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了朝鲜王子后,加藤清正率军渡过了图们江,进入吉林延吉一带地区,这一带在今天有一个叫局子街的地方,这里分布着很多女真部落村寨,他们是野人女真瓦尔喀部,朝鲜人称为老土部落。目之所及,只有空旷的田野,没有稻谷, 土地上生长了许多高大的罗汉松。这里的部落没有君主,每个村立有一 个村长,各自设置栅垒。加藤清正凭借兵力优势四处扫荡,攻陷了几个小型坞堡。但是这里过于贫困,没有嘛东西可以抢夺。也就在这时,瓦尔喀部主力得知日军入侵,对加藤清正发起了疯狂的报复性作战,四面攻击,给加藤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朝鲜实录对此也有记载:(加藤清正)遂引兵渡豆滿江, 深入老土部落, 攻陷城塢, 胡人四起邀擊, 士卒多死傷。還由鍾城門岩渡江, 歷入穩城、慶源、慶興, 從海邊峽路, 還入鏡城。也就是说,作为先锋之一的战功赫赫的加藤清正军团攻打了一个女真部落都付出了很大的损失,最终战斗失利,被逼渡江返回了朝鲜咸镜道。值得一提的是,野人女真瓦尔喀部在当时经常被海西女真乌拉部的布占泰(没错,就是和这时候还没统一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叫板的布占泰)压着打,朝鲜咸镜道边军也多次刷过瓦尔喀部的人头(朝鲜边军其实实力并不弱,但凡指挥官脑子正常点,指挥在线,面对日军根本不会打得太难看,海汀仓开局朝军千把人吊打上万日军迫使他们守仓库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日军攻打女真部落战败,但是咸镜道朝鲜人不但没有趁机痛打落水狗,反而纷纷捉拿各个城池的长官,将他们捆绑送给日军,向加藤清正表达恭迎之心。最早发动叛乱的就是镜城的户长鞠世弼,他生擒了负责守卫镜城的判官李弘业,把他当作礼物交给了加藤清正,以喜迎“皇军”。之前在海汀仓战败的韩克諴逃跑后一直跑到女真部落,也许可能是旧仇的原因,女真部落拒绝接纳,把他送回朝鲜咸镜道,倒霉的韩克諴也立刻被叛民捆个结实送给了加藤。同样被叛民出卖被俘的还有咸镜道前观察使柳永立。此外,在咸镜道南部,朝鲜人陈大猷甚至把自己女儿都嫁给了日本人,表示效忠,咸兴文官韩仁禄等人策划组织义勇军起义反抗日军,被陈大猷,导致还没起事就被屠戮,兵使李浑战败逃走,也被叛民斩杀,首级被送给日军。被俘的柳永立假装顺从,趁看守松懈,逃出日军营地向上层通报消息。
咸镜道反叛四起,加藤清正对这些朝奸也是一路封赏,他 任命了一些投靠日军的咸镜道叛民为首领,让他们替日军镇守稳城、 庆源、钟城、庆兴、会宁、富宁、镜城、明川这八座城池,任命的官职 有“刑伯”“礼伯”等称谓。咸镜道基本上平定。接下来,日军开始按照丰臣秀吉治理日本的方式治理在朝鲜的领地。然而,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要出意外了。
这里就需要说一下日朝两国税收问题。大佬二不尚书范景文在他的著作里提到了,我把原文粘贴在这里。日本江户时代对领地产出的收取通常是40%~60%,幕末时最高为71%,取中为标准就是缴纳50%的产出给领主,即"五公五民"。为安抚朝鲜的百姓,丰臣秀吉给朝鲜制定的标准为"四公六民",领主占有40%的领地产出。然而,原有朝鲜的税收标准大致为"十分而税其一",只收取10%的产出,即"一公九民",后世多有变化,但相对官方租税较轻。以世宗朝为例,税收标准又有所下降,最为上等的田产出为80石,"四十税一",税收不过2石,最下等的田1结田产出20石,税7斗5升,如战前朝鲜丈量各类田额为1515500余结,折合年税米豆不过30余万石。当然,古代社会不免有各项杂税,即以同时代朝鲜人说的"杂役名色渐多,(一结)轻者不下二三十斗,重者七八十斗"为例,按朝鲜1石15斗为标准,1结实际征收2~5石。也就是说,按朝鲜最下等的田1结田产出20石,收取最重的5石税收,也不过是"四税一"(45%)。大体而言,朝鲜税收各项为产出的10%。相比之下,日军占领后的税收标准,给朝鲜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朝鲜国租税牒》中就可见一斑。然而,即便以一结产出20石为准,咸兴全府年产出为555480石,若收取40%,应为222192石,实际远高于朝鲜苛捐杂税之下的55548~138870石。只收取40%在当年的日本堪称仁政,但对朝鲜人来说,相较于李氏朝鲜的苛捐杂税"十税一"乃至"三税一",负担翻了1.2~4倍。除了米谷,各类鱼干、鸟类翎毛、兽皮等都要作为贡物缴纳给日本人。《朝鲜国租税牒》按上述标准,大致为1结田征收3.2石左右,征收标准为16%(20石结田)~32%(10石结田),这份文书的标准,实际上是咸兴府官员照搬了原朝鲜政府的标准。咸兴府户籍人口为25000余人,人均负担约为3.5石。1日本石约合朝鲜4石5斗(65斗),以当时的军粮标准,相当于两个朝鲜人要养活一名日军士兵,仅从咸兴府一地要求朝鲜人上缴的物资,就可以供应锅岛直茂军全军一年口粮。这个标准是朝鲜政府的原有标准,日军会按朝鲜苛政下的16%~32%的标准征收吗?不会。日军出城四散在各要路,抓捕路上行人,索取所谓年贡,稍有不从,直接杀死。锅岛直茂家臣日记记载了日本人是如何收取年贡的:先将各村负责人叫出来,记录各人年贡多少,随后扣押人质,要求家属足额缴纳。这种以武力强迫的征收,不可能是原有朝鮮行政模式下的"两公八民"或"三公七民"。本以为赶走了抽筋剥皮的两班,结果换来的是敲骨吸髓的武士,咸镜道各地百姓眼中的日军,从改天换地的王师,转变成了穷凶极恶的倭寇。
这些,也为后面咸镜道各地起义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