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一片慌乱。
他们拥立了一个逃往南方的朱氏皇族,由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政权。
历史上称之为“南明”,朱由崧称为“弘光帝”。
弘光帝朱由崧是一个沉迷酒色、极其荒唐之人。
凤阳总督马士英和一批魏忠贤的余党,利用弘光帝的昏庸,趁机操纵南明政权。
弘光帝和马士英根本没想抵抗清兵,每天过着荒淫享乐的日子。
南明政权兵部尚书史可法,原本不赞成让朱由崧当皇帝,为了避免内部冲突,只好勉强同意。
弘光帝登基后,史可法主动请奏到前线,统领军队,抵抗清兵。
当时,长江北岸有四支明军,称为四镇。
四镇的将领都是专横跋扈之人,他们割据地盘,互相争夺,大打出手,纵容士兵烧杀抢掠。
史可法在南方军中很有威望,他到达扬州后,那些将领不得不听从他的号令。
史可法亲自去找那些将领,劝他们不要互相残杀,一起以国家为重。
接着又把他们分配到扬州周围驻守,自己则亲自坐镇扬州指挥,大家称他为史督师。
史可法常常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将士们的爱戴。
有一年除夕夜晚,史可法打发将士们好好过年,他独自留在官府审查公文。
到了深夜,感到身体疲惫,就叫值班的厨师,弄了一些酒菜。
厨师说:“之前按照你的吩咐,把今天厨房里的肉都给将士们过年,现在下酒的菜一点也没有了。”
史可法说:“那就拿点盐和酱下酒吧!”
厨师送来了酒,史可法就靠着桌子喝起酒来。
原本史可法酒量很大,担任扬州督师后,就戒酒了。
有一天,为了提高精神,就破例喝了一点。
他拿起一酒杯,想到国难临近,又想到朝廷如此腐败,心里十分难过,喝着喝着便留下了泪水。
他不知不觉地喝了几杯酒,带着几分醉意,就在桌子上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扬州文武官员按照惯例,来到督师衙门议事,却见大门紧闭。
大家伙儿有些好奇,不知咋回事,因为督师平日起得很早。
后来,有一名士兵出来告诉大家:“督师昨晚喝了酒,还没睡醒。”
扬州知府任民育说:“督师平日工作太辛苦,昨晚睡得这么好,真的很少见。”
“大家不要去打扰,让他好好休息一会儿。”
任民育还找来打更的人,让他重复打四更的鼓,表示天还没亮。
史可法一觉醒来,太阳已经晒到屁股,侧耳一听,打更的人还在打四更。
他忍不住勃然大怒,把士兵叫了进来,说:“谁在那里打得更鼓,违反我的军令。”
士兵说了任民育的吩咐,史可法无话可说,赶紧起来接见官员,处理公务。
从那天起,史可法决定再也不喝酒了。
1645年4月,清军在多铎的带领下,大举南下。
史可法指挥四镇将领抵抗,并打了一些胜仗。
然而南明政权内部,却发生了内讧。
驻扎在武昌的明军将领左良玉为了与马士英争权,起兵攻打南京。
马士英非常害怕,急忙撤回江北四镇军队与左良玉交战,还以弘光帝的名义,让史可法带兵回南京保护他。
史可法知道大清军压境,不应该离开。
为了平息内讧,他只好带兵回南京。
刚过长江,就知道左良玉已经被打败,于是急忙回到江北,清军已经逼近扬州。
史可法发出紧急号召,要求各镇将领集中到扬州守卫。
结果过了好几天,竟然没人愿意发兵救援。
史可法知道,只有依靠扬州军民孤军奋战了。
清军到扬州城下,多铎先派人到城里劝降史可法,先后派了五次,都被史可法拒绝。
多铎恼羞成怒,下令紧紧包围扬州城。
扬州岌岌可危,城里一些胆小的将领也很害怕了。
第二天,有名总兵和一个监狱军队背着史可法,带领本部人马出城向清军投降。
这样一来,城里的守卫力量就更弱了。
史可法连忙召集全市官员,号召大家同心协力,抵抗清兵,并且分配守城任务。
他分析了敌军的情况,认为西门才是重点,于是亲自带兵防守西门。
将士们见史可法沉着冷静,一心保家卫国,十分感动,纷纷表示愿意与督师誓死抵抗清兵。
多铎命令清兵日夜轮番攻城,扬州军民奋勇作战,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清兵的进攻。
前面一批清兵阵亡,后面的清兵立马压上来,形势越来越危急。
多铎心一狠,下令用大炮攻城。
他打听到西门的防守最严密,史可法亲自防守,于是下令炮手轰击西北方向。
炮弹一颗颗落在西门轰下来,城墙逐渐崩塌,最终被轰开了一个缺口。
史可法指挥军民堵住缺口,大量清军蜂拥而至。
史可法眼看城池再也守不住,就拔出佩刀自尽。
随从的将领们冲上前去抱住史可法,夺下他手中的佩刀。
将领们一番劝说,史可法不愿意走,就“连拉带拖”打算他保护出城。
就在这时,一群清兵冲杀过来,看见史可法穿着明朝官员的衣服,喊问你是谁?
史可法怕其他人受到牵连,便大声说:“我就是史督师,快来杀了我吧!”
史可法被抓了起来,多铎想招降这位义士。
谁知史可法慷慨激昂地说:“我是大明王朝的重臣,岂会苟且偷生?
“头颅可断,身不可屈!”
多铎听了大为恼火,下令处死了这位忠心耿耿的明朝守将。
由于攻城的清军伤亡惨重,满腔怒火的多铎,竟然下令屠杀扬州百姓。
大屠杀持续了十天,历史上这一场悲剧称之为“扬州十日”。
大屠杀后,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进城寻找史可法的尸体。
然而尸体太多,加上天气又热,很多尸体高度腐烂,怎么也认不出来。
无分无奈,他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的袍子和用过的物品,安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上。
这就是史可法的“衣冠墓”,一直保存至今。
扬州失守不久,清军攻破了南京,南明政权的官员,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至此,弘光政权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