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在路口最后下车的时候,车上已经没有别人了,公交车掉头返回,隐匿在逐渐深沉的夜色里。
我和一唯刚到村口就看见大树下隐隐的一个人影在来回走动。不用猜也知道是王婶儿。每次我们回来的时候,她都要在村口接我们。
自从爷爷失踪以后,王叔王婶儿就很关照我,还想着想要把我接过去和一唯一起住。我觉得这样太过麻烦他们就委婉的谢绝了。但是每次放假回家,王婶儿还是要我过去和他们一起吃晚饭,我说我自己可以做饭吃,但是王婶儿总说:
“哎,不就是多双筷子吗?又不费事,你自己做饭还得弄柴烧火,有这功夫啊,你都可以和胖丫多做两道题了,你呀就好好学习,将来和一唯都考上一所好大学,最好是还在一所学校,有个照应,那样啊,婶儿就放心啦!听婶儿的啊。”
每到这时候,我心里总是暖暖的,眼眶里总有些湿湿的。我庆幸捡到我的是爷爷,我也庆幸我的成长经历里遇到的都是好人。
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沈文文,她短暂又有些悲惨的一生,现在也许她已经投胎去了,希望下一世,她有个好结果。
在一唯家吃过晚饭,我就回到了我和爷爷的老房子。就几步路,王婶儿还出门送我回来,每次到周五,王婶儿都会提前过来,把家里的火炕给我烧的暖暖的,知道我放假不睡懒觉,会起来做早饭,所以还会提前给我备一些木柴和蔬菜水果,怕我饿着。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把钥匙留在她那,她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
王婶儿回去之后,我一个人躺在炕上,果然还是它最舒服,学校宿舍的木板床又凉又硬,睡了三年,我依旧不喜欢那个感觉。
迷迷糊糊我就睡着了,梦里很乱,有小时候和一唯李阳玩耍的场景,,有爷爷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有身穿红衣的沈文文,意外的还有那个嘴角带笑的警察叔叔郑义……
第二天早早的就醒来了,梦里的一切都没有捋清楚。
我给自己煮了些粥正吃着,一唯兴冲冲的就过来了。
“依依,你在吃饭呀,等你吃完饭咱们去看看李爷爷和李奶奶吧。”
“嗯,好。”我把一碗加了糖的粥推给她,“喏,又没吃早饭吧,加了糖了。”
一唯端起碗,笑眯眯的,“还是你最好啦!嗯……好甜,我喜欢。”
吃过了早饭,我们俩一起去了李爷爷家。
我们俩过去的时候,李阳的爷爷奶奶正在剥玉米呢,看见我们来了很高兴,李奶奶进屋拿了两个小凳子出来给我们俩,还切了西瓜。
见李奶奶忙里忙外的,我俩都不好意思了,赶紧拉住她:
“李奶奶,您别忙了,快歇一会吧,我们都是在这长大的,您不用管我们。”
“哎呦,没事没事,我这把老骨头啊,结实得很,看见你们来了,奶奶高兴!”
李奶奶乐呵呵的说着,李爷爷也接话:
“丫头啊,你们就让她忙活吧,整天也是这样闲不住,你们来了,她就更不知道怎么好了,哈哈。”
我和一唯相视一笑,帮着李爷爷李奶奶一边剥玉米一边聊天。
李爷爷和李奶奶在李叔走后,明显老了很多。这几年因为李阳经常回来,再加上李婶现在的家庭对他们二老也照顾,气色明显比之前好很多。李爷爷还说,这玉米就是李婶新家那边出的钱,雇了收割机收回来的,老两口不用自己去收,在家里剥好存起来就行了,等什么时候价钱合适,卖掉之后就足够维持二老的生活。
我们这边偏僻的小村庄,消费不高,再加上家家户户种田种菜自给自足,所以大家的生活都挺安逸。
听着李爷爷说话,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声音: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我和一唯转头就看见了正进门口的李阳,一段时间不见,他又长高了,比我和一唯都高半个头了,穿着一身运动衣,很是精神。
李阳看见我们俩也很高兴:
“依依,胖丫!”
好家伙,这一回来,就触胖丫的底线!
果不其然,一唯听见李阳叫她小名,追着他就在院子里围着玉米堆跑开了……
“李阳,都说了不许叫我小名!信不信我拧你!”
李阳这家伙就是故意的,说完把背上书包扔给我就开始撒丫子跑,要说他是无心的,我都不信。
李奶奶乐呵呵的接过书包放到屋里去,也不管他俩,由着他俩闹,一瞬间就把我带回到小时候一起玩的场景里。我回神一把抓住李阳,李阳顿了一下就被一唯逮到,狠狠地拧了一下耳朵。
“哎呦,依依你这个叛徒……”
“瞎说!”我反驳他:“我和一唯才是一队的呢”
“就是就是!”
从小一起长大的情意,就算分开一段时间,还是依旧不变。
我们闹了一会,就都坐了下来帮李爷爷李奶奶剥玉米,一边干活一边聊天,都各自说说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李奶奶非要留我们吃饭,我们不好推辞,也正好想和李阳多聊一会,就在李奶奶家吃了饭,然后下午又帮着把玉米囤了起来。有我们三个在,干活也快。
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在我们的欢笑声中,一天的时间也过得很快。
第二天我们三个结伴在村边溜达,金秋十月,正是农忙的时候,田里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还有一片片入眼的金色。秋风一吹,像闪着光芒的波浪,美极了。我们溜溜达达到了村口,就听见后面轰隆隆农用三轮车的声响,回头一看,是村长家的二儿子张武开着农用三轮车过来了,上边还坐着他媳妇和女儿,“张二哥,二嫂。”我们三个赶紧打着招呼让路。
谁知道张武竟然乐呵呵停了下来:
“依依,胖丫,李阳,你们这是干嘛呢?”
被叫了小名,一唯小嘴一撅,李阳在旁边偷笑。我赶忙回话:
“哦,二哥,我们没什么事,就出来溜达溜达。你们这是要出门啊?”
看这样子就不是要下地,因为他家的娃娃才三岁,下地不可能带着。看样子没准是二嫂回娘家。
张武听了呵呵憨笑着回我:
“地里的活忙完了,今天正好镇上开庙会,带着你二嫂和圆圆去逛逛。”
“庙会?”我们三个异口同声。
“怎么?你们不知道?看你们三个往村外溜达,我还以为你们要搭车去庙会呢,这不才停下来看看顺路捎上你们。”
我们三个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见了兴奋。
“二哥,能带我们去吗?”
“当然行啦,你们上来吧!”
我们三个都上了三轮车,他俩才想起来得和家里说一声,一唯赶紧开口:
“哎,等一下二哥,我们要是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还得告诉我妈他们一声呢!你能不能……等我们一下啊……嘻嘻”
正说着,迎面正好来了个人,扛着锄头,看样子是刚下地回来。
张武一看眼前一亮:
“陈大明!”
对面的人听了抬头应着:“啊,张武啊,你这是出门啊,呦,依依你们这都是要干嘛去呀?”
张武回着:“大明,我带着他们去镇上庙会玩会,你这是要回家吗,”
“啊,对啊,我回家换身衣服,也计划带着我家皮小子去逛一圈呢!”
“那行,你也顺路,告诉王家大哥和李大爷一声,就说胖丫和李阳跟着我去了。”
“行,一句话的事,你们先走,交给我了。”
我们一看不用回去了都很高兴
“谢谢大明哥!”
“谢谢大明哥!”
“嗨,你们几个客气啥,去吧去吧。”说着陈大明就继续往村里走了。
“坐好了啊!”
张武提醒我们一声,就启动三轮车朝着村外大路开。我们坐在车上逗着他家的小圆圆,和二嫂聊着天,一路欢声笑语就到了镇上。
镇上有一座大佛寺,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平时也是人来人往的,十月份天气正好,就开起了庙会。本来平时镇上就有大集,衣食住行样样有,现在又有了很多卖小吃,烧烤和娱乐设施,什么海盗船,碰碰车,充气蹦床啊,套圈,飞镖应有尽有。
我们和张二哥约好下午两点回家,留各自去逛了,人家一家三口的亲子时光,我们可不好当电灯泡。
庙会特别热闹,虽然是农忙的时候,但是也赶上假期,大家都忙里偷闲带着孩子来玩。比起城市里各自忙工作的大人,和假期只能在家待着的孩子来说,还是这种带有烟火气的生活更让人向往。
我们三个先买票,去了大佛寺里面,除了下面的大殿,还有二层露天的天台,可以看风景。
入门四大护法,进殿是大肚弥勒。再往后面是各路菩萨。
有僧人在打扫,也有很多游客在这里游览和参拜。还会捐一些香油钱,或者有虔诚的信徒来请佛经和佛宝回家。
我们就跟着人群一殿一殿的转,忽然听见后面传来一阵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