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大胜后,刘秀等人又攻下颍阳。
在颍阳,刘秀又收复了一员大将:书生祭遵。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
提到书生,我们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下列修饰语:喜爱儒学、容貌俊美、外表柔弱、手无缚鸡之力。
是的,至少从表面看,祭遵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如此,祭遵还家庭富裕、孝敬父母、乐善好施、恭敬节俭。
可是人善被人欺,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在其任县中小吏期间,竞被一同僚屡次欺侮。
祭遵忍无可忍,便结客杀之。
以前,县里人皆认为祭遵软弱可欺,从此以后,人皆忌惮!
在文质彬彬的外表下,祭遵不仅有着铮铮铁骨,还有一颗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
他见光武能征善战、不嗜杀、不掳掠,便数次进见,表达了跟随光武左右、并与其生死相随的决心。
刘秀喜欢其仪表气质,便招祭遵为门下掾。
得到祭遵这员大将后,祭遵买一送一,又送给了刘秀一员小将:祭肜。
祭肜字次孙,乃祭遵从弟,早年丧父,以至孝著称。父亲去世时,天下大乱,他独自一人在野外为父守坟。每当贼人从旁经过,看他年纪那么小还有如此的志向和节操,都非常吃惊。
祭肜在光武后期和明帝中前期成为国之柱石和民族英雄,尤其擅长外战,几乎仅凭一己之力就捍卫了大汉北部边疆。
收复颍阳后,刘秀带领祭遵、王霸、傅俊、马成等人又兵进父城县。
在冯异的坚守下,刘秀几次攻城都没有成功。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好读书,尤其擅长《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汉兵起后,冯异做为“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守父城,为王莽拒汉兵。
刘秀攻父城不下,便屯兵巾车乡。
期间冯异微服私访,带数人出城调研百姓并考察敌情,恰好为刘秀巡逻兵所擒,将杀之。
此时冯异从兄冯孝、同郡(颍川郡)人丁綝、吕晏已入汉军,并奉侍光武,闻讯连忙上报光武为之求情,并盛赞冯异品德及才能。
刘秀大喜,便亲自召见冯异。
刘秀对冯异说:“王莽造谶纬、复周礼,蛊惑天下;行井田、改钱币,利诱万民。如今礼仪不存、百姓多亡,收天下之财尽归己有、鸩杀平帝天下皆知。公饱读圣贤之书,又有王公之才,何不与我除暴虐、保汉帝,拯社稷于累卵、救万民于倒悬!”
冯异道:“王莽败德,异亦有耳闻,只是未遇可事之主。今遇刘将军,愿为鞍马!但有老母在城中,刘将军可愿放异归城?”
刘秀说:“此等为孝之事,理所当然,公孙随时可回。”
冯异刚要走,刘秀身边一将士说道:“公孙若一去不返,从兄及同乡性命可不保了!”
刘秀大怒道:“汝何出此言,秀自放冯将军,与他人无关。秀若食言,天诛之!”
冯异对刘秀回身一拜,说:“异一匹夫,得之不甚强,失之不为弱。等我归来,愿献五城!”说罢转身离去。
为报巾车不杀之恩,冯异用一生去践行他的诺言。从此以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祸福还是吉凶,只要在刘秀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会出现。不离不弃、忠贞不渝,直到生命终结。
冯异回到父城后,对苗萌说:“今诸将皆草莽愤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过不掳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
苗萌说:“我与公孙死生同命,愿意听从君之所言。”
不久,刘秀率军进入父城,五城同归刘秀。
刘演遇害后,朱祐连忙派亲信去颍川向刘秀报信,并提醒刘秀小心更始君臣。
刘秀脸色大变,随即面无表情地说:“我以前常说伯升性格刚烈,朋友、亲戚之间相处尚可。君臣之间,岂同百姓,哪能任其天性?”
傅俊大怒说:“更始何人!惟知伏草莽中,掠人财物,劫人妇女。没有刘将军兄弟,他还在山林中,不为王莽所诛,已属万幸,怎么会有今日!刘司徒以国贼未灭,谦退忍让;更始坐收渔翁之利,骄纵称帝。如今他不仅不知感恩,反而嫉贤妒能,置伯升于死地。请刘将军下令,我誓擒此贼!”
王霸也说道:“更始与秦二世何其像也,懦弱凶残、窃取帝位。以新市为爪牙、平林为鹰犬,然后杀兄(刘演)。岂不知本人如同木偶,就像秦二世一样,不出三年,定为朱鲔、张卬等人所害!”
刘秀大怒说:“更始既立,则名分所在,谁敢顾私?冤冤相报,天下安有宁日!谁若造反,请先杀秀!”
吓得众人不敢再言语,于是各自退去。
舂陵起兵起兵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秀先后失去了慈祥的母亲、憨厚的二哥、母亲般的二姐、父亲般的大哥。
有人说刘秀的称帝之路最容易、运气最好,可是不管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成吉思汗,有谁在称帝或称汗的过程中会失去如此之多的亲人!
这时我们就能理解刘秀在皇帝们中间为什么最重亲情、爱情和友情,甚至不惜为此违背原则,因为他失去的太多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听闻哥哥被杀后,刘秀从惊到怒、从怒到恨、从恨到无(无喜无悲)、从无再到怒。在极短的时间内,各种情绪与表情包之间自由切换、无缝对接,刘秀为当代的“小鲜肉”们上了一堂堪称经典的表演课。
刘演是刘秀的大哥,但更是父亲。刘秀正是在刘演的规划之下,一步步走到今天。没有了大哥的批评与教诲,刘秀就像一叶孤舟失去了灯塔的指引,突然之间迷失了方向。
失去了大哥的庇护,刘秀也将不得不独自去面对外面的血雨腥风了!
刘秀现在有两种选择:要么逞强,要么示弱。
如果逞强,讨伐刘玄,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实力不允许。
其次刘玄是皇帝,刘秀起兵名不正言不顺。
再次王莽未灭,趁机坐收渔翁之利,兴汉大业可能功亏一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刘秀的小妹、大姐、叔叔和侄子都在南阳。如若兴兵,立马会变为刘玄的人质并引来杀身之祸。
如果示弱,也可能正中圈套,被更始君臣一网打尽。可万一成功了呢?万一刘玄“良心发现”了呢?
几乎在刹那之间,刘秀在脑海中快速分析各种利弊,就像川剧变脸一样,迅速调整好表情和情绪,严词拒绝了诸将起兵的要求。
除冯异外,众人竟然毫无察觉刘秀情绪与心理的变化!
最后刘秀决定自废武功,孤身去宛城向刘玄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