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开启探险之旅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092字 发布时间:2023-08-10

人要活下去,必须走出沉痛,时间可以抚慰一切。

单调乏味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既然回不到地球,那就认命了。不开心活着是一天,开心活着也是一天。秦帆和卜小云决定开着彗星车走遍哈雷彗星的角角落落。

虽然这样做会有风险,但人生不就因为充满挑战和风险而更加有意义嘛。秦帆本着科学的态度,对彗星车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他把多出来的太空头盔探照灯拆卸下来,为彗星车打造最强大的照明系统。又给彗星车加装了紧急氧气供应装置;增加了两枚核子电池,其中一枚用于增强彗星车的动力,一枚用于紧急备用。虽然随着太阳光的减弱,像核子电池这样的能源成为稀缺资源,但外出活动充裕的动力保障尤为重要。

此外,他还用太空铝合金打造了一个蓄水罐,安装到彗星车上。在哈雷彗星上驾驶彗星车,就跟在大漠里徒步一样,及时补充水分非常关键。如果要长时间在外活动,仅仅依靠宇航服上的水袋是完全不够的。

照明、动力和水都有了,再加上食物,就可以“心动不如赶快行动了。”但是,在飞船外吃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延长宇航员舱外活动时间,科学家们在太空头盔里架了一跟棒状食物条,以及一条饮水袋吸管。食物条可以装入一些条状的食物,就像自动装弹机一样,宇航员每吃掉一条食物,就会自动补充一条。秦帆在食物条里装满了炸薯条。

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进食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其实挺危险,有宇航员发生过食物棒断裂,残渣在头盔里乱飘的情况,甚至还有把橙汁等饮料洒在身上。

人是哺乳动物,有吃进的,就必须要排泄出来。排泄问题一般靠尿不湿作为应急就足够了,回到舱内把尿不湿丢掉即可。但对于长时间舱外活动,只能像医院里的病人一样,在身体的排泄部位上对接乳胶套和软管,将排泄物直接排放到宇航服外。

有了直接排泄装置,使用起来虽然比较麻烦,但比穿尿不湿要舒适得多。撒尿或大便时,男女宇航员只要按照在地球上的动作站立或者蹲下使劲就可以。

排泄装置不仅会将粪便排出宇航服,还会通过喷洒温水和暖气吹干,帮助充分清洁臀部,相当于屁股后面挂着一个微缩版的“全自动马桶”。

“全自动马桶”不仅可以提供对臀部细致的清洗,以防有细菌侵入,造成一定的感染,还可以利用水压的变化,对臀部进行按摩,促进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宇航员长时间穿着宇航服的不适问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宇航服加装外骨骼动力装甲。

通过穿在体外、拥有骨骼模样的机械装甲,宇航员将拥有高机动性和强大的力量,实现人体体力、防护能力和对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其获得更快的奔跑速度、更高的跳跃高度和更强的负重能力。

最新型的外骨骼动力装甲在采用微型核子电池后,除提供超强的机动性之外,还具有了超音速的飞行能力,甚至可以实现机甲内的简单医疗。

令人担忧的是,外骨骼动力装甲被广泛使用在军事用途上,在外骨骼的帮助下,一个普通战士可以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强大的火力堪比一辆轻型步兵战车,甚至一架超音速战斗机。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直都在坚守外太空非军事化,月球及其他天体必须绝对用于和平目的。但是,根据1967年签订的《关于各国探索及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的条约》,只是规定各缔约国不得于绕地球轨道放置任何携带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实体,并不得将此类武器置于天体及外层空间,却不排斥在外空放置此类武器之外的其他武器。

这让那些想在月球、火星等人类已经登陆、广泛活动的星球上开展军事化活动的人有了漏洞可钻。未来并不乐观,随着外太空资源竞争的愈发激烈,个别国家、个别公司开始不走发展科技、扩大资源、做大蛋糕、造福人类的正道,而是静悄悄地走上军事掠夺的老路。

这是科技进步的好处,也是科技进步带来的隐忧。但总的来说,科技发展是解决人类发展唯一正确的途径。体能不够,装备来凑;生活不便,科技来帮。再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太空活动也会像在地球上旅游休闲一样愉快轻松。

很可惜,外骨骼动力装甲在星矿集团的月球和火星基地上被广泛使用,但在作为运输工具的月球飞船上,一般不会存放外骨骼动力装甲,乘务员和乘客往往只穿着普通的舱内宇航服。

万事俱备。秦帆和卜小云穿上宇航服,打开飞船舱门,登上彗星车,开启了哈雷彗星的探险之旅。

秦帆开玩笑说:“这么久了,舱门都快生锈了。”

“不仅舱门快生锈了,”卜小云说,“人都快生锈,简直就要闷死了。”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舒坦多了。

“先去哪里?”秦帆问,坐在主驾驶座上。

“去找撞击坑吧,怎么样?”卜小云说。

她所说的撞击坑是指在1991年,当哈雷彗星处在土星和天王星之间时,突然亮度猛增了三百倍,而且喷发出巨大的亮光,形成了绵延不绝的慧发。科学家们推测促使哈雷彗星爆发的原因是一颗直径为二点六至六十米的行星撞击了哈雷彗星。

虽然有人提出质疑,在土星与天王星轨道之间发现的三颗小行星都比哈雷彗星大五千倍以上。但后续研究陆续发展,太阳系里还有很多直径在六十米之内的小天体随处飞行,可能连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也难以捕捉到它们,推测完全有可能成立。

倘若如此,在2061年哈雷彗星重返地球时,将会在它的身上发现一处近二千米的新伤。卜小云在登陆哈雷彗星前做功课时了解了这一情况,秦帆同样知道有这么一说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