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1296—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今属盐城大丰白驹镇),祖籍苏州。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从小聪明好学,喜爱读各种各样书籍。
1314年,施耐庵考中了秀才。
1324年,又考中了举人。
1331年,最终荣登进士。
没过多久,施耐庵便到了钱塘担任县尹,由于替穷人辩解冤案,而被县官训斥,于是愤然辞官回家。
施耐庵为人正直,性格孤高,从政两年后,就弃官回乡隐居,过着读书写作的清苦生活,再也没有涉足官场。
施耐庵博学多才,不仅小说写得好,还会为人看病,曾在家乡兴代行医。
有一天,一个叫颜迪的人找上门来,说是为他的独子顾斐求医。
施耐庵来到顾家,看到顾斐脸黄肌瘦,精神恍惚,见他喃喃自语:“五月艳阳天,五月艳阳天。”
施耐庵详细询问了病情,但用药无效果。
他就追问这是怎么回事,顾家没人能说出原因。
他仔细观察了病人的神态,只见顾斐处于半昏迷状态,口中仍自言自语:“五月艳阳天。”
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就顺着顾斐这句话,顺口对上一句:“三星白兰地”。
说来也奇怪,顾斐听到施耐庵的回答,立刻振作起来。
连忙穿着衣服坐起来,礼貌地问:“敢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即柴”怎么对?”
顾斐抱了抱拳,说道:“晚辈,恭请先生赐教。”
施耐庵沉思了一会儿,用手在床边轻轻拍了拍,就说:“白水泉中月日明,三日是晶”。
顾斐一听,连声喊道:“快拿酒菜来,恭敬先生!”
顾家见施耐庵只是几句妙对,便把一个垂危病人治好,又惊又喜,于是大摆酒宴款待。
为什么施耐庵用几句妙对,就能救了顾斐呢?
原来顾斐有个表妹,漂亮多才,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
成年后,二人更生爱慕之心。
双方父母都对他们的婚配比较满意,谁知表妹学起了“苏小妹三难新郎”,暗地里叫丫环给顾斐送去一封书信,并附上二联上句,求对下联二句,否则不与之结婚。
顾斐拿着上联,查书问人,均没有结果。
心急如焚,又不愿说出来,闷闷不乐,日子一长,自然积郁成病。
心病终须心药治,施耐庵的几句妙对,却恰好是顾斐心病的最好妙药。
施耐庵不仅会为人看病,而且武艺高强,见义勇为!
有一次,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碰巧遇见一个恶霸正在强夺农夫的茶园。
他非常生气地赶上前去阻止,恶霸见来人理直气壮,只好偷偷溜走。
不料事后,恶霸打听到他的住处,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了施耐庵的住处。
施耐庵看到这一幕,只是微微冷笑,便平静地走出了房门。
打手见他只是赤手空拳,便一拥而上,打算把他痛打一顿。
其中一个黑脸大汉,手里拿着一根铁棒,瞬间向施耐庵的头顶劈来。
施耐庵侧身摆头,一个闪躲,接过了铁棒锋。
双手拿住铁棒,同时飞起右脚,正好踢中了大汉的小腹,那家伙一下子滚了好几米。
施耐庵舞起铁棒,像旋风一样横扫,吓得那些家伙四处逃跑。
还有一年的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赏花灯。
突然之间,看见一个恶少在街尾调戏一位女子。
他怒不可遏,快步走向前去,用右手提起那个家伙,然后像摔死狗一样把他摔在地上。
恶少吓得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
谁知道第二天,那家伙聚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
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出一根粗绳,让流氓们用绳子绑住他的双腿,然后让他们用力拉扯。
过了一会儿,尽管他们一个个累得面红耳赤,但施耐庵的双脚就像生根一样,纹丝不动。
接下来,施耐庵拿出一根铁棒,一个“乌龙摆尾”,打断了旁边的一棵大杨树。
这些无赖见他功夫了得,才知道是遇上了高手,个个磕头认罪。
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还把这段亲身经历融入了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中。
元朝末年,张士诚率兵在苏州起义,占领吴越之地,自称“诚王”。
他的部将卞元亨与施耐庵的关系非同一般,私交很好。
所以卞元亨在张士诚面前推荐施耐庵,并称赞他有着不一般的才华。
张士诚派卞元亨持着聘书,聘请施耐庵过来为官。
施耐庵迫于压力,只好答应入幕,做了一位谋士。
不久,施耐庵无心留恋谋士之职,便离开了张士诚。
后来在常熟、江阴等地,坐馆授教过日子。
张士诚一心想要得到施耐庵这位人才,就还派部下多次到施耐庵住所,再三邀请他入幕。
这时候的施耐庵,致力于创作《水浒传》,对入幕毫无兴趣,就以老母亲在堂、妻子病弱为理由,婉言谢绝。
然而他也担心张士诚会派人暗害自己,于是全家搬到淮安,过着与世隔绝、闭门不出、读书写作的隐居生活。
据说,他跟文人刘基(刘伯温),感情深厚。
有一天,经过刘基的推荐,朱元璋为了网罗天下的栋梁之材,就派刘基拜访施耐庵,邀请他到朝中参与政事。
当时,施耐庵一心一意创作的《水浒传》,正好完稿。
刘基看完这部著作之后,再也没有提起邀请施耐庵入朝参政之事。
刘基回到京城后,就向朱元璋报告说:“陛下,施耐庵原本是一位难得的奇才,但现在他已经耗尽了自己的精力才能去创作小说《水浒传》。
“像他这样子,就算把他招进了朝廷办事,又有什么用呢?”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汇报,就再也没有起用施耐庵的念想了。
施耐庵对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民族高压和当时的黑暗现实,深感不满和愤怒。
所以他借助北宋农民起义的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元朝统治者的激愤之情,于是就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
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汇集了梁山起义军民间流传的故事。
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理解与爱恨情仇,表达了作者对起义农民军的赞扬。
因此《水浒传》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施耐庵不仅拥有丰富的著作,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才能。
其创作对我国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为我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增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