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飞船的时候,时间已不早,秦帆和卜小云互道晚安后,便各自回房睡觉了。卜小云想在睡觉前知道秦帆的金点子,可秦帆死活不肯说。
第二天一早,除了准备日常的早餐外,秦帆还捣鼓出了两瓶橘黄色的饮料。
“橙汁吗?”卜小云十分惊讶,“用什么做的?”
秦帆摇摇头,“这是用向日葵花、葵花仁调制的,你试试味道怎么样。”
卜小云抿了一口,兴奋说:“味道还不错,你怎么做的?”
“先取向日葵花瓣洗干净,再用花瓣煲水,最后把葵花仁研碎、打成粉,放进去,就可以了。”秦帆一五一十地说。
“这么简单。”卜小云感叹说,“你昨晚说的新点子就是这个吧?”
秦帆点点头,“味道还可以吧?”
卜小云点点头,“确实不错,一股小清新的味道,是个好点子,要是再加一勺糖就完美了。”
“对啊,加一勺糖就更完美了,我怎么没有想到。”秦帆拍了拍脑门。
“我们有糖吗?”卜小云问。她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秦帆却这么认真起来。
“可以出去找啊!”秦帆兴奋说,“既然可以找到盐分子,就一定可以找到糖分子。”
秦帆说的倒是,糖是结构复杂一点的分子而已。卜小云喝了一口“橙汁”,点点头,“生活只有柴米油盐还不够,还得有点甜才行。”
“嗯,嗯,”秦帆十分认可,“怎么样?这个饮料,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
“这个,”卜小云说,“叫葵花茶怎么样?”
“葵花茶?”秦帆说,“听起来有点老土。”
“是有点老土。”卜小云思考了一下,“那就叫向日葵花怎么样?听起来不错吧?”
“好,就叫向日葵花。”秦帆拍手说,“等找到糖了,我每天都给你做一杯向日葵花。”
吃过早餐,收拾完餐桌后,秦帆立刻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找“糖”这件事上。
在化学上,“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与盐不同,盐来自自然界中的矿物质,而糖来自身边的食物。早在史前文明,人类就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而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到从甘蔗、甜菜中大批量生产糖制品。
秦帆分析了他们在哈雷彗星上能够获得的食物:土豆、德国小蠊、向日葵花子。其中,土豆就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含糖量大约是百分之十七,是如假包换的高含糖食物。看来,他们是身在糖中不知甜啊。
土豆被当做太空第一作物是有道理的,同事们把土豆、德国小蠊和向日葵送上登陆舱也是精心所为。要不是他们,他和卜小云早就饿死在哈雷彗星上了。
想想多可怕,活活饿死。一想到这个问题,秦帆就会不由自己地记起历史课上关于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的描述——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从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导致出现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或三年困难时期。话说是天灾,还不如说是人祸,不然以当时人类的生产水平,不至于饿死人。
从土豆里提取糖并不难,可以说比酿酒还简单。
按照教课书,秦帆把土豆剁成渣,再将土豆渣碎成粉,将大块的渣块过滤掉后洒上清水。他用一根铝合金棍进行手工搅拌,让水和土豆粉充分混合。
这次,卜小云全程都参与,从挑选土豆到洒水、搅拌均匀,很多活都抢着干。
“差不多了,不用再搅拌了。”秦帆接过卜小云的铝合金棍,这可是他的百变金箍棒,打土豆泥、酿土豆酒用的也是它。
卜小云看着秦帆把土豆泥用布盖起来,“要这样放多久?”
“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就可以拿出来蒸了。”秦帆把装着土豆泥的铝合金桶搬到厨房的角落,挨着酿酒的桶放着。
几乎是每二十分钟,卜小云就要问秦帆一次“好了吗”。秦帆每次都让她再耐心等一等。
制糖的第二步是将土豆泥放入抽屉里蒸煮。一共需要蒸三次,第一次放料40%,等上汽后加料30%,再等上汽后再加料30%。等大蒸汽蒸出后,将土豆原料蒸透两个小时即可。
抽屉式蒸箱当然没有现成的,但一点都难不倒秦帆。他敲敲打打,三下五除二,就做出一个号称正宗的广式肠粉机。
广式肠粉机这种东西,秦帆记得小时候,偶尔在街头巷尾看见过,渐渐长大了,便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就更少见到了。
肠粉这种美食源远流长,依旧是广东人们早餐的主要选择之一。秦帆同样喜欢吃,在上海的时候偶尔还会特意起个早,陪妻子去路边吃一份,但肠粉机这种东西几乎消失殆尽了。
做出肠粉机后,秦帆的第一个念头是可以用土豆粉来做肠粉。卜小云跟他想到一块去,大呼今后有口福了。
在蒸肠粉之前,秦帆言归正传,按照教科书将放置一个小时的土豆泥从桶里掏出来,放入第一层抽屉中。他把抽屉放到大锅上,把加热设备的温度调到最高,三层抽屉很快就热得冒出白雾。
紧接着,他拉开第二层抽屉,放上土豆泥原料。不一会儿功夫,又将最上一层抽屉拉出来,放入剩下的土豆泥。
三层土豆泥都放好后,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温度,把抽屉里的土豆泥彻底蒸透。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持续两个小时。
秦帆和卜小云坐在厨房里,看着热气腾腾的肠粉机,百无聊赖。秦帆定了闹钟,两个人回到客厅,打算看一场电影打发等待的时间。这是哈雷彗星上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并无更好的选择。
看电影的时间过得快,闹钟在电影结束前响了。
秦帆按掉闹钟,飞快地跑到厨房,将“火”关掉。肠粉机像蒸汽火车一样,继续冒着浓浓的蒸汽。按照教科书,他必须趁热将蒸熟的原料放入木桶中。
木桶?没错,必须是木头制作的桶,不是质量杠杠的不锈钢桶,也不是价值昂贵的航空铝材桶。木头,这恰恰是太空中最稀奇的东西——现代工艺不可能在飞船上使用木头,秦帆不得不拿太空铝合金做成的桶来代替。
秦帆带上隔热手套,从肠粉机里一一抽出抽屉,把里面的原料倒入铝合金桶里,再加入事先准备好的清水进行搅拌。最后,将整个铝合金桶放入保温箱里,将温度恒定在五十四度,这一过程需要持续四个小时,意味着今晚肯定吃不上糖。
吃完晚餐,秦帆和卜小云各自回屋睡觉前,卜小云忍不住问:“明早就能吃上糖了吗?”
“明天就知道了。”秦帆呵呵一笑。
卜小云看起来就像一个想着吃糖的邻居小女孩,但能不能成功,他心里也没底。自己要是能像圣诞老人那样,晚上给她偷偷塞一颗糖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