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江之战大败后,日军继续鲸吞蚕食朝鲜领土。南方只有全罗道还未参与陆上战斗,李昖逃离王京的时候,巡察使李洸,防御使郭嵘,助防将李之诗,白光彦等人集结了4万大概兵力,忠清道,庆尚道也派出一些人支援,总计达到了6万兵力,号称10万,北上勤王,一路上连日大雨,为了赶路,甚至不允许士兵吃饭喝水,军士苦不堪言,有的甚至干脆自 杀。然而抵达公州的时候,前线传来了王京失守的消息,于是李洸下令解散军队,士兵只能原路返回,一路上对李洸不停谩骂。李洸返回全州后,当地官员对其愤愤不已,白光彦亲自上门:“国君流 亡在外,你作为一个臣子,本来就应该挺身而出,挽救危亡的国家,可是,你他妈的手握重兵还畏缩不前,你个王八蛋是什么意思?”随后,拔剑怒气冲冲地瞪着李洸,李洸是真的怕白光彦杀他,只能自称自己没有深思熟虑,于是让白光彦为助防将指挥军队,白光彦自请作为先锋,重新召集军队。
全罗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出兵不是李洸本意,根本没有人响应号召,高敬命令朴君玉等人奔走相告,仅仅是重新收拢了回家的府兵。李洸亲率两万人,李庆福为中卫将,李之诗为先锋,郭嵘率领两万人,权栗为中卫将,白光彦为先锋,全军随李洸西进。忠清道的尹先觉也率领两万人,金睟率军数百人也赶来会合。随后大军抵达水原,推李洸做盟主,共同商议下一步计策。李洸建议攻打附近日军兵力较少的龙川,权栗认为日军已经占领了险要地形,仰攻的话比较困难,应该前往临津江,一旦占据了有利地形,就可以稳住军心,连接原来的后勤道路。
李洸之前就因为解散军队备受指责,但是没有勇气直抵临津江,也不想在这里留守被部下议论,于是打算先去阳川一带地区再做计划,这里是临津江和水原之间,靠近王京。但是诸将认为此举过于危险,于是联名上书报告已经率领6万兵力救援临津,李洸的计划太过于危险,一旦日军从王京等地救援,容易腹背受敌,要求朝廷换人指挥。
虽然大家担心李洸在危险的地方驻军,但是对龙仁的少数日军不以为意,李洸打算攻打龙仁,除了权栗,其他人都不反对。随后,郭嵘派白光彦侦察道路,白光彦侦察过后,劝说李洸道路狭窄,不能轻易出兵。李洸大怒:“老子是长官,当初你来我家骂我还威胁我,现在老子要打,你他娘的又说打不了,你拿老子当猴耍?”于是下令打白光彦军棍,重伤几危,白光彦不想憋屈的死在自己人手里,只能大喊:“宁可死于贼。”郭嵘等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出兵。白光彦包扎好伤口后作为先锋出兵。
驻守在龙仁的日军将领,是日本水军大将胁坂安治的部将胁坂左兵卫、渡边七右卫门,兵力数百人,与朝军兵力差距悬殊,但是白光彦部1000人贸然仰攻的话胜算也不大。李洸命令李之诗率军1000协助白光彦。然而胁坂安治已经得到消息,亲自率军前去支援。权栗在军队出发前还劝告白光彦,李之诗不要轻易冒进,等待后续大军再行动。
六月五日,白光彦,李之诗率领先锋部队出动。然而后续大军却因为李洸指挥混乱,将领之间无法相互配合,先锋军走后,各部之间距离太远。导致先锋军成了孤军,可是白光彦,李之诗并不知情。先锋军直扑北斗山,杀死了十几个出来砍柴、打水的日军士兵,乘势进攻北斗山日军营地。但是,先锋军以弓骑兵为主,适合野 战而不是攻坚战。后续没有步兵策应,白光彦,李之诗等人在距离日军营垒十余步的地方下马射箭。但日军坚守不出,从卯时一直到巳时,任凭朝鲜军如何挑衅,就是不正面迎战朝鲜军。天色渐晚,胁坂安治亲自率领援军赶到,日军士气大振,而朝鲜军打了一天,气力衰竭。日军趁着天色昏暗,从草丛树林间绕至朝军背后,用火绳枪压制的同时展开白 刃突击,看来,这是日军常用的战术。白光彦,李之诗猝不及防,在乱军中中弹战死,先锋军瞬间溃败。
白光彦,李之诗在朝鲜军中以勇武闻名,二人阵亡的消息传来,全军震动,军心动摇。
第二天李洸等人率领勤王军主力渐次进兵,布阵在龙仁西北面 的广教山。李洸下令军队做早饭,但炊烟才刚刚升起,日军骑兵就突然 冲向了勤王军的阵地。这天黎明时分,胁坂家的旗帜出现在距离勤王军约2公里的山岭上,胁坂安治以家臣山冈右近为先驱,渐次前进。苦守龙仁的胁坂左兵卫、渡边七右卫门望见胁坂家的旗帜后大喜,赶紧打开城门,突入敌阵。一个日军将领骑着白马,戴着金灿灿的假面具率领几十个士兵,挥刀上前。朝鲜勤王军的先锋是忠清道兵使申益, 他丝毫不敢抵抗,望风先溃。申益的不战自溃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勤王军纷纷溃逃。日军追亡逐北,斩首千余,俘虏300多人。勤王军的教书、印信、节钺、旗麾、军器、 军粮等全都丢弃,成为日军的战利品。战后,李洸败退全罗道,尹国馨败退忠清道,金睟败退庆尚道,全都狼狈地逃回了老家。龙仁的败报传到朝鲜国王李昖那里,朝廷上下长吁短叹,但无计可施。
“阴风吹折大将旗,数万雄兵似草靡。”6万朝军在李洸胡乱指挥下被数百日军轻松干崩,这让朝鲜人士气更加低落,助涨了日军嚣张的气焰。日军在陆地上连战连捷,一步步靠近明朝边境。朝鲜,真的是危在旦夕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