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那高耸的城墙,在用那坚不可摧的姿态,俯视着来往的百姓。
那庄严肃穆的城门上,挂着京城二字的牌匾,在淡淡的光芒下,显得尤为明亮。
一辆马车静静地在城门旁停着,丽娘在冬雪的搀扶下,从马车里下来。
她下意识的看了看城门上那块牌匾,大军归来时,她也是这般站在城门口,看着同样激动的百姓。
心中激动,又自豪。
如今,她要在这个地方,送别自己的丈夫,去往那金国接壤的边界。
她的头上不再是当初那一只简陋的木簪,只是她却下意识的再次扶了扶。
突然意识到,自己不用这么紧张。
大着肚子的丽娘,看着牵着马的林城,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今日你就要离开了。”
林城伸手理了理丽娘的发丝,又将裹住她身躯的斗篷再次裹严实后,这才回道:“早点回去吧,外面冷。”
丽娘摇了摇头,“不碍事。”
她吩咐冬雪从马车上端来一壶茶,两只小小的茶杯,一杯在丽娘手上,一只在林城手上。
冬雪将茶水缓缓倒进茶杯里,那氤氲的水汽,便飘荡了出来,从杯中一直缓缓向上,直到再也看不见。
“马车上有小炉子,一直温着。”丽娘的眼里有着林城看不懂的情绪。
他在想,丽娘是在怪他吗?
不对,丽娘不会怪他,因为她曾说过,家国大义她还是知晓分寸的。
可她的眼里那看不懂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呢?
“你会怪我吗?”林城脱口而出。
丽娘摇头,抬起手中的茶杯道:“不怪你,我只是更希望能陪着你一起。”
才与自己的丈夫相处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再次离开自己的身边。这些日子,她觉得仿佛就如同做梦一般。
他们之间,有过误会,有过争执,还有如平常夫妻那般的生活。
如果说,曾经的她习惯了没有丈夫陪伴的日子,熬过了那一年又一年,满脑子都是想念支撑着她,或许她还不会太难过。
但现在,她经历了那么多,脑海中浮现的,是那归来时在那林中望着远处锦绣河山,重重门开的时候。
是那日落水后,哄着自己就为了喝一口姜汤的时候;是生病时整夜守在床前的时候。
是那一盘芙蓉糕,一盒胭脂,一盏牡丹花灯,一串糖葫芦。
还有那金玉湖畔,背着她一步步走的时候;在自己被掳走,满心满眼找自己的时候。
他们一起经历过有太多太多的事,如今她舍不得他再次离开。可那又怎样呢?不舍也还是要放他离开。
“愿君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丽娘将杯中的茶水一口饮下。林城愣了愣,也将手中的那杯茶饮下,道:“好好照顾自己。”
丽娘转头看去,早已站立在一旁的林老夫人,眼中又泛着泪水。
“儿啊。”林老夫人一瞬不瞬的盯着林城,好像想要一次看个够,把他的样貌牢牢记在心上。
林城将茶杯递给冬雪后,又上前抓住林老夫人的手,“娘。”
林老夫人看着林城的头发,伸手在他鬓边理了理,“这一次不知道你要去多久,咱们娘几个能去看你吗?”
“能。”林城肯定的点点头,“到时候你们都来,看看那边的景色,与咱们家乡辽州,还有京城,到底有什么不同。”
“好,好。”林老夫人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可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她想叮嘱林城天冷了记得添加衣服,记得好好吃饭。
可她动了动嘴唇,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她想起当初走时林城的模样,少年意气。
一转眼啊,就过了那么多年,他的脸上满是坚毅。最终也只化作一声叹息。
林安宁此刻正安静的看着他们,抿着嘴不知在想些什么。林城的一双大手放在了他的头顶,轻轻揉着。
“宁儿,家中就交给你了。”林城的声音带着一丝缥缈,林安宁抬着头,看向站在自己面前高大的身影,只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你娘肚子里还有你的弟弟或者妹妹,你要多多看顾着。爹走后,这个家就只能靠你撑着。你别难过,爹过几年就回来。”
林城见林安宁没有说话,忍不住多说了两句。林安宁吸了吸鼻子,撇着头假装自己不在意的说道:“我长大了,会照顾好娘和奶奶她们的。”
“好孩子。”林城见他这般模样,到底还是觉得愧疚。林安宁是他走后才出生的,这孩子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他也知道了当初她们娘三的艰难,村里的孩子们都会笑话他没有爹。
曾经他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那是他爹死后,他娘一人将自己拉扯大。
村里的孩子们都欺负他,要不是他狠得下心,也能打回去,不知道还要受多少欺辱。
他的儿子也经历过这样的事,第一次见到林安宁的时候,他只觉得这孩子乖乖巧巧的,特别懂事。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在他不在地方,这孩子受了许多的委屈,这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今他们父子俩才相聚不到一年,他好不容易将林安宁养回到那活泼开朗,还有些无法无天的性子,现在又要逼着他长大。
这对林安宁真的很不公平。可他没有办法,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他要承担的就自然要比普通的百姓多了许多。
“读书的事不能停,还有练武一事,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想着,林城又再次叮嘱道。他的大儿子,是承载了他的希望,是继承他的人。
“知道了,爹。”林安宁终究还是没忍住,眼泪唰的一下就落了下来。他瘪着嘴,带着哭腔说道:“爹,我等你回来。”
“好。”林城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目光从林安宁身上慢慢转移到林老夫人,此时的林老夫人正偷偷摸着泪。
他又看向丽娘,只有她没有哭。
和当年不同,那时候丽娘和林老夫人哭的很厉害,因为她们心里都知道,去了战场九死一生,能活着就算不错了。
可后来林城还是回来了,带着一身荣耀。这回他身为将军,理应去镇守边关的,这些日子的安逸,她觉得是偷来的一般。
他那样的人,就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大丈夫岂能被这些情绪左右?何况,这次她相信林城,绝对不会如同原先那般厮杀到十死九生的地步。
“走之前,给孩子取个名字吧。”丽娘拉着林城的手,放在了自己肚子上。
高耸的肚子里那未出世的孩子,仿佛听懂了一般动了动。林城带着慈祥的目光看着,“如果是女孩就叫霜晓,男孩的话,便叫一个青字吧。”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便是这盛世中那一抹最好看的颜色,是他心中最美好的模样。
绿珠此刻也站在林三的面前,她仰着头,看着天上的白云。“今日天气还不算坏。”
“嗯。”林三的心情有些低落,他默默回应着。绿珠见他这般模样,便拉住他的手,笑道:“你不会是一个人走的。”
绿珠是答应了和林三一起走的,可临走前,红菊却突然病了。
人要是上了年纪,便总是好的没那么快,她咳嗽的厉害,绿珠也不太放心。所以今日是先来送将军和林三走,她等红菊身体好些了才会赶路追他们而去。
那晚和绿珠说清楚后,林三就急吼吼的找了媒人来下聘,该有的一样都不少。定下后,林三就整日期待着,要带哪些东西走。
他一天来好几次将军府,就为了问绿珠要带些什么,惹得绿珠冲他翻着白眼,将人赶出去才消停。
此时他不能和绿珠同时赶路,便异常失落。
“你莫要着急,干娘的身子要紧。我会等你的。”林三有些不舍的看着绿珠。
才刚到手的未婚妻,就要分别几日,他是真的不愿意现在就离开。
要不是将军身边少不了他,他铁定要等到和绿珠一块出发。
“这是我做的干粮,你记得带上。”绿珠将跨在手臂上的包袱递到林三面前,“虽然不太好吃,但总归能好好垫肚子。”
林三伸手接过,包袱沉甸甸的,里面装了很多。他低头看了一眼,并没有现在就打开看看里面装的东西。
“你做的,自然是好的。”
说着他又咧嘴一笑,抬起头来。不知怎么的,林三觉得绿珠的头上一只木质发簪,在光芒下显得熠熠生辉。
他又凑上去仔细看了看,越看越觉得眼熟,便道:“上次我做的木簪还没送给你,可惜今天忘了拿。”
他的神色颇为遗憾,却见绿珠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林三迷茫的看着捂嘴偷笑的绿珠,“怎么了?”
“你再好好看看。”绿珠不直说,便伸头想要让林三再看清楚些。
林三看了许久,才有些震惊道:“这……这是……”绿珠的眼中带着笑意,轻轻捂住他的嘴,“你知道便好了。”
今日来城门口送林三时,她便戴上了这支木簪。她想啊,一定要让林三看见,自己藏起来的那支不见了,像鸟儿一样,飞到了自己头上。
她想让林三知道,自己和他心意是相通的。
林城骑上马,那枣红色的马儿甩了甩自己的尾,他伸手拍了拍马儿的头。林三此时也骑着马跟在了林城的身旁。
“回去吧。”林城轻声说着,即使不舍此时也得转身离开了。他要带走的军队,是那群新兵蛋子还未上过战场,现在怕是都等不及了。
冬雪扶着丽娘,林老夫人牵着林安宁,还有站在一旁的绿珠,一行五人看着他们两人渐渐远去的背影。
林城的骑着马在前方,他身上好似有光,穿透过身上的甲胄,照射进她们的眼中。
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声,扬起的尘土在城外,让丽娘的心也渐渐变得空落落的。
直到看不见了,丽娘还呆呆在原地。“夫人,咱们走吧。”冬雪轻声说道。丽娘回过神来,在冬雪的搀扶下,艰难的上了马车。
她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好像很酸涩。刚刚才离去,怎么就开始想他了呢?
林城带着林三骑着马朝着军营方向赶去,此刻那些新兵们都已经整装待发,与自己一同前往从未去过的边境。
“给。”在路上,林城顺手扔了一把剑给林三。林三下意识的接了过来,他拉紧了缰绳,停下前进。
他打量着刚刚接过来的佩剑,剑鞘还是他熟悉的风格,他抽出一看便双眼亮了起来,“好剑!”
“怎么样,本将军说话算话,赔给你的。”林城也停了下来,看着林三那欣喜的模样,笑着道。
“多谢将军。”林三将这把剑收了下来。那日林城走的匆忙,并未带上自己的佩剑就赶去了临仙庵,他便将林三的佩剑借来用。
林三也不知他当时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一把剑便没了踪影。害得他好多天都无剑可用。别的兵器他又用不习惯。
林城没告诉林三,那把佩剑被他曾经当做刀来使,想要砍断铁链,谁知不经用,缺了个大口子,铁链还没断。
最后在砍向锁的时候,好不容易弄开了,这把剑也断成了两半。
无用的剑,自然得扔了,留着一把断剑干什么?只是为了赔偿林三,他可是重新找铁匠做了一把比之前更好的。
“说什么谢不谢的,你喜欢就好。”林城笑道,冲林三摆了摆手。
“走吧,他们还等着呢。”说着林城又一拍马匹,朝着前面而去。
林三也笑着,他看着林城的背影,想起曾经和他一起在战场并肩作战的一幕幕,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他们的目的,还是保家卫国。
他感激将军给他的一切,因为有他在,才有希望,有希望才会遇上自己最重要的人。
他想要守护这一切,迎接最美好的未来。
“驾!”林三追着林城也向着前方而行,奔向军营方向。
回到府上,丽娘坐在小院中,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她呆呆望着天,叫道:“冬雪。”
冬雪小跑到丽娘身边,“夫人,怎么了?”“绿珠什么时候走?”丽娘茫然的看着天上那一轮太阳,轻声问道。
冬雪想了想,回答:“要等红嬷嬷身体好了才会走吧。”
“也是,都要走了呢……”她有些惆怅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冬芽和你一般大吧?”
她的话题转的很快,冬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哦哦了两句。没得到回答的丽娘,看着冬雪一脸茫然的神色,不由得叹了口气。
自从她将绿珠和红菊的卖身契归还以后,身边能留下的人就只有冬雪最是忠心可靠的了。
但冬雪终究是没什么心眼子,也没有绿珠那般稳重,总是让她有些不习惯。
之前绿珠在的时候,有什么事,丽娘不用多说绿珠就全都明白,还能帮她。
眼下她放人又放的匆忙,连培养一个新的人都来不及,她想要将冬芽调到自己身边来。
自从林老夫人用上了文杏,冬芽就几乎不怎么带着了。这次出城送行,因为红菊染病卧床休息,绿珠又要来送林三,文杏自己主动来帮忙照顾红菊。
文杏是羡慕红菊的,认了一个干女儿,如今因为干女儿还带着她出府去过好日子。
绿珠这孩子,文杏也是打心底里喜欢的,虽然喜欢,但她也没想过要认绿珠做干女儿。
谁知她就是这么有福气,即将要嫁给一个官身,还在将军手底下做事。
文杏羡慕归羡慕,但依旧会做好自己的事,如今她更希望在将军府里养老,冬芽她也经常带着教导,就希望将来自己做不了事了,还能得冬芽的看顾。
冬芽得了文杏的本事,虽然没有经常陪在林老夫人身边,可丽娘看着她也是个好的。
“你呀,如今绿珠没再府上做事了,便多上点心吧。”丽娘想着冬芽的事,见冬雪还是懵懂的模样,不由得摇了摇头。
“夫人,要看话本子吗?”冬雪点了点头,想不出自己应该说什么,便问了丽娘这么一句。
丽娘有些哭笑不得,摆了摆手,“不看。”冬雪又“哦”了一声,左右看着,还想找些事来做。
却被丽娘拉住了,“陪我坐会儿。”冬雪被丽娘拉着,老老实实坐在了小凳子上,丽娘每日最常做的动作便是抚摸着肚子,看着它一日比一日大了起来。
“我与你唱首歌吧。”
“夫人还会唱歌吗?奴婢从未听过呢。”
“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
丽娘又望着天,她想,如果林城还未走的话,应该也会听到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丽娘轻轻哼唱着,那声音悠扬婉转,如同一泓潺潺的溪流,流进了人的心底。
带着一丝丝甜,还有一丝微微的思念。就如同那词里那般,一日不见你的面,好像已有三月那么长。
可我还未等一日,便已经开始想你,想你刚刚离去的背影,想你何时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