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救命稻草
书名:光武大帝 作者:梦回汉邦 本章字数:2244字 发布时间:2023-08-26

刘秀等人离开南宫后,又来到下博城西。

他们正南行之时,突然在前方遇到一三岔路口。只见左前方和右前方各有一小路,蜿蜒通向远方。众人惊恐疑虑,不知该走哪条路。

这时一白衣老人正好路过,他指着其中一条小路对刘秀等人说:“小伙子们,努力前进吧,信都郡太守仍然在为长安守城,离此有八十里。”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神话了,认为白衣老人是一个神仙,是上天派他来帮助刘秀的。其实老人所说的这些话并不是什么秘密,任何一个成年的本地人都会知道这些事。

刘秀大喜!蓟县离信都有五六百里,刘秀等人一路风餐露宿,危险众生,如丧家之犬,现在终于敢光明正大的进入城池了。

刘秀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便按照老人所指路线快速来到了信都城下。

定都洛阳后,刘玄任命任光为信都郡太守。任光与刘秀也是老相识,他们是昆阳大战时的亲密战友。

王朗称帝后,曾派人招降任光。任光大怒,怒斩来使,并把使者的人头悬挂于城头示众,以此来表明自己坚决不降的决心。

对任光来说,刘秀何尝不是一根救命稻草!

任光现在也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部人心不稳,很多人心向王朗。外部信都被王朗所包围,方圆几百里,就剩信都一座孤城。一旦王朗大军来攻,将毫无反抗之力。

但随着刘秀的到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任光在昆阳时就已领略到刘秀那令人恐怖的战斗力,况且刘秀现在还代理玄汉政权大司马。任光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刘秀不仅可以号令百姓,稳定军心,还能指挥战斗,甚至复制昆阳大战的成功!

听说刘秀将到信都,信都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分列大道两旁。信都太守任光、信都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带领众将士在前面相迎。

当刘秀出现的那一刻,激动的百姓和将士不禁泪流满面,高呼“万岁”!

这样的大场面不久前刘秀在蓟刚刚经历过,不过那时刘秀面对的是看热闹的百姓和“吃瓜”的群众,是被人当猴子一样去耍,而这次却被人当成了即将拯救信都的英雄!

任光等人迎刘秀入传舍后,刘秀单独召见任光。

因为事情紧急,又是老朋友,刘秀没有客套,单刀直入地问任光有多少兵马。任光说仅有数千。

刘秀听到后陷入沉思,但很快便对任光说:“伯卿,我军兵弱,难以单独抗敌。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众数十万,且未降王朗,我们率军入其兵中如何?”

任光大惊,连说不可,然后又对刘秀说:“城头子路、力子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虽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他们不惧鬼神,目无君父,杀其首领(城头子路、力子都皆为其部将所杀),掳人财物,唯有刀剑能令其屈服。”

任光接着又向刘秀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公势弱,对其又无恩情,如前去投靠,势必为其所害!”

刘秀说:“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任光回答说:“可召‘奔命兵’,进攻旁县。如不投降,城破之后任士兵掠夺。人贪财物,这样就可以招到大量士兵了。”

刘秀无奈,便默许了这件事。

奔命兵就相当于现在的雇佣兵。当兵成为了一种职业。这些人当兵纯粹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你给我出钱,我替你杀人。

但刘秀、任光等人又没钱给士兵发工资,便默许士兵抢劫,抢多抢少全凭自己的本事。

整个两汉之交,绿林、赤眉、铜马、城头子路、力子都等农民军,甚至包括王莽的正规军在内,大都以“奔命兵”的形式存在。

虽然出于无奈,但征发“奔命兵”,也成了刘秀一生最大的污点。

站稳脚跟后,刘秀虽然多次禁止此事,但士兵掳掠的现象在一些将领中仍时有发生。

任光本来是一名忠厚老实之人,也是奔命兵的最大受害者。一年前士兵抢其衣服,要不是刘赐将他救下,任光几乎成了刀下之鬼。

为了报答玄汉政权的救命之恩,任光孤军奋战,宁死不降,斩杀王朗使节,又纵容士兵抢劫百姓。

看来人真是一个很复杂的动物,老实人狠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不久左右来报,和成太守邳彤在城外求见大司马。

刘秀大喜!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对自己的每一次援手基本上都意味着舍命相助,连忙亲自出城迎接邳彤。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王莽时期任和成卒正(和成太守)。

邳彤也算是刘秀的老朋友了。

几个月前刘秀镇慰河北,当走到下曲阳时,邳彤率领官吏和百姓举城投降。刘秀就任命邳彤为和成太守。刘秀在下曲阳住了几天,然后就继续北上宣慰去了。

王朗称帝后,刘秀带领少数亲信一路南逃。邳彤听说后,急忙派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调选精骑二千余人,在大路边候迎刘秀。由于刘秀等人走的都是偏僻小路,他们最后也没等到刘秀,便回去向邳彤复命。

后来邳彤听说刘秀已到信都,就立刻带领少量随从谒见刘秀。

寒暄过后,刘秀立马召开了战前扩大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讨论当前战局及应对策略。

邓禹早已受够了这种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日子,也忘记了自己要“垂功名于竹帛耳”的远大志向,这几天一直在向刘秀建议西归长安。

邓禹首先发言道:“今日之困境与高祖被围荥阳时极其相似。但信都城池没有荥阳坚固,我辈又无堪比陈平、灌婴之人(实际上陈平、灌婴军事能力离刘秀、冯异差远了)。为避项羽锋芒,高祖尚且逃离;今王朗大盛,我等岂敢固守!”

见众人无人响应,邓禹继续说:“信都四周皆叛,河北大地尽属王朗,信都犹如汪洋中一孤岛。城内数千士兵怎能抵挡王朗数十万大军!就算能够坚守,粮草又能维持多久?一旦粮尽,城中定生离叛之心,我等也将不战而亡啊!”

邓禹最后说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现应让信都兵立刻送大司马回长安,然后再图后事!”

任光不同意邓禹的意见,马上说道:“大司马(刘秀)以昆阳之孤城及定陵、郾城之残兵,破莽兵百万!郎与王莽比若何?且卜者(王朗)初起,百姓疑惧,州郡惶惑,成败尤未可知。若此时西归,好比群猎者行走高崖之上,闻水中鳄鱼嚎叫几声,或战栗落水,或怖惧而逃,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到底是逃跑还是战斗,请看下一章:《迎战王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光武大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