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他的第九个儿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是为清世祖。
当时的福临年仅6岁,只是一个小孩童,根本不懂事。
因此,清太宗死前留下了遗旨,让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三人共同辅佐。
多尔衮战功卓越,又有心计,很快就独揽了朝廷大权。
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直逼北京城。
有一位投清的明朝大学士,向多尔衮提议说:“如今中原陷入混乱,明朝岌岌可危,这正是派兵夺取中原的好时机。”
多尔衮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调集各路大军,从沈阳进发。
清军刚到达辽河的时候,多尔衮得知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击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多尔衮觉得有些难办,就征求洪承畴的意见。
洪承畴也是降清的明朝将领,他是农民起义军的老对手,熟知李自成的内部情况。
他对多尔衮说:“虽然李自成的军队可以消灭明朝,但他部下的许多将领之间存在矛盾,无法与大清的军队相媲美。”
“放心吧!咱们尽管按照原来的计划占领北京,一定能成。”
“但是入城之后,我们不可以滥杀无辜,否则民心不服。”
“不然的话,以后想在中原站稳脚跟,就不容易了。”
多尔衮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下令士兵进城后不准杀人掠物,否则军法处置。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刘宗敏率先带领队伍入城。
接着,大顺王李自成戴着帽子,身穿军装,骑着战马,缓缓地进入了紫禁城。
老百姓像过节日一样,夹道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方面贴榜安民,让大家安居乐业。
另一方面,严惩明朝的皇亲国戚和贪官污吏。
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命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饷,拒绝交付者一律重刑伺候。
那些作恶多端的皇亲国戚,则被抓起来斩首示众
有位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逮捕起来追查赃款。
有人告诉李自成:“吴襄的儿子吴三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有十几万大军。”
“如果把吴三桂招降,大顺政权的威胁不就解除了吗?”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叫吴襄给自己儿子写信,劝他向起义军投降。
吴三桂原本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将领,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
起义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接连命令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
吴三桂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破,只好原地修整。
几天后,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有些犹豫不决。
自己率领大军向起义军投降吧,当然是他不愿意的。
要是不投降,起义军勇敢善战,兵力强大,不是他们的对手。
再加上北京也有自己的家属和财产,也不愿意失去。
既然李自成派人招降,倒不如到北京看看情况再说。
吴三桂带兵到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遇到了一些逃离北京的难民。
吴三桂找人一问,一开始听说自己的父亲吴翔被抓,家产被抄,气得咬牙切齿。
接下来,又听说自己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夺妻之恨,火冒三丈。
立即下令返回山海关,并且让将士们换上军装盔甲,说要替死去的崇祯皇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20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
吴三桂原本就有些害怕起义军,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也顾不上民族气节,保命要紧,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出关,请求大清帮助他镇压起义军。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了,立即回信答应。
第二天一早,多尔衮率领十几万清兵,日夜兼程向山海关进军。
清军到达山海关,吴三桂迫不及待地带着500名亲兵出关,迎接多尔衮。
他见到多尔衮,一脸委屈,恳求多尔衮替自己报仇雪恨。
如此有利之事,多尔衮自然同意。
吴三桂邀请多尔衮进入关内,大摆酒宴,宰杀白马乌牛,祭祀天地,订立盟约。
李自成大军从南开到山海关,20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浩浩荡荡的又字阵,一望无际。
老奸巨猾的多尔衮,从城头看到起义军阵容强大,知道这不容易对付。
就让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则与几个清军将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一触即发,李自成骑着战马,在西山指挥作战。
吴三桂带兵一出城,起义军的左右两翼立刻包围过来,将吴三桂的军队团团包围。
明军东奔西突,还是冲不出重围,起义军浴血奋战,喊杀声音震天动地。
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没想到海边一阵风吹起了地上的灰尘和沙子。
一时之间,天昏地暗,分不清是敌是友。
看准时机,多尔衮赶紧命令埋伏的数万清兵一起出动,突袭起义军。
起义军毫无防备,也不知道敌人是从哪里来,惶恐不安,阵型一下子就乱了。
直到大风安定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撤退。
在多尔衮的清兵和吴三桂的队伍内外夹击下,起义军损失惨重。
李自成带领将士们边战边退,吴三桂借助清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起义军一路溃败,回到北京之时,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李自成回到北京不久,在皇宫大殿举行了即位仪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见。
第二天早上,他带领起义军离开北京,撤退到西安。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率领数万清兵,耀武扬威地进入北京城。
多尔衮对留下来的明朝官员说:“我们清军是仁义之师,这次进关杀贼,替你们报了君王之仇。”
然后又对部下说:“传我的命令下去,不允许将士们乱闯民宅,欺压百姓,违令者一律严惩!”
听到这个消息,那些躲在城外的地主和平民渐渐回家了。
1644年10月,多尔衮将顺治皇帝从沈阳接到北京,并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
从那时起,清朝就开始在中国建立统治地位。
第二年,清朝分兵两路攻打西安。
一路由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率领。
另一路由多铎、孔有德率领。
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潼关抗击清军,经过激烈的战斗,他最终被迫放弃西安,转移到襄阳。
又过了几个月,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兵败牺牲。
1644年11月16日,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为大西,继续与清军作战。
到了1647年,清军攻入四川,张献忠在川北西充凤凰山的一场战斗中,中箭身亡。
就这样,明朝末年两支主要的起义军,最后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