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特科调将 神枪出山 引子
书名: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作者:季临东望 本章字数:1331字 发布时间:2023-08-12

常常觉得,九霄之上,九泉之下,有许多眼睛在看着我们。

 

                             ————作者手记

 

一九五零年初的某一天下午,华南一城郊外,半山腰上,稀疏林木中一块空地上,一个巨大土堆边,十几位壮年男子肃然而立。

这些男人,都穿着军装。左胸前,皆有布制胸标,白底黑字,“中国人民解放军”。

而军装的颜色不一。

明显地,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

有的袖子上挂了臂章,上缀“军管”二字。

 

肃立片刻后,壮年男子们每人手执一瓶白酒,环绕大土堆,缓步而行。

他们都一边走,一边伸手,向大土堆洒下大半瓶酒去。

酒香弥漫山林。

他们当中,有的满面是泪,默然无语;有的边走边咕咕噜噜地说些什么,声音哽咽。

一圈绕毕,壮年男子们面向大土堆,席地而坐。

他们互相以酒瓶相碰,将剩下的酒倒入喉中。

随后,这群壮年男子又引吭高歌。

他们的嗓音,或破裂或圆润,都透着无尽的悲愤和怀念。

 

山坡下不远处,有好些辆美国造吉普车。

车里车外,一群年轻的警卫员和司机们正聊得热火朝天。

部队的趣味,自己首长的传奇经历,本人和战友的杀敌故事,刚刚解放的地区的民俗民风,都被这些年轻人说了个热闹。

当高坡上的歌声传下来时,这些经历过战火的年轻人都停了说话,齐齐站立,向山岗上望去。

他们听出,高处传下来的歌声是《国际歌》。

警卫兵们先稍少困惑,继而都热泪盈眶。这些年轻军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自己的首长的战斗经历。

这会儿,或司令或政委或参谋长或军管会主任们怀念先烈的悲怆歌声,引发了青年人们对先辈烈士的景仰,以及对已牺牲战友的深切缅怀。

 

几天后,山岗上的这大土堆被挖开,原来这是一个大坟包,里面是一些不整齐的尸骨。

一群着白大褂的男女,谨慎小心地取出尸骨们。工作中的他们,面容严肃,有的还不时流下泪来。

看照片,看文字,对骨头,将骨头们分别装箱运走。

坟包平了。

山坡上,栽下一群松树柏树苗。

 

几年后,松柏们长得郁郁葱葱。

风起时,卷起啸声,如歌如泣,传出很远。

 

 

某日,砍树砍疯了的一群男女,你追我赶,嬉闹着来到坡上。

他们都带了大锯斧头,准备将山坡上的这大群刚刚长起来的松柏砍个精光。

他们惊奇地发现,两个班的解放军士兵,挎着冲锋枪,列队在这片松柏林子外。

一名上尉军官,正在向部下们大声训话。

“师长说了!司令有令:先烈故地,血肉入土,化为松柏常青!谁敢擅动,后果自负!同志们!”

上尉喊声高亢,如同战前动员,激情洋溢。

“有!”

战士们应声如雷鸣,震得山林回响阵阵。

“听我的命令:各自到位!”

“是!”

上尉打过仗,声音如钢如火。

士兵们正值青春,听得“先烈”二字,人人热血沸腾。他们迅速散开,执枪站位,瞪眼肃立。

先前砍树砍疯了的男女们呆住不动,渐次低下头去。终于,他们缓缓退下山坡。

 

不几日,此山被铁丝网围起,划成军事禁区。

不几年,周围丘陵皆成光坡秃岭。惟此山岗,更加苍郁。值有风起,树声呼啸,如多人高歌,传出很远。

此山周围农田,常年稳产高产,实际救活了不少饥饿百姓。

后时有农家老人,面对山岗,闭目,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年幼人们听不懂老人们念叨什么,他们能够肯定,老人们不只是在念佛经。

 

又若干年后,此山周围的山们也又都慢慢绿了。一片翠绿,拱卫着此山的深绿。

再有风起,山上松柏呼啸,附近山林都应声相随。

林涛声如浪如雷,漫向天边。

 

青山绿水苍松翠柏为证,当年多少志士仁人,为信仰为事业为苍生百姓,洒尽热血!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