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胡惟庸、蓝玉的案件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006字 发布时间:2023-08-09

明太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所以对农民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即位以后,还是很注重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他训斥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百姓财力困乏,就好像一只初鸟,不能拔出它的毛。”


“就像一棵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


他要求官员廉洁守法,不能贪污,增加人民负担。


后来他又召集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的劳役和赋税。


要求各地驻军开垦荒地,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他还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


因此,明初农业生产发展逐步提升,新建立的大明王朝统治也得到了巩固。


然而,明太祖总是不放心那些帮助自己的开国功臣。


他设立了一个名为“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专门监视、侦察大臣们的活动。


大臣们在外面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他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谁要是被发现有什么嫌疑,就得面临牢狱之灾、性命之忧。


明太祖对官员非常严厉,大臣上朝的时候,若是惹他生气,就被按在地上打板子。


这种刑罚叫作“廷杖”,甚至有些人当场被打死。


每次看到这一幕,大臣们个个提心吊胆,上朝的时候,他们都愁眉苦脸地向家人告别。


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回到了家,家里人就高高兴兴地说:“又活过了一天。”


明朝初期,学士宋濂一直受到明太祖的重用,后来又当了太子的老师。


宋濂做事谨慎,但是明太祖对他也不放心。


有一次,宋濂请几个朋友在家喝酒。


第二天上朝,明太祖问他昨天是否喝过酒,邀请了哪些客人,准备了哪些酒菜?


宋濂深感无奈,只好照实回答。


明太祖笑着说:“看来,你确实没有欺骗我。”


原来那天宋濂在家请客的时候,明太祖已经秘密派人去监视了。


后来,明太祖在朝廷上称赞宋濂说:“宋濂辅助我19年,从来没有说过谎,也没有说过别人的坏话,真是一位贤人呀!”


1377年,宋濂已经68岁,准备告老回乡。


明太祖赐给他一幅锦缎说:“留着它,再过三十二年,做一件百岁衣吧!”


1380年,丞相胡惟庸被人告发叛国谋反,明太祖立即将胡惟庸满门抄斩,追究同党。


经过这次调查,竟然牵连15000多名文武官员。


明太祖心头一狠,下令杀死了所有涉嫌胡党的人。


胡惟庸事件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人告发是胡党,于是株连到了宋濂。


明太祖派锦衣卫把宋濂从老家金华,抓到了京城,扬言要处死他。


马皇后知道了这件事,赶紧劝明太祖说:“老百姓人家为孩子请老师,还恭恭敬敬,好来好去,更别说皇帝家的老师了?


“再加上宋先生一直住在乡下。他怎么知道自己孙子的事情呢?”


明太祖正在气头上,坚决不肯宽恕宋濂。


当天晚上,马皇后陪明太祖吃饭。


她呆呆地坐在桌边,不沾酒菜,也不吃其他东西。


明太祖感到奇怪,问她是否身体不舒服?


马皇后流着泪水说:“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里很不舒服,在为宋先生祈福呢!”


马皇后是明太祖共患难的妻子,风风雨雨,经历千难万险才有了今天。


明太祖一直很敬佩妻子,比较听她的话,听她这么说,有感而发。


这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为流放到茂州(今四川省茂县)。


70多岁的宋濂,禁不起这些惊吓,再加上路途的劳累,还没到茂州就病死了。


过了十年,又有人告发李善长跟胡唯庸关系密切,明知胡唯庸谋反也不举报揭发,采取观望态度,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李善长是开国头号功臣,也是明太祖的亲家。


明太祖大封功臣的时候,曾赐给李善长两道免死铁券。


这一年,李善长已经77岁,明太祖一翻脸,就把李善长和他的家人全部处死。


接下来,再次追查胡党。


自从胡惟庸案件发生以来,明太祖深感不安,便取消了丞相之职,皇帝直接管辖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同时,又把掌握军事权力的大都督废除,改为设立左、右、中、前、后五个都督府。


分别训练自己的士兵,需要打仗的时候,皇帝直接下达命令。


这样一来,皇帝的权力就大大集中了。


不过,这些事情并没有结束。


过了三年,锦衣卫又告发蓝玉谋反。


蓝玉是明朝初期的一位大将军,仗着自己立下许多战功,傲慢无比。


有一次,他带兵打仗回来,因为当时已经深夜,守关的将士不知道什么情况,不敢随意打开城门。


蓝玉气得要死,就让士兵撞开城门闯了进来。


有一天,他的儿子抢占百姓的田地,朝廷派官员来审判。


蓝玉护着儿子,骂骂咧咧,把官员赶跑了。


到了后来,蓝玉也不把皇帝发在眼里。


有一次,明太祖授予蓝玉为太子太傅的头衔,蓝玉很不满意,怒气说:“我就不能当太师吗?”


明太祖气得差点当场发作,蓝玉却没完没了,还对外人说:“皇帝本来答应让我当太师,结果现在让别人当了。”


这句话传到了明太祖的耳朵里,这让他龙颜大怒。


蓝玉一直手握重兵,本来就让明太祖不放心,现在又是出语不敬。


明太祖越来越觉得,这家伙对自己构成了威胁。


1393年,有一位锦衣卫将领偷偷报告,说蓝玉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兵变。


明太祖一听,连查都没查,当场派人抓捕了蓝玉。


没过多久,蓝玉全家被斩,任何跟他有过来往,或与案件有牵连的人都被抄家问斩。


这一次,明太祖又杀了一万多人。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之后,明太祖几乎杀死了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老将,剩下的几个功臣后来也被他找借口杀了。


这两起重大案件,几乎扫清了朝廷的功臣将领。


可以说,明太祖的专制和残暴在历史上也出了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