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打从愣头青那会儿开始,我就下定了决心,要多读书,将来好写书,以至于奋斗到终有一日挂了以后,说起我的人会不由地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挺有意思的作家”这几个字儿。
可惜的是,到如今我仍旧在去往“挺有意思的作家”的路上,尚未窥得门径,道阻且长。
可慰的是,我仍旧在读书,仍旧在写书,仍旧在坚持努力成为“挺有意思的作家”。
遗憾,但也泰然。
这是我活到这么‘老’以来,唯一坚持在做的一件事,当然,钓鱼和看美女都不能算,因为渔猎这种事儿,只能算是天性而已。
平时写长篇时困了,于我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写写小杂文。我爱小杂文,因为它让我更像是我自己。
但最让我难受的,是起名字。
无论书名还是角色名。原本开始时都想让它与众不同,但起了无数次,却无数次的发现网上都有重叠,心里也就不耐烦起来,暗骂最多的,就是“m的,怎么像我这么有才的人,这个世界上遍地都是?!这密度,一脚下去,最少能踩死俩半!”这句了。
但骂归骂,总得起个名字不是?总不至于直接就叫《贺雨看见下雨了心里一高兴就决定写个自己的杂文集用来坐在窗前品茶闲读》吧?
我虽二,但也不是时时都犯二,汉字这么多,我就不信想不到一个不重叠的??
起了一天的名字,也重叠了一天的名字,我累了,放弃了。
就叫它《贺雨窗前书》吧,这如果都有重叠,我自……责。
事实证明,有才的人很多,但像我这么有才,能把自己都感动了的,只有我自己……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册杂文集,如果真有一天能汇集成书的话,我会诚挚地奉劝读者,这本书(如果它还算个‘书’的话),有“三不宜读”:得意时不宜读,迷惑时不宜读,想死时不宜读。
原因很简单:我写的这些东西,打击人,不解惑,还不能救命。
下雨了,无聊,心里平静,读一读,伴伴茶香,度过些轻慢时光,还是能凑合的。
作家的书都是别人抢着给作序,我是个‘坐’家,所以只能轻蔑地嘲笑自己几句,勉强给自己做个不知道算不算是‘序’的序算了。
因为我把它定位成“唯一一本送给自己的书”,所以,一切的凑合,我都能凑合的接受,残缺粗糙,或许也是美吧。
我的序,突然就写完了。
贺雨·2023年8月·在海边等台风
(哦,还落了一句:至于更新速度嘛,全看心情,弄不好,就是后半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