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冤杀了道同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029字 发布时间:2023-08-09

道同是河间(今河北沧州)人,曾在广东做过官,后来做了番禺知县。


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硬骨头”。


因为道同执法严明,一点也不留情,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任何人违法犯罪,一律严惩不贷。


正是因为他太过于铁面无私,招来了杀身之祸。


1370年,道同被别人举荐为太常司赞侍郎,后来被调到番禺做了知县。


当时的番禺县,以事务繁多、管理困难而闻名。


这个县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有许多地方的强大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


在所有地方势力中,最难管理的就是驻扎在这里的卫所军队。


他们仗着自己的战功,以及长官的纵容,一直在番禺县横行霸道。


这些士兵不仅欺压百姓,甚至就连朝廷命官都不放在眼里。


番禺以前的几任知县,大多都是因为受不了这些士兵的欺辱,而选择辞官回家。


可见这些士兵有多么蛮横无理。


无论是卫所军队,还是地方豪强,他们之所以敢在番禺县胡作非为,是因为背后有一位大人物为他们撑腰,这个人就是永嘉侯朱亮祖。


朱亮祖是明朝的开国将领,在朱元璋任命的34位功臣里面,朱亮祖排名第27位,因其作战勇猛,备受到朱元璋的器重。


1379年,朱元璋任命朱亮祖出镇广东,官职为都指挥使。


自从来到广东,朱亮祖就开始贪图享受,甚至做了很多非法之事。


时间一长,朱亮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不仅纵容了手下的士兵鱼肉乡里,还成为了当地豪强的保护伞。


这些地方的豪强个个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朱亮祖来之前,他们做了很多欺压百姓的事情,由于对官府有些顾忌,所以倒没有太过分。


不过,自从有了朱亮祖的撑腰,当地的地主豪强开始肆无忌惮。


他们不仅明目张胆敛财,甚至敢于欺辱朝廷命官,连续逼走了几任知县。


面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道同上任,才终于出现了变化。


道同为官正直,刚正不阿,即使面对强权的威胁,也丝毫不惧。


出任番禺知县以来,道同一直秉公执法,只要发现不公义之事,就会站出来处理。


有这样一位执法严明的知县,番禺县的老百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


百姓日子好过,道同自己就有麻烦了。


他在治理番禺县的过程中,得罪了当地的地主豪强。


这些地方的豪强不敢明目张胆向道同下手,所以他们用钱财贿赂朱亮祖,请他出面收拾道同。


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朱亮祖收了钱,便来到番禺县衙门,想以自己的强权压服道同,却没想到道同根本不理会他。


朱亮祖见一个小小知县,竟敢不将自己的命令放在眼里,顿时气愤不已,有心想要收拾道同。


可是道同为官廉洁,朱亮祖根本找不到弹劾他的理由。


因此,朱亮祖最终只能忍下心中的愤怒,叮嘱手下的士兵,以及那些依附自己的地主豪强小心行事,不要招惹道同。


但是地主豪强手中的大部分钱财,都是通过欺压百姓获取,若是小心行事不去招惹道同,自己又靠什么赚钱呢?


又哪来的钱财,贿赂朱亮祖呢?


所以尽管朱亮祖告诉他们要小心行事,但地主豪强并没有听他的话,依旧我行我素搜刮百姓。


当时的番禺县,有几十个有钱有势之人,他们经常用强买强卖的手段,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市场上的珍宝。


并且稍有一点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捏造各种罪行诬陷他人,逼迫别人乖乖就范。


道同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进行调查。


过了几天,便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他率领官兵把这些人全部抓获。


接着给他们戴上枷锁,放在市区中心示众,以儆效尤。


为了救出他们,这些豪强的家人找到了朱亮祖,请求帮忙。


朱亮祖平日没少收钱,如今人家找上门,自然不好拒绝。


于是,朱亮祖就给道同发了一张请柬,邀请他到府中赴宴,想在酒宴上与道同商量释放豪强之事。


没想到的是,朱亮祖刚开口说话,道同就怒不可遏,当面谴责他不应该向那些鱼肉百姓的豪强求请。


并且骂完就走了,一点也没有给朱亮祖留面子。


看着道同拂袖离去,朱亮祖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之前去县衙的时候,也被道同驳了一次面子,现在他又被道同这般羞辱,朱亮祖实在忍不住了。


当地有个土豪叫罗民,把女儿嫁给了朱亮祖做妾。


从那以后,这家伙就欺仗势欺人,胡作非为。


有一天,道同把罗民抓进了监狱,可是朱亮祖却带人砸烂监牢,放走了他。


道同十分生气,就给明太祖写了一道奏折。


朱亮祖这家伙很狡猾,明白道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但最终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于是他也上了一道奏折。


因为朱亮祖是开国功臣,这道奏折很快就到了皇帝手里。


明太祖打开一看:“一个小小知县,竟然敢藐视开国功臣?真是大逆不道!”


立即下达了一道诏令,将道同处斩。


这道诏令刚下达不久,明太祖就看到了道同的奏折,文中叙事分明,条理清晰,显露出不畏权贵的凛凛正气。


明太祖越读越觉得有道理,仔细想想:“一个小知县若是没有证据,怎么敢告状开国功臣呢?”


“我还是先弄明白,再做决定吧!以免冤杀了好人。”


很快又下达了第二道诏令,赦免道同。


可是,狡猾凶狠的朱亮祖拿到第一道诏令后,将道同押入刑场,立即杀害了这位刚正不阿的好官。


当刽子手的屠刀刚落下之时,第二道诏令才到。


就这样道同含冤而死,现场的老百姓个个泪流满面,令人悲痛万分。


明太祖后悔不已,觉得朱亮祖这家伙阴险毒辣,不可留下。


不久便召回了朱亮祖,问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龙颜大怒,用鞭子活活打死了他与其儿子,为道同平反昭雪。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