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血战龙虎台(下)
书名:国共征战之联手抗日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400字 发布时间:2023-08-07

龙虎台是位于居庸关东南方向的一个坡度平缓的小山,紧邻南口火车站和南口铁路机厂,是南口战役的前沿阵地。

龙虎台在元代已经成为村落,村子坐落在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二里的山前坡岗上,地势高平如台,背山面水,有龙盘虎踞之势,所以得名龙虎台。在元、明、清三代,封建帝王曾在这里建造行宫,以备出行驻跸,龙虎台因此闻名遐迩,天下皆知。

龙虎台的名称是有来历的,据元代江孚所作《龙虎台赋》记载:

“若乃崚嶒嶻嶭,撑鳞奋鬛。周回连蜷,蜿蜿蜒蜒。林蒸润而雨降,崖转石而雷喧。势将腾海水而喷薄,鼓颢气而飞天。吾是以知台之所以名龙,神变化而无前。至若嵌岩谽谺,有呀其牙。孱颜岝萼,而爪而攫。春花明而文炳,飞泉咆而慓魄。众山奔骞于其下兮,若百兽震悼披靡而前却。吾是以知台之所以名虎,雄万古而磅礴。”

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次年改金中都为元大都,将政治与军事指挥中心移驻新京;至元十六年灭南宋,统一中国。从至元十七年开始,元世祖于夏季要回到上都避暑,起初只在往返途中搭建临时帐殿,鉴于当时国家局势已趋稳定,至元十八年开始在沿途修建行宫,龙虎台成为大都城北的第一座行宫。

元世祖为什么要将行宫建在山前台地上呢?一是无水患之忧,二是便于警戒,确保安全。三是可以居高观景,怡悦心神。四是台高道低,皇帝登临台上,可俯视百官万民,群臣百姓则需抬头瞻仰帝尊,既符合封建礼数,又可满足帝王称霸海内、四方臣服的雄心。

在元、明、清三代,龙虎台因行宫而身价百倍,行宫则因高台愈显气势恢宏。文人墨客亲临此地,无不撰文赞叹,频献华章。江孚将龙虎台与历史上著名的姑苏台和铜雀台相媲美,并远在其上。

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久慕龙虎台之名,亲临台前,审视良久,赞不绝口,将它比作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称它是按照人的意愿、用自然之力建造的人间仙境。并作《龙虎台赋》,全文如下:

 “至顺癸酉会试龙虎台赋:

龙虎台去京相远百里,在居庸关之南。右接太行之东,地势高平如台,背山而面水。每岁车驾行幸上都,往还驻跸之地,以其有龙盘虎踞之形,故名耳。

猗欤太行之山,呀云豁雾,结元气而左蟠。于赫龙虎之台,摩干轧坤,魁群山而独尊。其背崔嵬突嵂,森冈峦而拱卫。其势则昆仑,仰星辰之可扪。白虎敦圉而踞峙,苍龙蜿蜒而屈盘。状昂首以奋角,恍飙兴而云屯。

其北望则居庸嶻嵲,烟光翠结,攅峰列戟,断崖立铁。踆乌飞而不度,古木樛以相掣。其下视则涨海冲瀜,飞波洗空。风帆浪舶,往来莫穷。想瀛州之密迩,睇三山之可通。彼呼雁戏马,适足彰其陋;而眺蟾望屋,曷足逞其雄!岂若兹台之不事乎版筑,而靡劳乎土功也。

想其嵚岑埼礒,曼衍迄峙,形高势平,背山面水。巨灵献其幽秘,归邪护其光晷。何嵩华之足吞,岂岱宗之可拟。此所以通光道于上都,揭神京之外垒。匪松乔之敢登,羌乘舆之攸止也。

至若四黄既驾,卤簿既齐。方玉车之万乘,蔚翠华之萋萋。载云罕与九游,光彩绚乎虹霓。山祗执警以广道,屏号洒雨以清埃。朝发轫于清都,夕驻跸于斯台。明四目以遐览,沛仁泽于九垓。眇轩辕之梁甫,屑神禹之会稽。雄千古之盛典,又何数乎方壶与蓬莱!慨愚生之多幸,际希世之圣明。虽未获睹斯台之壮观,敢不慕乎颂声!遂作颂曰:

杰彼神台,在京之郊。金城内阻,灵关外包。上倚天倪,下镇地轴。太行为臂,沧海为腹。崇台峨峨,虎以踞之。群山巃巃,龙以翼之。于铄帝德,与台无穷。于隆神台,与天斯同。崇台有伟,鸾驾爰止。天子万年,以介遐祉。”

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名人在龙虎台吟诗作赋,如元朝乃闲有《龙虎台》,明朝谢榛有《登龙虎台》,这里老夫就不摘录了。

8月9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向龙虎台阵地狂轰滥炸。国军对日军的炮战有足够的认识,当日军用炮火对国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国军官兵立即在附近的庄稼地里躲藏起来,等日军炮火停止后,国军官兵又迅速进入前沿阵地阻击日军,就这样激战了两天。

战斗中,日军凭借飞机、坦克、大炮等,每日向国军阵地倾泻数千发炮弹、炸弹,依山草草修筑的工事,总是刚修好就被毁,再修好,再被毁。但国军依仗保卫祖国的誓死决心,以步枪、手榴弹、大刀与敌军拼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第二天,日军的飞机大炮开始对南口镇、南口车站、南口铁路机厂轮番轰炸,龙虎台守军阵地被密集的炮弹炸成一片火海。守卫阵地的十三军五二九团官兵机智勇敢,在敌人炮火轰炸时,躲入附近的庄稼地。至下午1时,八十九师阵地全部被炸毁。南口车站被日军占领。

下午7时,八十九师工兵营第2连到达吊明湖,对羊坊之敌严密监视。同日,傅作义、汤恩伯抵达张家口,商讨进攻察北计划。

8月11日,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命令独立混成第十一旅主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火力支援下,向南口展开攻击;同时以关东军一部,由张北向万全、张家口进攻作为配合。其主力猛攻南口镇,另以坂田支队向南口镇西侧地区长城线助攻,并以一部在得胜口佯攻。

日军步兵在飞机、炮兵、坦克支援下猛攻守军阵地。守军第89师凭有利地形顽强抵抗。

次日清晨,日军在大炮、坦克、战车的掩护下,对南口中国军队阵地进行反扑。当时守军官兵还从未见过坦克这种“铁怪”,见它喷着火舌的样子,很是凶猛,机枪子弹打上去不伤皮毛,用山炮轰,还是不起作用。

五二九团团长罗芳珪见阵地将被攻破,下令官兵拼死阻击,“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决不后退”。同时挑选精兵,分成两批,一批带手榴弹,滚身接近战车,用手榴弹炸毁履带;另一批利用履带毁坏之时,攀上车顶,用手枪向瞭望孔内射击。

眼看着一个个弟兄倒在敌人的坦克面前,五二九团三连连长隆桂铨杀红了眼,他带着手下的60多名士兵扑向“铁怪”。然后从侧面攀上坦克,掀开铁盖子,将手榴弹塞进“铁怪”中。

就这样,他们用血肉之躯与坦克搏斗,硬是打掉了六辆坦克,先后六次夺回龙虎台阵地。在龙虎台阵地上,五二九团七连官兵几乎全连殉国,连长隆桂铨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团长罗芳珪在全团官兵大部分牺牲、自己也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大声呼喊着砍杀鬼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