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二九的父亲和冯羊林的父亲是亲兄弟,但两家因为生活上的一些琐事闹过矛盾,正如冯二九的母亲说的那样,但一个巴掌也拍不响。俗话说得好,亲兄弟,还要明算账。
冯二九的父亲和冯羊林的父亲都嗜酒如命,也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冯二九的父亲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酒,不慌不忙地说:“你冯老光这样讲,是觉得我家好欺负嘛,还特意喊这么多族亲来看笑话,是不是啊?”冯二九的父亲提高了声音。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冯老光一脸无辜地说,“我是看你家快要断了香火,才把大家召集来,商量把瑶瑶过继给你家,你不要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在座的都听出来这话里话外的含义,但也没人出来劝,毕竟这是他们自己家的事。
“老光,我劝你不要太得意,我们这辈的事,不要拿来为难小孩,孩子们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决定。”
“因为你小,什么事都让着你,有时候话不要说得太难听,人在做,天在看,事做得太绝,早晚有天会遭报应。”
“遭报应?那就早点来嘛,我坐在门口等着呢。”
众人都没有吃菜,而是坐着看这两酒鬼兄弟争论。冯二九和冯羊林也是等着他俩在那互怼,干脆借这个机会把多年的恩怨摆上桌子上来讲清楚。
既然冯羊林家都邀请宗亲过来一起商量瑶瑶这抱养的事,总归是向好发展的,只不过两个酒鬼还得互相揭短。
两人在互怼的时候,还不忘喝上一口酒。
“冯老光,你说你,爹在的时候,什么不向着你,土地你分得比我多吧,你看你比我多了好几亩,我有说你什么吗?你倒好,处处奚落我,我跟你讲,在早些年,我直接大嘴巴抽你了。”
“土地多有什么用?全是些山疙瘩,说得难听点,去坡上拉屎拉石头的时候都要拉紧一点,不然都会掉下来。还有一点,说我分得土地多,是,我承认,但你得了什么,你心里有数。”这才是冯老光的想要说的。
有时候老一辈的就是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产生隔阂,因为什么呢?那会儿穷,那会儿太穷了,饭都吃不饱,这让他们对一些得失看得无比重要。
冯二九的父亲说:“心里有数?我看你最好心里有数吧,爹拿了什么给你,我想你心里比我更有数。”
冯老光说:“好嘛,既然这样,我就直接明说了,你从爹那里拿了多少金元宝,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看你两个就是合着伙来瞒我吧。怪不得每年杀猪都会拿肉给他吃,我跟你讲,我早看出来了,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别以为我傻。”
冯二九的父亲说:“我拿金元宝?呵呵,真是可笑,是爹说全给你了,我一个子都没有得,你还好意思说我拿了,臭不要脸的。”
冯老光说:“我拿?是爹说你家庭比较困难,全给你了,现在倒还好,反过来说我得了?”
冯二九的父亲说:“你有什么证据说我得了?”
冯老光说:“证据?爹说的话难道还不是证据?”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喝了一碗半的酒了。冯二九实在是忍不了啦,大声喝道:“你们不要吵,不要争了,你说他得,他说你得的,我们不想管你们谁得谁不得,你们想要证据,那就把爷爷给刨出来,给你俩再好好分,真的是。都过去了,今天羊林喊我们来,是要商量瑶瑶的事的,不是听你们俩在你们以前的事的。”
“真的是,那么多人在这呢,你们不害羞,我觉得害羞,一天不干点正事,只知道喝酒,好好的一个劳力,喝酒都喝废了。”
冯二九很生气,这两个酒鬼,办不成任何事,每天只知道喝酒,他们这辈子倒是过得无忧无虑,可是就是苦了孩子,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有劳力的不干事。
冯二九的父亲和冯老光看到冯二九很生气,两人没有再争论。
“我看哪,爷爷那金元宝就是打牌打输的,故意这么说的。”冯二九算是讲出了真相,“刚刚羊林说的,我觉得可以,反正都是自家人,这样做只会亲上加亲。如果就这样把瑶瑶送去交给一个陌生人来养,养得好了还好说,万一遇到个骗子,把瑶瑶拿去卖了,怎么办?到时候找谁去?”
冯二九在听了冯羊林的建议后,也是认为他是故意为难自己,羞辱自己,但仔细想想,觉得有道理,如果是两家的其中一家养,家庭很困难,如果两个家庭一起养,条件就会比单独一家人养要好得多。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两家人的办法总比一家的多。
冯二九也想过,如果自己一个人养,自己没文化,从来没出去打工过,就是在家养点蚕和跑摩的,以后瑶瑶生病和读书没钱怎么办?还要走自己的老路吗?这是他所不允许的,自己这辈子苦就算了,还要辈辈苦下去,那不如不要,当个孤家寡人,死了百了,了无牵挂。
所以,他觉得冯羊林的建议是可行的,算得上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别看冯二九憨厚老实的,有些时候恐怕比那猴还有精明!
这时,冯羊林也出来说话,“二九哥说的对,我看你们就是被爷爷给骗了,看你们这好吃懒做的,不如直接把钱输过,省得你俩在家当大爷。”
冯羊林小时候和二九关系很好,当时经常在一起放牛。有一次在放牛时,冯羊林被蜂子蜇了,冯二九为了帮冯羊林找回面子,果断冲上去,结果一不小心,有一只蜂子飞到冯二九的裤裆里去蜇了一下,冯二九痛得急忙脱掉裤子,还好是蛰歪了一点点,不然后果就很严重了。
只不过是长大以后,各有各的出路,各有各的忙,时间一长,有些感情就淡了。
冯羊林继续说道:“与其送给外人,不如拿给自家人,这比什么都要好,虽然我们的条件都不好,但我相信,以后日子总会好的,再不济还有国家呢。是吧,三叔?”
冯三没想到冯羊林会把话题这么一转,急忙说道:“是的,不要怕,再怎么不成器,还有国家兜底呢,饿不死的。”大家听后,哈哈一笑,整个饭局氛围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冯三接着说:“我完全同意两位小侄的想法,瑶瑶是我们冯家的姑娘,就留在我们冯家养,送出去给外人,反而对不起咱老祖宗,恐怕以后下去了,会被老祖宗骂,‘怎么了,你们那么多兄弟姊妹我们都养过来了,你们现在条件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怎么就连一个小姑娘都养不下了还要送出去?’”
大家哈哈大笑。冯二九和冯羊林也是彻底放下心中的包袱。
在族亲的见证下,从今以后,三十五岁的冯二九有了一个女儿。但他也将面临一些新的烦恼和挑战,生活也更加地充满了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