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称帝后,天下纷纷起兵响应。等到更始定都长安,陇西、河西、巴蜀、河北、齐鲁等地,在名义上皆归于汉,刘玄终于“一统山河”。
我们先看陇西。
隗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年轻时曾在州郡做过小吏,后来成为国师公刘歆的门客。刘歆被杀后,便逃归乡里。
隗嚣的叔父隗崔,向来豪侠仗义,听说更始称帝且王莽连败,就与其兄隗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密谋起兵以响应更始。
隗嚣连忙去阻止他的叔父,说:“造反很少有成功的,若事不成,还会连累无辜的宗族!”
隗崔不听,于是进攻平襄,杀死了王莽镇戎大尹。
隗崔、杨广以为,如欲成大事,必须立一个德高望重的明主,以凝聚众心。因以前隗嚣曾做过“公务员”,见过大官(刘歆)和大世面(曾在京城“打工”),且又爱读经书,遂被推为上将军。
隗嚣辞让,众皆不许,不得已隗嚣说道:“承蒙诸叔父和众贤士抬爱,嚣非常惶恐,但必须听从我的命令,我才敢从命,否则宁死不从!”
众人都说“愿听从”。
隗崔、隗义本来要自主创业办公司,隗嚣不仅不帮忙,还冷嘲热讽,百般阻挠。等公司稍有起色,隗崔、隗义却又拱手相让,要让隗嚣当老板,自己做打工仔。
隗嚣与辛亥革命时的黎元洪何其相似!不知道是因为人生无常还是命运不公,冯衍出身名门,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想找一个好老板,自己用心竭力去打工,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隗嚣聘请平陵人方望为军师。
方望对隗嚣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足下欲成大事,必须顺应百姓思汉之心,以汉之名起事。但更始帝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宛城,我们并未得到他的诏令,百姓怎会相信并跟从我们?现在应设立高祖(刘邦)之庙,并每日祭祀,众人定会听从。”
隗嚣于是在城东设立高祖之庙,并与陇西三十一将、十六大姓在庙前盟誓,愿辅助刘氏,复兴汉室,如违背誓言,天神共诛之!并与众人一起把动物之血涂在嘴上和盟约上,完全按照古礼进行。
仪式最后,隗嚣命人大声宣读方望所写的“讨莽檄文”,控诉王莽罪恶,正式起兵反莽。
隗嚣领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后又转攻安定,斩首安定大尹王向(王莽堂侄)。隗嚣大军所过之处,官员皆降,百姓皆从,威风行于陇西。
更始二年,刘玄迁都长安后,遣使征召隗嚣及隗崔、隗义等人。隗嚣来到长安,更始封其为右将军,隗崔、隗义还维持原来的称号。
陇西大地终“归”于汉!
我们再看巴蜀。
公孙述字子阳,关中扶风人,是一个官二代。其父公孙仁为河南都尉,就给公孙述找了一个清水县长的工作。因为儿子年龄太小,公孙仁就让自己的门下掾跟随公孙述到任。
一个月后门下掾辞归,并对公孙仁说:“你儿子有做官的天赋,我还自愧不如,根本不需要教导。”
后来当地太守因为公孙述贤能,便使他兼管五县。结果这五个县被公孙述治理得井井有条,夜不闭户,好像见了鬼一样。
于是王莽天凤年间,公孙述又升职为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好改名,把全国的地名和官职改得乱七八糟),居住在成都西南的临邛。
更始称帝后,全国各地纷纷起兵响应。
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侵入汉中;又有商县人王岑起兵洛县响应宗成。于是两人合兵,有数万之众。
公孙述听说后,就派遣使者去迎接宗成等人。宗成到了成都后,横征暴敛,掳掠百姓。
公孙述就召集众豪杰说:“天下苦于王莽暴虐,思刘氏已经很久了,所以一听汉军将到,我就马上派人迎接。没想到宗成滥杀百姓,侮辱妇女,劫掠财物。这是贼寇,根本就不是汉军义兵。我想占领成都自守,等待大汉真正使者到来。愿意跟我同举大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走。”
众豪杰齐声说道:“愿效死命!”
于是公孙述命一人诈称是更始帝从东方派来的使者,向自己一口气颁发了辅汉将军、蜀郡太守、益州牧三个印绶。
然后公孙述领兵千人进攻成都,等到达成都城下时,兵众已达数千。宗成将领杀了宗成,率众向公孙述投降。
刘玄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收”下了广袤富足的巴蜀大地!但也没有办法,人红是非多,谁让自己有那么多“粉丝”呢!估计刘玄唯一遗憾的就是公孙述假传圣旨,没有提前给自己打声招呼!
陇西、巴蜀皆“归”于汉,我们再看看一百年前霍去病辛辛苦苦打下的河西走廊,是如何成为刘玄“囊中之物”的。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七世祖窦广国,是西汉大名鼎鼎的窦太后的弟弟。
窦融很小的时候便是孤儿。西汉末年,为强弩将军王俊的司马。此司马可不是位列三公的大司马,只是一个养马的小官,相当于《西游记》当中的弼马温。
王莽居摄年间,随王俊东击翟义,因军功被封为建武男。
后来窦融的妹妹成为大司空王邑的小妻。
窦融居住在长安城中,在外出入贵戚,交接豪杰,任侠养士;在内服侍母亲兄长,抚育弱小的弟弟,修行仁义。
王莽末年,王匡任窦融为助军,一起东征赤眉。
等汉兵起,窦融又随王邑参加昆阳大战。
汉兵入关后,王邑举荐窦融,被拜为波水将军,赏黄金千金,在新丰阻击汉军。
王莽被杀后,窦融投降更始大司马兼老丈人赵萌。赵萌很器重窦融,便推荐他为巨鹿太守。
窦融以为更始新立,关东尚不安定,且巨鹿地处河北腹地,周围遍布赤眉、铜马、力子都等农民军,便不想赴任。
窦融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家族数代生活于河西,知道那里的风俗习惯。
窦融私下里单独对他的兄弟说:“今群雄逐鹿,豪杰并起,陛下能否守住江山还未可知。河西远离中原,水草丰美,兵精粮足。一旦天下有变,派数千人把守黄河渡口即足以自守,这是留给子孙的好地方啊!”
兄弟们都同意窦融的话。
于是窦融当天就去求见赵萌,辞让巨鹿太守,要求到河西去。赵萌又为其求于更始,窦融便被任命为张掖属国都尉。
张掖处于河西核心,土地肥沃,民风彪悍,有精兵万骑。窦融到达张掖后,结交豪杰,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很快便收复河西全境。
河西再次回到了大汉的“统治”之下。
窦融是政坛常青树和天才的政治家。无论军事上成功还是失败,都阻挡不了他在官场上前进的脚步。每一次改朝换代,也会成为他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窦融的每一次升官,不仅仅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结果,更是因为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与隗嚣在陇西、公孙述在巴蜀、窦融在河西的一枝独秀不同,王莽败亡后,河北大地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势力相互交错,纷繁复杂。
王莽时期各郡县长官或畏罪潜逃,或闭城自守;豪强大姓趁机起兵,占领当地城池;大小流民武装则四处劫掠,流窜于河北大地。
昆阳大胜后,刘玄派南阳人韩鸿招降河北。
其实刘玄与河北各割据势力之间,就像东汉末年汉献帝与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集团的关系一样。
河北各地方武装需要借刘玄之名,为自己的私人武装披上合法性外衣,从而号召百姓,发展势力;刘玄也需要各地方武装为自己扫除叛逆,从而在名义上一统天下。
韩鸿进入河北后,各郡县、王国和铜马、力子都、檀乡、五校等农民军皆“望风而降”,于是冀州皆平。
但韩鸿招降幽州时却出现了两个小插曲。
进入幽州上谷郡后,和往常一样,韩鸿先派人宣示国家政策:先降者复爵位。
上谷郡太守耿况连忙派使者迎韩鸿于界上,并献上太守印绶。
耿况字侠游,扶风茂陵人,是公孙述和窦融的老乡。耿况与王莽堂弟私交甚厚,曾与其一起向安丘先生学习《老子》,后被王莽任命为上谷太守。
由于以前招降太过顺利,韩鸿渐生轻慢之心。
按以前的情况,上交印绶就是一种形式,韩鸿收到印绶之后,会以天子的名义很快归还,并官复原职。但这次韩鸿竞一夜未归还,更不要提官职了。
第二天寇恂领兵入见,要求归还太守印绶。
韩鸿不给,并说道:“我是天子使者,功曹想威胁我吗?”
寇恂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人,当时为郡功曹。
寇恂说:“非敢胁迫使君,只是私下里为您考虑不周而担忧啊!今天下初定,国家诚信未立,使君手拿节仗宣示天子诏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伸颈倾耳,望风归命。现在您初到上谷便毁了大信,伤百姓之心,生离畔之隙,您将怎样再号令其他郡国呢?”
寇恂又说道:“耿公久在上谷,为百姓所亲,现在将太守之位易于他人,为贤者尚可,如若不贤,恐生离乱。为使君计议,莫如恢复耿况太守职位以安百姓。”
韩鸿不答应。
寇恂怒斥左右,并命人以韩鸿名义召耿况。耿况至,寇恂强行夺走印绶交于耿况。
韩鸿不得已,就秉承更始旨意恢复耿况太守职位,耿况受职而归。
韩鸿“收复”上谷郡后,又向东进入了渔阳郡境内。但与刚进上谷时不同,这次并无官府使者在边界迎接。
韩鸿一惊,以为自己“毁大信”之事已传入渔阳,心中不仅暗暗叫苦,开始后悔自己在上谷充大尾巴狼,看来以后的工作真的不好开展了。
等进入渔阳城,官府仍不派使者迎接。韩鸿无奈,便径入郡府“召见”太守,但四下寻找却空无一人。
正在这时,左右报于韩鸿,门外有一壮士求见。韩鸿召之。
壮士见到韩鸿,说:“鄙人姓彭名宠,南阳宛人,现为郡府一小吏。家父彭宏,哀帝时任渔阳太守,因不肯依附王莽被杀。天子使节到来,未及远迎,特来请罪,愿效犬马之劳!”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韩鸿大喜,连忙问彭宠渔阳的“地理人事”情况。
彭宠又说道:“前渔阳太守为王莽族弟,莽贼被杀后,因担心遭到汉军报复,便携家属及财物不知所终。后来郡府属吏皆逃。”
韩鸿现在才知道,原来渔阳郡处于无政府状态,也难怪无人迎接他。
由于彭宠是自己的南阳老乡,其父曾任渔阳太守且为大汉烈士,于是韩鸿令彭宠子承父业,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彭宠为渔阳太守。
随即彭宠又向韩鸿推荐了另外一个南阳老乡,并说道:“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吴汉(吴汉字子颜)很快也被召见,并被任命为安乐令。
在向韩鸿自我介绍的时候,彭宠并没有把话说完,他只是选择性的说出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话,他和吴汉其实也有“政治污点”。
彭宠与吴汉都是南阳宛县人,他们是同乡兼发小。王莽年间,彭宠被征召为大司空王邑的“士”,吴汉则在家乡任亭长。后来吴汉由于门客犯法,便去投靠彭宠。
刘玄称帝后,彭宠和吴汉随王邑大军征伐颍川。
昆阳大战前,彭宠突然听说自己的胞弟加入了汉军,因恐受其牵连,便同吴汉一起“临阵脱逃”,来到了渔阳。彭宠投靠了自己父亲的老部下担任郡吏,而吴汉则在渔阳以贩马为生。
于是在刘玄的“明星效应”和韩鸿的“努力”之下,河北大地也被“平定”。
最后我们再看梁地与齐鲁大地。
刘永,梁郡睢阳人,梁孝王刘武八世孙。其父刘立由于与汉平帝母亲一族卫氏有往来,被王莽杀害,梁国封国同时被除。
更始即位后,刘永最先到洛阳觐见天子,于是被刘玄封为梁王,封国也被恢复。
更始定都洛阳后,遣使招降赤眉。
樊崇听说汉帝已立,便留其兵众,亲自率大将二十多人,跟随使者到洛阳觐见更始帝。他们皆被刘玄封为列侯。于是齐鲁大地也被刘玄“纳入”大汉版图。
所以,更始定都长安后,在名义上基本完成的了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