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张居正死后,再也没有人能管得了明神宗。
他完全忘记了老师的教诲,开始大肆挥霍浪费,还养成了贪财好色的坏毛病。
听说哪儿有金矿银矿,明神宗就派亲信宦官监督开采。
哪儿交通发达,商业繁荣,他也派人监督收税。
这些宦官到处胡作非为,拼命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大明王朝统治者挥霍无度,糜费惊人,把这些沉重的负担不断地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百姓不堪重负,民不聊生。
矿监税使的横行霸道,不仅破坏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且迫使许多手工业者、商人和工匠失业流离,无家可归,生活没有着落。
明神宗有意放纵当地官吏,不加阻止,饱受迫害的民众只有自己站起来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临清市民与税监马堂的斗争发生了。
马堂是万历皇帝时期的宦官,曾是天津税监,兼管临清税务。
这个人贪得无厌,税收名目很多,船、车、房、粮、车、马,甚至鸡狗都在征税范围之列。
所到之处,强取豪夺,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吓得商人关门闭户,到处躲避。
他知道万历皇帝有意纵容,所以根本不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甚至敢于拘留向皇帝进贡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向他索要自鸣钟。
1596年,明神宗任命马堂为临清市税务总管。
马堂上任后,雇佣了一批打手敲诈勒索一些市民和商人,抽税罚款,中饱私囊。
据史书记载,山东每年抽税不少于15万白银,而上缴税款只有7.8万两,其余都进了税使们的口袋。
马堂在山东七年,就中饱私囊了130万两银子。
为了逼人纳税,马堂及其爪牙私下设立了公堂,不惜侮辱商人和手工业者,甚至杀人斩首,草菅人命。
原来的临清地区,杂粮十石以下,小本生意一律不用征税。
谁知马堂贪得无厌,对卖米、豆瓜等本生意的小贩,大肆征税。
甚至连农夫村妇,以米粮、布匹相交易,也被他们强夺。
马堂还网罗了数百名地痞流氓,横行临清,搞得肩挑贩卖的人不敢进城,远近罢市。
在马堂的摧残下,经常来临清的38家客商只剩下两家。
临清城32家绫罗绸缎店倒闭21家,72家布店倒闭45家,“中产阶级之家,破产大半”。
山东有个小贩叫王朝佐,为人忠厚,非常有正义感。
当地税监马堂征收重税,甚至公开抢劫,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1599年4月的一天,王朝佐带领三四千名小贩,聚集在税监衙门前,让马堂出来讲理。
马堂这家伙吓得不敢出来,躲在大门口里面,一个劲儿招呼衙役们:“还愣着干嘛,赶快!快放箭!”
一时之间,一支支利箭飞出,许多人中箭倒地。
这样一来,人群就更加愤怒了。
王朝佐带着大伙儿一拥而上,冲进衙门,用棍子打死了37个衙役,却让那马堂趁乱跑掉了。
其余党徒多人被捉,游街示众,真是大快人心。
临清市民反税监马堂的斗争,震惊了大明朝廷。
内阁大学士赵志皋上书说:“昨天山东官吏透露,民众暴乱,若是不把马堂惩治,势态恐怕会加大。”
“临清为运河咽喉,齐鲁的要塞,民俗彪悍,加上东西南北之人贸易集聚,如果有人乘乱一呼,必然云集雾合。”
“这里一旦骚乱,则是三齐震动,京城想平息就困难了。”
“臣请奏陛下,撤回马堂,加以安抚百姓,念王法不可侵犯,略施惩罚,以儆效尤。”
神宗采纳了赵志皋的意见,撤回马堂,并命巡抚刘易从前往临清“查办叛乱者”。
刘易从到达临清后,反税监斗争受到了残酷镇压。
追捕首恶,株连众多,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
面对如此惨痛的局面,为了广大市民的性命,王朝佐挺身而出。
王朝佐站出来主动自首,说:“带头的人是我,不关别人的事。”
“要抓的话,就抓我好了,株连别人干什么?”
官员们也知道激怒群众很难处理,所以就只抓了王朝佐来抵罪。
他被处决的那天,全市百姓纷纷前来送行,痛哭流涕。
王朝佐英勇牺牲,用自己宝贵的性命,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临清市民,其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临清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舍己为人的英雄,后来为他建了一座祠堂,每次逢年过节,很多人前来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