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惊雷出世
书名:地狱难度:刘禅和身边的奇葩们 作者:詹于 本章字数:2020字 发布时间:2023-08-17

  大业十二年,瓦岗军最终拿下荥阳城,军中下令对荥阳郑氏秋毫不犯。


  但即便如此,郑家在荥阳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毕竟那么多依附农不可能人人保全,那么多生意也只能歇业,最重要的是,荥阳附近都失去了秩序,郑家人又不想造反,在这种环境根本待不下去。


  不久后郑氏家主郑继伯只能舍弃在荥阳的家业,带着阖家北投太原。郑继伯悔不听儿子建议,关键是荆奕林如今武功高强,威名远播,又将太原经营得铁桶一般,因此郑继伯到了太原之后便逐渐退居幕后,荆奕林所附身的郑吾来名为郑家大少爷,实际上却掌握了郑家族权。


  就在这一年,荆奕林集合各方资源,终于打造出了其秘密武器。


  在当初听说了“火箭”这种器械之后,荆奕林便一直在筹谋此事。


  最初他多方打听,想找到这个时代擅长制作“火箭”的名匠来替他打造一些火器。不过很快他便发现,这个时代的工匠们还在依靠“手搓”的原始方式制造器械,其强度和精度是非常差的,在这种条件之下想要制造出想要的火器几乎不可能,而且稍有不慎便会有爆炸的风险。


  即便是那些擅长制作火器的所谓名匠们,他们制作火器也是全靠运气,要出一个精品是非常难的,更不要说什么量产。所以这种火器价格昂贵,多半也只是那些喜好此道的达官贵人用来收藏,而非“一掷千金”的用来战斗。


  而这样的精品在荆奕林眼中也仅仅是“大鞭炮”、“大烟花”水平。


  这种火器通常是丢到易燃物上用来放火,或者包裹一层外壳用于生烟,而且只能用手丢出去,与荆奕林的要求实在是相去甚远。


  荆奕林想过利用后世的知识来改进火器,但是他也不是什么专家,连火药都不会配制,根本不能给工匠们提供什么有用的改进思路,因此这计划便一直搁置,难以寸进。


  直到几年前司马成云来访,荆奕林成名之后便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他知道荆奕林正在寻找关于火器的物什,恰好他在长平郡造反时抓到一个当地有名的工匠,路过太原时便带来送给荆奕林。


  这个李姓工匠其实并不擅长制作火器,他本是一个有名的铁匠,擅长的是制作各种兵器,司马成云四处流窜,手下流寇能有根木棒子都不错了,也没有机会打造精兵利器。在他看来这个名匠与普通工匠并无异处,还不如送给荆奕林当个人情。


  荆奕林在经过观察之后却发现此人有一处特长,他所打造的铁器比其他工匠精致耐用得多。


  这个时代的铁器因为纯度问题,质地往往较脆,难以承受强烈的冲击,很容易开口、断裂甚至粉碎。而且其可塑性较差,要打造成想要的形状也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这位李姓工匠似乎是掌握了什么特别的办法,他在锻造过程中加入了几种“秘方”,又采用了特殊的锻造方法,最后出来的铁质比其他工匠炼出的好了很多。


  荆奕林不知道这种铁是什么原理,他估计历史上上也不会有相关记载。不过想来古代有那么多铁匠,少数人机缘巧合之下发明了什么“秘法”制造出了更加精纯的铁质,乃至合金,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只不过因为不同的矿物成分也是不同,这些办法并不总是能够成功,而且工匠们大多都是文盲,这些“秘法”都没能流传后世而已。


  荆奕林知道此事之后心中大喜,他终于找到了通关这个任务的钥匙,他决定要制作一套并不超出这个时代技术的“超时代”武器。


  其实这个思路是来自上一个位面世界,他还清楚的记得,当时那些偷渡者为了刺杀正德皇帝居然制造出了某种枪械。


  在明朝的技术条件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枪械,但是那些偷渡者制造的枪械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当时荆奕林便猜想他们是钻了某种空子,一方面使用了那个时代本来就有的技术,另外一方面却在某些关键环节做了一些“合理”的提升。由此制造出的武器便是“不超出时代技术的超时代武器”了。


  既然这个李姓工匠已经能够制造优质的铁器,而同时代又有人能够制造火器,那么荆奕林加以引导之后制造出某种枪械的雏形,想来也是可能的吧。


  说干就干,荆奕林虽然并不知道怎么造枪,但是枪械射击的基础原理还是略知一二的,说穿了就是在枪管中装一个大号“鞭炮”,爆炸时产生巨大的膨胀力推动子弹飞射而出。


  当然了,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出来却并不容易,荆奕林也是这些年来黑白两道通吃积攒了不少钱财,又得了郑家多年积蓄的财产,花费了数年时间,这才勉强制造出了一种稍堪其用的武器,他将之命名为“惊雷”。


  这些年来,荆奕林坚持修习王伯当和单雄信所赠的秘籍,如今他的武功虽然仍然不及少数“超限水平”的高手,但是在“强限流”之中却也是罕逢敌手了。如果用游戏数值来类比的话,这个世界武艺的天花板秦琼算作武力100,荆奕林勉强能算武力90的水平了。


  当然了,真正比武不是玩游戏,战斗力并不能简单的算作武力数值,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战斗方式,也有隐藏的绝招,不存在说谁数值高就一定能打得赢的情况。


  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山西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而早在数年前便将郑观音嫁给了李建成的郑氏则从这一联姻之中捞到了极大的好处。有了这个亲家的撑腰,连早就“深藏不出”的家主郑继伯都再次活跃起来,以他为代表的“老郑家人”四处走动,显然是想要从大少爷手上夺取一些权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