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朱元璋杖责茹太素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329字 发布时间:2023-08-09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勤于政务的皇帝,他每天都看很多奏章,一直忙到三更半夜。


他不怕奏折多,最怕就是那种写长篇大论、没有重点的奏折。


1376年,天下大灾,灾情十分严重,朱元璋要求各级官员陈述救灾的办法。


这一天,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一道奏折,朱元璋看到是关于救灾的折子,就赶紧拿过来看看。


朱元璋仔细一看奏折就皱眉,因为茹太素的折子是长篇大论,看得头晕眼花,朱元璋没有兴趣读下去。


他就让中书郎王敏读给自己听,王敏也不敢忽视,赶紧打开奏折凑在朱元璋面前,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为了不让朱元璋那么乏味,王敏尽量读得生动有色,但是朱元璋越听越不耐烦。


听了很久,自己都不知道茹太素想要讲些什么。


朱元璋有点不高兴,对着他说:“别念了,传茹太素过来问话。”


王敏只好停下来,这时他只读了三分之一。


没过多久,太监就带着茹太素来到,茹太素见了朱元璋,赶紧跪下磕头:“陛下万岁,微臣茹太素拜见陛下。


还没等到茹太素说完话,朱元璋就怒气冲冲地说:“茹主事,你向我陈述千言万语,说我朝中的官员迂腐。”


朕问你:“你作为刑部主事,刑部官吏哪些是迂腐,哪些又是俗吏,你为什么不写明白呢?"


茹太素被朱元璋这么一问,吓得浑身发抖,额头直冒冷汗。


茹太素好一会儿才说:“臣也不认识所有的刑部官吏。”


明太祖火冒三丈:“好哇!你连人都不认识,怎么知道那些腐儒和俗吏?”


几位幸灾乐祸的大臣,趁机进言:“茹太素这分明是在诬蔑朝廷,应该治罪。”


朱元璋接着训斥道:“看你写的奏折,啰哩啰嗦,我听了很久,也没听懂,你自己这么迂腐,还有脸说别人!”


“来人,拉下去打50大板。”朱元璋没等茹太素说话,就下令道。


茹太素这才反应过来,还没来得及求饶,就被身边的侍卫拉出去打了50大板。


可怜的茹太素,就这样遭到了无妄之灾。


其实,朱元璋知道茹太素是一位好大臣,否则也不会如此认真写这么长的纪奏折了。


只是长篇大论的奏折,让朱元璋心烦意乱,失去了耐心。


朱元璋特别讨厌这种繁长的奏折,日理万机,害怕大权旁落。


所以每天有200多个奏折需要阅读,形成了高效的处理方式,难怪看到茹太素的长篇大论,他会这般生气。


虽然朱元璋独断专行,但他也知道如何体恤下属官员。


杖责茹太素的时候,他发现其他官员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唯独宋濂脸色不安,所以就问宋濂的看法。


宋濂说:“茹太素写这种大论,是为了给陛下提建议整顿朝政,忠于陛下。”


“而且陛下正要广开言路,希望您能三思而后行。”


到了晚上,朱元璋想起宋濂说的话,便静心拿出茹太素的奏折观看,奏折真的太长了。


拿起来放在手里,既气愤又后悔。


他之所以生气,那是因为自己曾经“三令五申”要求简单明了写奏折,但茹太素却知法犯法。


后悔自己当时太冲动,没有让茹太素当面说清楚,冤枉了他一片好心。


朱元璋接着往下看,他决定把奏折看完再作出评价。


读到16500字的时候,终于读到了重点。


朱元璋笑了,原来以下500字里面,茹太素提出了5个策略,其中4个还是很不错的。


朱元璋不禁赞叹道:“这位老儒还算忠诚,只是这五个计策,明明500字就好了,非要搞个长篇大论。”


为了弥补如太素,朱元璋下诏设宴招待了他。


后来朱元璋让中书省制定了奏折的格式,限制了奏折的字数,要求把事情写得简洁明了。


从那以后,大臣们再也不敢写那种长篇大论的套话,皇帝处理奏折的效率也变得更快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