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雪耻(下)
书名:喋血半岛——万历朝鲜战争 作者:碧海尽头的血色 本章字数:2292字 发布时间:2023-08-08

       大将军炮被拉了过来,对准了七星门。

       “轰他狗娘养的!”李如松破口大骂。

       明军连开两炮,七星门城楼被毁,坍塌的木制城楼燃烧至城门。杨元趁机派家丁登城,然而日军仍然拼命抵抗,家丁丁景禄当场中弹身亡,其余家丁被逼退。

       “妈的!”杨元亲自持藤牌登城,戚金,钱世桢紧随其后,家丁把总张世隆也砍开了城门。

         “进攻!”李如松一声令下,亲自率明军主力冲进城内,与此同时攻打含毬门的骆尚志部明军也率部登城,已经入城的明军乘胜争前,骑兵、步兵云集,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城墙已经失守,日军被迫退入城内及各个阵城继续抵抗,李如松吸取了之前祖承训被伏击的教训,沿途纵火烧毁了房屋,从平壤城北到密德长庆门,南到大同馆,永崇殿一带都被夷为平地,里面的日军要么被活活烧死,要么被逼进其他阵城。据《经略复国要编·叙恢复平壤开城战功疏》记载: 大城既破,我兵四集,云涌风驰,雷轰电掣,健马奔冲,短兵 相接,贼尽摧伏。栅下火箭飞射,中者焚,触者死。

        日军对于当时的惨状也有记载:松浦镇信的部将日高喜率兵三百人在松山城守门拒战,战败被杀,麾下战死36人。小西作右卫门及松浦镇信的外甥松浦定拒战于北 门,明军切断了他们的后路,自知无力回天的松浦定当阵自杀,麾下骑马武士阵亡数十人,小西作右卫门勉强突围后逃遁。

         日军在巷战,肉搏战中照样怼不过明军,被迫一退再退,密德,风月楼两座阵城被相继烧毁,残余的日军被迫逃到练光亭阵城,以及大同门,牡丹峰,七星门几个阵城继续顽抗。李如松不愿意冒着太大的伤亡强攻地势险要的阵城,下令收兵回营休息。战斗在巳时终止,总共仅仅持续了不到三个小时。

         此战,明军阵亡796人,负伤1492人,斩首日军1285级,其中辨认出来的倭将就有25人,此外还生擒日军两人,解救被掳朝鲜人一千多人,夺获2585匹马、455件倭器。日军实际损失上万,伤亡过半。

        李如松又派出翻译张大膳去劝降小西行长,对他说:“以我兵力,足以一 举歼灭,而不忍尽杀人命。姑为退舍,开尔生路。速领诸将,来诣辕门,听我吩咐。不但饶命,当有厚赏。”小西行长通过张大膳向李如松回话说:“俺等情愿退军,请无拦 截后面。”

        小西行长清点城内剩下的日军兵力,日军士兵或 死或逃,原本一万八千多人只剩下几千人,而援军却迟迟未至。他和士卒们商量道:“援兵不至,今已如此,岂得击走明之多兵乎?今与徒死,不如先 逃。”

         为了防止日军狗急跳墙,李如松假装答应小西行长,随后暗中派李宁,查大受,葛逢夏,祖承训等人率领3000明军在大同江以东设伏。

         当晚,日军趁夜撤出平壤,明军趁机追杀,再次斩首362级,俘虏日军3人,朝鲜人在日军再次撤退后才追杀掉队的数十个日军。

         明军围攻平壤时,附近的大友义统等人不敢救援,一度以为小西行长战死,甚至直接弃城逃跑,小西行长被迫率残兵败将逃往黑田长政驻守的黄海道。后来,大友因为此事受到处分,领地被没收。

           第二次平壤之战,明军一雪前耻,这也是日军第一次惨败,军心士气从一开始横扫朝鲜的高歌凯进瞬间被锤的自由落体。

           一月十一日一早,李如松命令把俘虏的其中一个日军带上来,通过翻译向他问话:“倭 贼精兵在何处?咸镜道贼(加藤清正军团)数几许?” 这个日本人回答说:“精兵都在此城,咸镜道之贼当初一万余兵, 多被杀伤,今不满万矣。” 接着,李如松又带着恐吓的语气问这个日本人:“我率十五万众直 向京城,此后又有十万军马继来,渠能当我乎?”

          这个鬼子为了活命,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战战兢 兢地说: “老爷威声震动,京城及咸镜之贼闻之则必尽遁矣。何必过动兵马 如是之多乎?”

         李如松看他比较顺从,先留下了他。随后命人准备祭祀物品,在平壤城的普通门外祭 奠战死的明军将士。他失声痛哭,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其他明军将士也流下了眼泪。李如松出大同门,招呼朝鲜百姓过来,含着眼泪说:“我兵为救 活尔等,死伤几三千余名。攻城时,你们得见乎?”朝鲜百姓跪在地上对李如松磕头,李如松安慰他们:“我明日直向 京城,杀尽倭奴,你们安心奠居。”

          一月十二日,小西行长在平壤战败的消息也传到了王京。宇喜多秀 家与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三奉行紧急在王京召开会议。众人 经过商量以后,认为王京以北的日军占领城池,都抵抗不了大明军队, 应当紧急召还所有在王京前线的军队,让他们全都回到王京固守。于 是,石田三成等奉行众派出使者向前线的日军大名下达退兵命令。

        对于明军来说,虽然平壤打了大捷,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后勤粮草快断了。朝鲜人也清楚情况。当明军前出至临津江一线时,相距辽东路程已经超过千里,而所面对汉城方面日军,根据其后出兵碧蹄馆、以及留守汉城人数而言,兵力总数达五万人余人,“贼数,则平壤贼合阵后,几至五万云。”。此人数已经是明军此时可用之兵二倍有余,且加藤清正部尚有数千人在咸镜道境内,明军在平安道、黄海道的侧翼随时有被袭击的可能。如若可以乘胜一鼓作气拿下汉城,咸镜道的加藤清正部则就被彻底孤立;否则便得退守平壤,以防被日军前后夹击。日军俘虏报称汉城兵十万,而朝鲜君臣为尽快收复本国失地,在明知日军主力云集汉城的情况下,连连督促中国军队立刻进军。朝鲜人的如意算盘是让明军南下占领王京,他们说,大军不在平壤,就不用担心被咸镜道的日军袭击侧后(什么混蛋逻辑)。朝鲜人不断怂恿明军南下,根本不顾明军怎么维持后勤,一旦明军被南北包围,大明不得不再次派兵支援,这样,就是从救朝鲜变成救明军自己了,在粮草问题上可以脱身。让明军在战争中越陷越深,借明军的力量报复日本。(不过加藤军团因为咸镜道各地起义,损失也不小,也担心明军进攻,不敢出击)

       因为高丽棒子的问题不断,明军决定亲自监管粮草,大军因为断粮驻守平壤,直到十九日才派李如柏率领精锐8000人先行南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