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拐到鲸跃胡同,肖珩还在后座上交代两个孩子相关事宜,他不希望这场会面有任何差错,对于宁家来说,芸菁的机会还是不能错过。
祁蔓把车停在车位上,回头说:“到了,下车吧,小心点,地上滑。宁家,”
宁家当即停住下车的动作,转头看着她,祁蔓笑着说:“没有好结果也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好选择。”
宁家点点头,又冲祁蔓笑了笑,才小心下车,再伸手扶着妹妹下来。
地上的雪有经过清扫,但雪一阵阵下,很快地上又积了一层。潼潼的脚上是双小皮靴,一落地就跑到旁边地上的雪堆里用力踩了几脚,小姑娘格外喜欢这种绵软触感。
宁家过去揪住她小斗篷上的帽子给她戴上,他自己也把羽绒服的帽子戴起来,说:“你别乱踩了,很调皮,不礼貌。”
潼潼依依不舍的看了两眼,还是乖乖跟着哥哥站在一边,等祁蔓去把轮椅拿出来让肖珩坐上去,两个孩子才手拉着手跟在父母身后往前面的大门里走。
祁文照旧是一大早就等在门口,看到祁蔓一家子来了,他笑着上前打招呼:“三小姐三姑爷新年好,怎么来这么早啊?”
“文三叔新年好。”祁蔓也带着一家子给他拜年,说:“这不是一直在下雪嘛,怕出门晚了路上再耽误了。就我们到了吗?”
祁文摇摇头,迎着他们进去说:“哪儿能啊,祠堂那边都快坐满了,你爷爷也来了,”他抬手蹭了蹭鼻子,“你爸他也带着不少人。”
祁蔓笑了笑,跟肖珩说:“你先带孩子们过去吧,”
肖珩摆摆手:“别了,我们先去陪叔婆坐会儿,你忙你的好了。”
祁蔓又笑:“你是姑爷了,坐那儿不合适了。这样吧,俩孩子我带过去,你先去那边。”她弯腰把宁家从肖珩怀里接过来,抱着孩子说:“趁现在有空,多跟亲戚们聊会儿,我们一会儿就过去。”
肖珩在曲折的回廊上且走且停,遇上不错的景色还得走近了拍两张照,这宅子对轮椅非常友好,有台阶的地方都有专供轮椅行走的坡道,去哪儿都没有阻碍。
宅子里人来人往,看三姑爷坐着轮椅到处蹓跶,都在心里感叹,这两口子不愧是两口子,养气功夫真真是练到家了,外头的都登堂入室了,这都还有心情到处蹓跶。
肖珩蹓跶着拐进祠堂,随意地跟遇上的亲戚打招呼,雪还一直在下,孩子们都在走廊上闹腾,见肖珩来了都凑上来要红包。
肖珩从口袋里拿出红包,正给孩子们发着呢,侧厅里走出来一个人,冲他说:“呦,是姑爷来了,难怪这么热闹呢,快进来吧,别跟孩子们在外面闹了。”
肖珩隔着一群孩子看王如茵,姿态端庄了不少,还是没什么稳重。他给孩子们发完红包,又挨个问了几句家常,才在王如茵再三催促下进侧厅。
王如茵也不管他态度冷淡,跟在身后进去,笑着说:“早早就来了,一直等着你们到呢,怎么这日子也赖床啊?年轻人可不好总熬夜,尤其你现在这情况,最该早睡早起的,这样才恢复的快。”
肖珩礼貌笑笑,转身看着她说:“我们早就来了,只是看宅子里雪景不错,我就多看了会儿。我也不是第一次来,您应该也挺忙的,不用费心照顾我。”
两人在门口说话,虽离里面有些距离,但都同处一室,屋子里听力好的大有人在,看肖珩一开口就是浓浓的火药味儿,也不得不承认,这大房的新姑爷真是够分裂的。
瞧在网上那怂样儿,私下里却这么强硬,跟谁都敢往脸上招呼。不过谁让人家是三姑爷呢,夫妻俩一个有名一个有势,呲哒两句算什么啊?这小子跟他岳父都敢对着干。人都说穷女婿进门得夹着尾巴做人,可他就不一样,横得不得了。
肖珩才不管对方有多尴尬,轮椅转了个圈走到里面跟长辈亲戚们打了遍招呼,他也不往大房那边待着,而是把轮椅固定在祁三伯身边,跟他请教起升小攻略。
不管是肖珩还是祁蔓,两人都信奉实力为王,如果孩子基础够不上,去好学校也是折磨,还不如就找个差不多的,学习是重要,但健康快乐的学习状态更重要。
祁三爷也认可这种理念,年底他很忙,就说:“你这样,年后等我们开学了,你把孩子领学校去,咱们先做个测试,根据考试成绩再给他找学校。”
肖珩也就是这意思,他把自己选的学校翻出来,又挨个问祁三伯意见。祁三爷看他整理的还挺细致,难得打趣:“你这爸爸当的可以啊,才接回来多少日子,就做了这么详细的笔记。”
他拿过肖珩递来的笔,把几个还不错的学校圈起来,说:“这几家近几年都还不错,不过要求也很高,要不考虑距离,六小也还行,那边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轻松,师资水平也比较突出,这几年升学率也在稳定提升,作为过度是很不错的选择。你们在那边有房子吗?”
肖珩想了想,说:“有,就跟六小隔了条马路的小区,但那房子是租出去的,我们户口也不在里面啊。而且从我们家过去,路上至少得四十分钟,上学肯定得接送,我还是想在家附近,步行距离最好半小时以内,每天走着或者骑个自行车就能上下学。”
祁三爷又去看他选好的那几个学校,说:“那你得抓紧,你挑的这几所学校招生都非常严格,像这个,就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那这家呢,对奖项证书就比较看重,二小不错,你们现在那房子正好就在学区内,把孩子户口迁进去就能办理入学。最好都去试试,万一有什么变化,多个选择就能多份保障。”
肖珩点头,苦着脸说:“好,我肯定是想多点选择的,实在没办法也只能扩大范围了。才六岁的孩子上哪儿考证拿奖去,我们宁家啥啥也不会,就看着挺机灵,三伯,您说学校面试,长得好看能加点印象分吗?”
祁三伯退开看他,皱着眉问:“你以为学校招生是选美呢?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既然把孩子领回家了,就得有个当父亲的样子!孩子不成材不要紧,但不能长歪了,现在不好好教,以后你想教也教不出来了。”
祁三爷训肖珩,别人也觉得是在训他,王如茵就说:“又不是亲生的,好吃好喝的养大就行了,哪有这些讲究?小珩啊,这不是我说你,一阵子不顺缓缓也就过去了,不然往庙里捐笔香油钱也是个法子,怎么还领养起孩子来改运了?这可不是猫猫狗狗,人是要活几十年的,像你这一男一女,以后聘礼和嫁妆总得各备一份吧?要是不知足,还想跟着分家产,你们这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不是便宜了外人?到底不是亲生的,你对他再好,他也不会跟你贴心的。”
祁云仲也往倒霉女婿那边瞟,问:“听说手续还没办好?”
肖珩保持营业微笑:“还得有两个月。我们既然领养了回来,在法律上就是我们的亲生孩子,一样享有继承我们名下财产的权利。而且我改什么运啊,大师说我这是涅槃重生的命格,就得多经磨难,我还巴不得多来几次不顺呢。”
最后一句,他说得得意洋洋,好好一清冷挂男神,突然就变成了一百多斤的二傻子。
王如茵面上笑着,心里想,脑子不好就是这样,跟谁都能犯浑。
看对方油盐不进,王如茵也懒得再做门面功夫,反正好后母的形象经营到了就行,又不是亲生的,她也巴不得多来几次不顺。
祁云仲也一声冷哼,这就一不识好歹的二百五,怎么地震也没震死他!对这个倒霉女婿,祁云仲已经懒得再费心思,反正大女儿那么精明,有这么个糊涂蛋中和着也挺好。
肖珩被狠狠瞪了一眼,他也不觉得尴尬,还直不楞的问:“岳父,您瞪我干嘛呀?”
祁太叔公被逗得一笑,摆摆手说:“哪是瞪你,他那是眼睛抽筋,你家那俩孩子呢?有没有照片啊?先让我看看。”
肖珩立刻蹭过去,给他翻手机里俩孩子的照片:“都特可爱,又活泼又机灵,又乖。这是宁家,祁蔓喜欢儿子,就跟她姓,我喜欢女儿,这是潼潼,跟我姓。我跟祁蔓一眼就觉得俩孩子跟我们有缘,跟我们家所有人都处得特别好,看我外公,笑的跟年轻了七十多似的。”
祁太叔公也觉得俩孩子挺可人疼的,乐呵呵说:“隔辈儿亲,但也不能太宠着了,孩子都快上学了,要早约束起来。最近都在学些什么啊?”
肖珩说:“有安排一些语言课,还有基础文化课,年后会再加些户外运动,现在身体都还在恢复阶段,也不能太劳累。”
从祁三老夫人的角度看,侄孙女带来的这两个孩子是很不错的,毕竟是福利院长大的孩子,能大大方方的就已经很不错,难得还知道些规矩礼仪,确实是可以培养培养。
袁筱筱看祖母还挺满意,趁机凑过去:“奶奶,您是不是也觉得孩子都挺像咱们家人的?”
祁三老夫人看向孙女,笑着说:“都领进家门了,怎么还像啊,这就是。都大姑娘了,别老猴在我身上,去外面帮忙去。过几年你也要当人媳妇了,该学些厨事了,去厨房里跟着看看,别嫁到别人家了还连桌像样的饭菜也张罗不出来。”
袁筱筱依在祖母身上,嘟囔说:“又不是非得女人做饭,他手艺挺好的,让他做也一样。”
祁三老夫人顿时不悦,点着孙女的额头说:“胡说,家庭是两个人的,即便小金什么都会,你也不能做个甩手掌柜啊。婚姻要共同经营,看看你姐姐,这女人不管嫁到哪家去,她都得担起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责任。这你带一堆朋友回去,他能帮着张罗,以后他带一堆朋友回去,不能也让他自己张罗吧?夫妻间要有来有往,这日子才稳当,你听见没有?这小丫头,一说几句正经的,你就装困。”
袁筱筱笑了笑,说:“打我三五岁您就说这些,都成摇篮曲了,我听着能不困嘛?我出去了,您好好夸我姐姐,她是贤惠人儿,不犯困。”
她翻身跳下炕,顺手把俩孩子也给领出去,错身而过时,她给祁蔓使眼色:“姐,我带我外甥和外甥女出去逛逛,一会儿就直接带他们过去了。”
宁家和潼潼跟在小姨身后规矩走着,说话时会稍微活泼点,但都控制着音量,俩孩子都知道这是在别人家,一举一动都严守着规矩,不肯露出丁点儿的闹腾劲儿。
袁筱筱知道宁家的腿还没好全,走上一截就带着俩孩子找地方歇会儿,到时间差不多了才抱起宁家牵着潼潼往祠堂走。
宁家和潼潼都是第一次来这种庄严肃穆的地方,心里都有些害怕,见着肖珩都第一时间凑上去,紧挨着爸爸不肯多动。这在其他人看来,又成了小家子气的表现,只是碍于孩子的父母,谁都没把轻视露在脸上,不仅都热情的给了红包,还非常捧场的夸了几句。
原本祁云仲以为这就是大女儿一时兴起的念头,祭祖时肖珩把俩孩子也带着去给祖宗上香他也没在意,毕竟是挂了个名儿,给祖宗上柱香也应该。
可午饭后,他提出要把妻子名字加到族谱上,肖珩跟在后面也要把自己领的便宜孩子给加到族谱上,他脑子是被狗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