工作告一段落后,他们将沿这条秘密交通线进入苏区。
一想到不久将走进空气清新,穷苦老百姓人人喜笑颜开的红色根据地,省军委书记和军委委员心情愉快。
“我说文光啊,老朱老毛他们干得好啊。咳,要是上级,唔,中央批准,咱们搭档再干它一回。再弄它一大块。咱跟老朱老毛他们学学,找块好地方再干起来啊。”
书记说得委员直点头。谢文光眯缝了眼。
“是啊海山。天时地利人和,都得有啊。这三样儿,只要缺一样儿,就费劲儿了。唔,海山你说得对,好地方,地方很重要啊。这就像你常常说的,摔跤,站稳了,抓住对手的把位,甩开对手抓咱的把位,嘿,给他一个大马趴!”
两人说得高兴。轮船机器鸣响,遮盖住他们的笑声和谈话声。
洎江城遥遥在望。
他俩不知道,洎江城的国民党人,已经布下了一张无比结实的杀人之网,等着他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