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沈惟敬和其他明使跟随日军南下谈判,朝鲜人开始各种传播谣言,比如大明出卖朝鲜,割让朝鲜南部四道。柳成龙自称是在陕川和刘綎犒劳明军时听到的,然而陕川位于庆尚道南部,当时日军已经退至釜山沿海,正是明军南下,军势全盛的时候。不过,对于割让朝鲜四道给日本,确实是和谈期间提出的,在开城和王京日军方面两次提出沈惟敬撤离和割让朝鲜四道,但是都被沈惟敬严词拒绝。沈惟敬甚至声称:“肯还环之(朝鲜王子),不肯还,随尔杀之,其他不必言也。”
实际上,朝鲜上层官员也清楚,所谓的割地求和,纯粹是被俘的朝鲜王子大臣一行人为了活命提出来的。等到朝鲜王子一行人被释放的时候,形势稳定的朝鲜人打算秋后算账,把割地求和的事归咎于王子陪臣黄廷彧,然而李昖因为儿子性命保全,坚定庇护黄廷彧,朝鲜大臣反复上奏都被李昖拒绝,尹根寿也认为罪名偏重,黄廷彧”极为冤悯“,最终这个罪名被扣在了反对割地求和甚至提出杀了王子的沈惟敬头上。然而用脚趾斗想想就知道,大明帝国这个从不割地赔款的对外强硬的王朝怎么可能会对区区一个正眼都懒的瞧的倭奴卑微的提出割地求和?
丰臣秀吉最开始的和谈条件有7条:大明帝国的公主嫁给日本天皇做皇后;重新开启中日勘合贸易;朝鲜首都和北方四道还给朝鲜,其余割让给日本;朝鲜送去一个王子和大臣到日本作为人质;日方释放被俘的朝鲜王子大臣;朝鲜发誓永远不能背叛日本。
这是丰臣秀吉在五月初一对黑田孝高等人透露的,明显的以战胜者的姿态对待战败国的条款,很难想象,这是败给明军的丰臣秀吉面对大明使者提出的。大明使者到日本时,丰臣秀吉也是以极高的礼仪招待,五大老(仅次于丰臣秀吉的二号人物)中的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分别一对一接待明朝使节谢用梓,徐一贯。不仅如此,猴子还用装饰华丽的数百艘游船和侍卫陪同大明使节游览名护屋海湾,在歌舞宴会上也是安排牛羊鸡鱼(当时日本王公贵族一辈子都未必能吃几次牛羊肉,甚至整个日本因为宗教等很少吃畜肉)招待,宴会后又在他本人的茶室再次接待,可以说相当热情,和之前招待朝鲜使者的不讲礼仪东西简陋完全相反,面对大明使者完全是超豪华待遇,赠送给两位使者的礼品也相当丰厚,也难以想象丰臣秀吉会面对高贵的大明使者提出用来接见战败国的态度的条款。
谢用梓,徐一贯虽然接受了日方热情款待,但是在会谈时断然拒绝和亲割地,不过,对于停战,释放王子,重开贸易这些,双方达成了共识,谢用梓和徐一贯后来回禀宋应昌时称丰臣秀吉”极其恭谨礼待,愿顺天朝。“是否愿意归顺天朝放在一边,但是确实对大明使者是以礼相待。
实际上这些条款也只是双方讨价还价,日方在试探中方的底线和接受范围然后随时调整,谢用梓,徐一贯还没渡海去日本的时候,日方就已经用大明公主和亲的事试探明人,而且,日方态度相当卑微,跟明使提的下嫁公主交换条件是丰臣秀吉出兵讨伐鞑靼为天子先驱,粉身碎骨以报大明皇帝。之后也是屡次询问谢用梓,徐一贯能否和亲,和小西行长一起接待大明使者的还有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人,所以网上流传的所谓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互相欺瞒,各自蒙蔽欺骗上级的事根本不可能出现,完全就是扯淡。
值得一提的是,明使和小西行长交往的同时,刘綎也派出朝鲜僧人松云惟政和加藤清正谈判,表面上号称对大明强硬派的加藤清正提出了更为苛刻的五条:
一、与天子结婚事;
二、割朝鲜属日本事
三、如前交邻;
四、王子一人送日本永住事;
五、朝鲜大臣大官入质日本事。
这远远比丰臣秀吉的条件苛刻,一路逃到朝鲜沿海的加藤清正,提出了要求明朝割让朝鲜全境的疯狂举动,所谓的虎加藤刻意在松云惟政面前表现和谈破裂自己非常高兴——“不成则喜动于色”,而且隐隐表现出自己好战而不受丰臣秀吉节制——“言必称秀吉非王也”,而后在七月中双方继续接触问询中,又在五条上加了两条——加藤清正要求明朝派人质前往日本,甚至要大明对日本称臣纳贡。
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主战派,加藤清正此时的表现如同疯狗一般,当然,他要求明朝对日本称臣纳贡派遣人质,单纯只是为了破坏小西行长主导的和谈,绝非真的想要以一己之力再掀战争。
对于加藤清正提出的苛刻的条件,松云惟政拒绝转达给大明,让加藤清正直接和刘綎谈,对此加藤清正居然立刻改口只坚持前两条,其色厉内荏再次暴露无遗。加藤也是多次修改了条款,甚至删除了大明天子许婚以及朝鲜派人质前往日本这两条,把割让朝鲜四道也改为割让两道,以及送王子去日本作为人质。松云惟政质问:”割地而送王子而质之,则可为交邻乎?“加藤立刻改口,询问之前赠给对马岛宗义智的礼品种类数目,不再试探松云惟政,避免过分激怒刘綎派来的使者导致重启战争。
一般大家都认为沈惟敬跟小西行长的所谓修改条款是欺骗两边,但是实际上这是被丰臣秀吉所默许的,当看到小西行长就要成功,加藤清正越发焦急,开始主动要求和谈,把谈判条件改的是不堪入目,只求明、日和谈的功劳归属自己。还给朝鲜人抵纸条,叫朝鲜伪报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谈判失败,跟自己谈的就很成功。七月十三日,加藤清正约松云惟政再次谈判:“我每欲回去,而举兵三年成何事而还渡也?今汝国欲交邻,斯速决议,则吾即渡海去。”——我来这里三年,总不能空手回吧?开始耍无赖。要求尽快达成协议,让自己体面的归国。甚至,为了促成谈判,日方提出“汝国若取他人之子,年可八九者假称王子而入送,则事当速成。”——你搞个冒牌货王子充数给我,我马上就走!其实加藤清正的底线只有一条:前五条只要成了一条就可以。最可笑的是加藤清正居然称愿意把自己儿子当人质来交换“如不信,则清正之子亦送于朝鲜,相以为质可也!”你们不信?我把我儿子抵给你行不?儿子再加上我行不?“如事成,我受爵与汝国,永为好,不亦可乎?”
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对他也有好处,“不然则虽有许封事,则何关于我哉?”封贡成功了那是都成了小西行长的功劳,我就捞不着了啊!无论是主君、同僚、还是自己的儿子,所谓忠诚的武士加藤清正,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的卖个干净,而商人之子小西行长,却反而很好的维护了丰臣秀吉的底线,最终促成了明、日封贡。在丰臣秀吉下令加藤清正归还朝鲜王子之后,桃山政权的对明外交主导权便正式交于小西行长之手。而上窜下跳拼命为自己捞功劳,为此不惜破坏和谈的加藤清正,被丰臣秀吉下令禁足。
话说回来,丰臣秀吉下令释放朝鲜王子大臣的时候,日军已经整军备战,计划对朝鲜进行报复性作战,无论和谈是否成功,日方都会释放朝鲜王子回国。南下的明军因为朝鲜各种坑爹骚操作已经失去了按计划围剿日军的可能,日军则收缩了战线集结在庆尚道南部,物资匮乏的问题得以解决,吞并朝鲜的计划告破后,日军开始计划攻打产粮区全罗道,打击朝鲜人持续作战能力,缓解军事劣势的同时也能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于是,从庆尚道南道通往全罗道的交通要地晋州城就成了日军需要拔出的一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