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秣马厉兵
书名:光武大帝 作者:梦回汉邦 本章字数:5008字 发布时间:2023-08-06

刘演,字伯升。王莽篡汉后,刘氏二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他内心常愤愤不平,于是便暗中积蓄力量,秣马厉兵,以图重兴汉室江山。

他散尽家财,广交天下豪杰。这时的刘演就像《水浒传》中的柴进柴大官人一样,无论是除暴安良的英雄好汉、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还是走投无路的鸡鸣狗盗之辈,他都奉为上宾,与之同吃同睡,用心抚慰。

但柴进家财万贯,交结豪杰的花销对他来说好比九牛之一毛;而刘演只是个小地主,他只能卖房卖地,这就委屈了他的三弟刘秀,使其不得不从太学提前“毕业”。

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刘秀非常郁闷。执金吾做不成了,再加上家里面整天都是刘演与“豪杰”们的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声,我估计刘秀这段时间也“自甘堕落”了,很少再会去读他的圣贤之书了。

有人认为刘秀是一个伪书生,根本不喜欢读书,所谓的“书生皇帝”,只不过是刘秀善于伪装而已。

这是不对的,刘秀最明显的气质类型就是书生气质,在刘秀将近二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从未忘记读书,在战斗之余,他经常去收集民间藏书、遍访名士。

定都洛阳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将在全国各地收集的几十车书籍运往洛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统一战争结束后,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便是听名儒讲课,数十年如一日,并乐此不彼。如果一个人能“装”一辈子,那就不是“装”了,他就是那样的人!

过了这段不长的郁闷期之后,刘秀开始重操旧业:种田。他是一个勤劳的庄稼汉,也是一个种田能手。

公元二十二年,也就是刘演刘秀兄弟起兵的那一年,南阳大旱,大部分庄稼都旱死了,而刘秀的庄稼却获得了大丰收。除了满足自己一大家子甚至刘演“狐朋狗友”们的基本生活之外,竟然还有余粮。

刘秀并不是喜欢种田,他有什么办法呢!哥哥不事田业,花销又大,理想又不能当饭吃,一大家子总不能饿肚子啊!

但刘秀并没有获得刘演的肯定,他经常说刘秀胸无大志,就好比刘邦那个爱种田的二哥刘仲。

由于这些经历,使得刘秀身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农民气质:内敛、仁厚、稳重、务实。

由于刘演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小兄弟整天忙于种田,“不务正业”,他有意让刘秀参与到自己与豪杰们的“大事”之中。他经常向豪杰们介绍自己的兄弟,并让刘秀和大家一起喝酒划拳,谈天论地。

刘秀并不反感,甚至还很喜欢,因为他在读太学时期就有一个爱好:喜游侠。

那时刘秀与游侠们交往时可能还有点矜持,毕竟是学生,被老师发现了可能要被打板子的。现在不一样了,老师管不了了,还有哥哥的大力支持,再加上自己身上那种独特的亲和力,使得刘秀很受刘演门客的喜欢,俨然成了仅次于刘演的二当家!

所以刘秀身上还有一种非常明显的侠客气质:宽容大气、侠肝义胆、绵里藏针。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柴进拥有皇帝亲赐的“免死铁券”,最后还被官府抓捕入狱,更何况刘演这个王莽的眼中钉肉中刺呢!

一次,刘演的一个门客抢劫,被官府抓捕入狱,刘秀素来谨慎,害怕牵连自己,便避吏于新野。

刘演门客犯法,与刘秀有什么关系呢?按照刘秀的性格,他是决不可能去拦路抢劫的。

可能官府对刘氏兄弟早就“严重关切”了,正好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发现了他们“谋反”的蛛丝马迹。而这位门客素来素来敬重刘演,舍车保帅,供出了刘秀的一些不法行为。

于是刘秀便去新野投靠了他的二姐夫邓晨。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邓晨是新野豪强,以上几代都担任省部级高官。

刘秀住进姐夫家里后,邓晨对刘秀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朝夕相处,无话不谈,甚是亲爱。

一次,邓晨带着刘演、刘秀到宛城,与穰人蔡少公等人聚餐。

蔡少公曾学过图谶,酒过三巡之后,他说“刘秀当为天子”。

一人说道:“是国师公刘秀吗?”

刘秀开玩笑说:“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呢?”

大家哄堂大笑,觉得刘秀这小子看起来忠厚老实,没想到还挺幽默,唯邓晨内心独喜。

提到“刘秀当为天子”这个神秘的谶言,不得不说刘歆这个人。

刘歆是楚王刘交(刘邦异母弟)的后裔,其父是著名的文学家刘向。

刘歆精通天文历法、经学数学,第一次提出了3.1547圆周率,史称“刘歆率”,领先“祖冲之率”近五百年,是文理兼修的奇才,被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誉为“孔子之后的最大人物”。

公元前六年,也就是光武帝刘秀出生的那一年,“为尊者讳”的缘故(汉哀帝名刘欣),刘歆改名为刘秀,随后这个神秘的谶言便在天下流传开来。

刘歆与王莽相交甚厚,被王莽拜为国师,并结为儿女亲家(刘女嫁王子)。所以一提到这个谶言,众人马上就会想到国师公刘秀。

除了邓晨,我估计天下不会有第二个人会联想到名不见经传的舂陵刘秀!

等回到新野,邓晨对刘秀说:“王莽暴虐,夏天就开始杀人了,上天要亡王莽啊!蔡少公所说的话难道要应验吗?”刘秀笑而不答。

当时杀人要顺应天时,所以大都“秋后问斩”。邓晨认为王莽违背天时,所以天要亡他。

刘秀这次的“笑”很有深意,我估计他当时一定在想:怪不得哥哥说我胸无大志,看来“执金吾”的人生目标确实太低了!

这一年南阳大旱,民有饥色,而刘秀所种的田地独获丰收,因此刘秀便去宛城卖粮。

宛人李通听说刘秀已到宛城,非常高兴,连忙派人去迎接他。

李通字次元,父亲李守,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

李守为人严肃好礼,居家如官廷,严格遵守“尊尊、卑卑、父父、子子”之礼。

李通初为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声。

王莽末年,百姓愁怨。李通经常听父亲李守说谶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下里便常常想起这件事。

李家是真正的豪强,不但可直通皇帝,而且世代经商,生活富足,其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南阳郡无人能及。违法犯罪对李家来说简直如同儿戏,官府也不敢追究。

因为嫌弃做官太累,工资不高还没有前途,李通便辞官回家,闲居乡里。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谶言刚刚流传天下不到一年。

公元二十一年,一谶纬大师王况对魏成大尹李焉说:“王莽即位以来,旱蝗连年,苛捐杂税盛行,结果百姓怨恨,盗贼并起,汉家当复兴。君姓李,李者徵,徵,火也,当为汉辅。”

这便是“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谶言的最早来源。

大家不要以为李通是一个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公子哥,他是一条“卧龙”,有着满腹的“经纶”和通天的志向。不过与诸葛亮不同,他不是等待而是在主动地寻找着“明主”。

当时绿林、赤眉兵起,天下骚动。

李通从弟李轶,亦素“好事”,乃与李通商量说:“今天下扰乱,王莽将亡,刘氏定当复兴。刘氏宗室,只有刘演、刘秀兄弟惜才容人,乃天下英雄。今文叔在宛,我们应与之交结,共谋大事。”

李通笑着说:“我正有此意!”于是便派李轶去迎文叔。

李通与刘秀兄弟实际上颇有渊源:他们是“仇人”。

李通母亲嫁入李家之前曾有过一段婚姻,并生子申屠臣。申屠臣乃当地医生,但性格倔强粗暴,医德有瑕疵。

一次刘秀母亲生病(病情应该很严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申屠臣“能医而难使”,也就是说申屠臣不知什么原因“可以医但不愿医”,结果刘演把他杀了!

申屠臣乃南阳豪强李通的同母兄,但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刘演好像并没有因为此事受到牵连。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申屠臣有过错。与现代法律相比较,古代法律更轻“事实”而重“动机”:

刘演虽然杀人,但出于孝心;申屠臣虽然被杀,但态度蛮横,有违公序良俗。这也是两汉时期复仇事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其次申屠臣不姓李,李守犯不着为妻子前夫的儿子强出头。

最后,李通看出刘演、刘秀兄弟乃当世英雄,已决心与其共谋大事。

刘秀听说李通四处派人找他,恐其为兄报仇,不愿与李通相见。

李轶屡次三番请求,并转达李通“君子相慕”之美意,刘秀不得已,才勉强答应与李通见面。

刘秀虽许诺前往,但心仍不安,就买半锸佩刀藏腰间,刘秀版的“单刀赴会”马上就要上演了!

随李轶进入通舍,刘秀愈发紧张忐忑,右手下意识地移到腰间,手抚刀柄。

见“明主”到来,李通兴奋异常,不等刘秀反应过来,一个箭步冲到刘秀面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刘秀的右手,随着一声惊呼,一把明晃晃的利刃到了李通手上!

看到刘秀“带刀赴约”,在惊诧的同时,李通一声感慨不由脱口而出:“文叔何其猛也!”

刘秀微微一笑,随即应到:“宛城卖粮,以防不测耳!”除了文质彬彬的书生和忠厚老实的农民之外,这时的刘秀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勇猛的侠客形象和出色的应变能力!

李通一听,也哈哈大笑,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报仇”,统统见鬼去吧!

刘秀与李通、李轶兄弟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太阳已落山,李通于是说起谶文之事,称愿助伯升、文叔重振汉室。

对此谶文,刘秀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定,只称“未敢当之”。

这里可以看出刘秀那高超的谈判技巧:

一个陌生人对你说要谋反,如果“然其言”,他要是王莽的间谍怎么办,马上就会身死族灭。

如果否定,等于聊天时把天聊死了,将错失一次大好的机会,况且已经知道了别人“谋反”的事实,你还能活着出去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模棱两可,让对方继续“表演”。

况且李家乃南阳豪强,就差横着走路了,放着好日子不过,却干刀口舔血的事,如何能让人相信。

刘秀说道:“宗卿师在长安,如果这样,令尊怎么办?”

李通说:“我早已想好办法,如果起事,会马上派人把家父接回宛城。”

李通接着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今年立秋是材官都试骑士日(南阳郡选拔武官的考试),以南阳郡掾史张顺为内应,计划在考试现场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及属正梁丘赐,然后号令大众,占据宛城。

刘秀既已深知李通之意,便与李轶秘密回到舂陵,要刘演举兵相应。

刘秀在新野的这段时间可谓是收获满满,他不仅为自己的“东汉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投资人:宛城李氏,而且还交了一次桃花运,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阴丽华。

阴氏家族家世显赫(管仲后裔),是新野的豪门大户:有良田七百余顷,财产与家仆可与诸侯王相比。

阴家虽然富甲一方,但已经几百年没有出过高官,并没有什么政治势力。为了自保,便与新野邓家通婚。

阴丽华的母亲乃邓晨的姑妈,也就是说阴丽华是邓晨的表妹。

由于邓家与阴家的这层姻亲关系,再加上刘演与阴丽华哥哥阴兴是多年的好友,一次,刘秀随姐夫邓晨来到了阴家。

刚进阴家府邸,悠扬的琴声便传入耳边:琴声亦扬亦挫,婉转而不失激昂,一会儿如潺潺的流水,一会儿又似倾述衷肠。

刘秀仿佛忘记邓晨的存在,不自觉循声而去,慢慢地走向抚琴人。

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刘秀与抚琴人四目相对!刘秀惊呆了,竟忘记了自己身在何方,也忘记了自己竟然如此无礼,只是傻傻的望着对方,心中在想: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阴丽华是美丽的,她不仅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容貌,而且有深入骨髓的优雅和融进血液的善良。容貌现在可以通过手术改变,优雅和善良也可以“装”,但阴丽华却是天生丽质,优雅和善良也早已内化成了“气质”和“下意识”。

看到刘秀失态,邓晨连忙过去打圆场,他分别向阴丽华和刘秀介绍了对方。耐心听完表哥的介绍,阴丽华深施一礼,羞中含笑,款款而去。

阴丽华离开之后,刘秀才缓过神来,尴尬得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邓晨则在一边哈哈大笑,拍了一下刘秀的肩膀,说道:“此事包在我身上。”

刘秀则羞愧得无地自容,此后都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办完事后,便匆匆的离开了阴府。

就像一首歌词中所写的那样: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忘不掉你容颜!

从此之后,刘秀就又有了一个“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远大志向!不管时间如何流逝,风云如何变幻,刘秀对阴丽华这种“炽热”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而且愈演愈烈,直到生命终结,为我们演绎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

刘秀在新野的频繁活动早已引起官府的注意,但由于有邓晨这位“大佬”在身边寸步不离,官府也不敢贸然行动。

抓住刘秀一次单独外出的机会,新野县官府便迅速将刘秀抓捕入狱。

我们不知道在监狱里面刘秀是否被严刑拷打,但却一定会挨饿。当时天下大旱,平民百姓就是因为饥饿才冒着杀头的危险造反,更何况监狱里面的犯人呢?入狱没几天,刘秀就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

刘秀正绝望之际,一个官员装束的人竟提着些烧饼来看望他。刘秀定睛一看,来人竟是他的好朋友樊晔。

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当时在新野县衙做小吏。后来,樊晔的这几个烧饼也获得了超额的回报。刘秀称帝后,一直没有忘记樊晔的恩情,他多次请樊晔到宫中吃饭,并赏赐很多财物。樊晔后来官至天水太守和扬州牧!

刘秀大喜,也顾不着形象和寒暄了,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烧饼,一边要求樊晔赶快去找姐夫邓晨。

刘秀“失踪”后,邓晨与刘元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四处寻找。得到樊晔的报信后,邓晨急忙托关系营救刘秀,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刘秀从监狱里给捞了出来。

这件事后,刘秀在心上人面前真是丢够了脸,也与新莽政权彻底撕破了脸,他回到舂陵,不再犹豫,正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莽大起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光武大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