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卦 中孚 风泽中孚 巽上兑下
书名:鉴注周易 作者:稷田耕夫 本章字数:2212字 发布时间:2023-08-17

周易卦爻辞原文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①。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②。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③。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④。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⑤。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⑥,贞凶。

注释:

①中孚,心中有诚信。豚鱼,每年产卵期都会从海中洄游到江河口产卵,这种守时的特性,周公把它拿来作为象征诚信的代表。
②虞吉,通娱,乐于诚信的意思;有它不燕,象虫蛇那样络绎不绝,永不停息。燕,通晏,平静、停息。
③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两句话都是有福同享的意思,意译加直译较好。这里隐藏了一重要的礼制也是周朝宗法制的核心,即嫡长子继承制,父位传嫡长子,以确保不发生权位争夺的事情,但是希望也要将王朝的利益与其他人分享,大家才会共同为国家尽心尽力,才会有下面的有难同当,互相信任。
④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整句话是有难同当的意思,意译加直译较好。
⑤月几望,月未圆,变圆是肯定的事情;马匹亡,马匹走丢了,老马识途,它自己回家是大概率的事情。两句话加起来的意思是大家都讲诚信的情况下要信任自己的朋友与合作伙伴。
6、翰音,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liè)”,豚曰“腯(tú)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肥鸡飞到天上,意指很勉强,不可以持久的事情。

译文:

中孚:象豚鱼每年守时洄游那样养成诚信的习惯,这种骨子里的诚信会为我们赢得朋友,利于处理国家大事,利于国之长存。
初九:养成诚信的好习惯,永远保持诚信的行为。
九二:大家有福同享。如同仙鹤父子对唱,共享天伦之乐;又如同请好友对饮美酒,共享喜悦时光。
六三:大家有难同当。共同抵御外敌,同仇敌忾、共进退、共享欢乐与忧愁。
六四:信任自己的伙伴与朋友,就如同相信月亮会变圆,走失的老马知归途一样坚定无疑,这样是最好的。
九五:大家永结同心,亲如手足,这样也很好。
上九:用于祭祀的肥鸡飞到天上,不可长久。诚心发自内心还要有能力与客观条件去实现,不能做不切实际与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否则长此下去会失信于人,带来凶险。

 

鉴注:节卦讲了怎样控制危机的事情。那么在人们之间怎么才能将危机控制好呢?答案是大家要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分享,并养成诚信的好习惯。本卦上风下泽,两个人敞开心扉的人靠在一起,象征人与人之间要以真诚相对。诸侯国与中央政府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都以诚相待了,误会就会消除,战争就不会发生。武王也曾经讲过,如果口惠实不惠,就无法取信于民、无法成事之类的话。武王在《牧誓》引用古人的话说:“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用现代话说就是“母鸡早上不叫;母鸡早上打鸣了,这个家庭就要败落了。”周公在此拿祭祀用的鸡来说事,除了想恶心一下已经成为历史的商王朝,他还一则提醒成王周人伐商的那段历史;二来提醒成王及后人不要有女人干政的事情发生;三是要务实施政,不要口惠而实不致,失信于民。这样才能将嫡长子继承制得到全天下人的支持,周王朝才能江山永固。
   本卦记述了周公制作礼乐确定嫡长子继承制的历史,周公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讲诚信,懂得对人有礼,子事父,父爱子,朋友之间共同分享快乐,全天下之人共同抵御外敌,共担忧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亲如兄弟,不虚伪。全天之下,人们能够严守信用、互爱互助,国家就会昌盛,才能江山永固。这其中体现出来的意思与周公制作礼乐的意思是一致的: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为父死,亡所恨;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周公希望全天下之人都心中有“孚”,而天下必能治了。所有这些都是周公希望通过制作礼乐树立起先进的社会意识并成为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政治形态与良好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获得天下诸侯与百姓最大程度的支持,使周王朝永远的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并实现江山永固。在周公的教导之下,成王与周公叔侄俩也确实给天下之人做出了心中有“孚”相互成就的典范。《史记》记载“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而本卦讲的“孚”道,也许与佛家的“佛”读音相同,道理相似,故佛家虽是外来之教,也引《周易》为其群经之首。

本卦之后,除了既济卦引用了高宗伐鬼方与未济卦引用了震用伐鬼方,不同的人伐鬼方有不同效果,用以证明不重能用小人的典故之外,《周易》就没有记载其他重大的历史事件了,后面三卦,主要是讲周公以长辈的身份告诫成王的事情了。《周易》讲述的历史也以周公还政于成王而终,哪怕是复营洛邑这样的重大的事情也没有在《周易》后面三卦中记载,只是写了一些当政者应该注意的事情。这与《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难,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是相一致的。从这些历史事件与《周易》卦词、爻词的对应关系来判断,是周公最后完成了《周易》,不管文王演《周易》是真是假,我们现在拿到的《周易》之卦词爻词是周公在借鉴《连山》易与《归藏》易原有卦词爻词上的基础最后完成的是准确无误的,而周公是否调整过文王所写各卦的顺序,没有历史资料可以用来形成结论,目前只有相信太史公《史记》记载的文王演周易了。其次,周公完成《周易》的时间在周公制作礼乐之后还政于成王之前,而不是发生“三监叛乱”之前的居东之时,这点从《周易》本身记载的历史事件可以准确判断无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鉴注周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