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占领北平和天津后,迅速由国内向华北地区增兵,准备以平津为出发地,沿平绥、平汉、津浦等铁路线展开战略进攻。日军将平汉线作为主要进攻方向,企图在保定、石家庄地区歼灭中国的野战军,进而夺取察、绥、晋、冀、鲁等华北五省,控制黄河以北地区。
针对日军的部署,国军也做出相应部署。8月1日,八十九师向怀来、南口输送部队。上午12时,该师529团罗芳珪部于丰镇开始行动。
日军飞机不时于铁路沿线侦察轰击。军队利用夜间潜行。
作为南口战役中的主力师长官,王仲廉担负着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的重要使命。因事起仓促,由绥东开赴南口时,王仲廉对当地地形一无所知。《孙子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焦急万分之际,为加快速度,王仲廉不顾日军已开始轰炸平绥铁路的情况,坚持乘坐火车前往南口视察。
8月2日王仲廉师长率领高级职员乘坐第304次快车赴南口视察,在花园站突遭日机9架轰炸,并以机枪扫射,车站被炸得一片狼藉,所幸王仲廉临时调换了车厢,才侥幸得生。之后不得不改为骑马、步行继续视察部署,曾在一日间来回160余里,终于抢在日军前完成了基本防务。
8月3日拂晓,529罗芳珪团接替二十九军134师第2旅第4团于南口、居庸关、得胜口、康陵监、永宁、延庆等地抢筑工事。
8月4日,日军机械兵一中队、坦克车30辆、野炮八队、步兵一旅由北平运抵南口。
八十九师530团到达康庄,即遭敌机轰炸。同日,二十一师李仙洲部奉命由陕北宋家川出发,向南口驰援。
8月5日,十三军汤恩伯部开抵南口,在南口、青龙桥、岔道、得胜口、虎峪村、苏林口一带布防,严加戒备。
8月6日,连日来日军用空军对平绥沿线施行侦察轰炸,用列车输送大量军团,至本日,沙河附近发现敌骑200余名。
8月7日,八十九师师部和直属部队推进到榆林堡。从这一天起,日军不时出动骑兵在得胜口——康陵监——关公岭——马家窑一线阵地,中国守军严阵以待。
8月8日清晨,日军步骑兵千余、炮10余门进攻得胜口,南口战役拉开帷幕。八十九师二六五旅奉命将居庸关、南口及昌平间之铁道桥梁山洞全部炸毁,并以巨型车头阻塞山洞。从本日起,日军以载重汽车80余辆装运各兵种连续向昌平增援。
从8月9日拂晓开始,日军以战车置铁道附近掩护工兵修桥,且强迫居民赶修昌平至羊坊公路。中午时分,日军带着大炮战车向昌平、羊坊各增兵一千多人。下午3时左右,日骑兵百余向龙虎台警戒阵地袭击,激战3小时。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也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
这一带崇山峻岭,关隘重叠,地形复杂。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至宣化、张家口,是一东西狭长的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平绥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
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所以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
可见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守住了南口,就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陕西和绥远的企图,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可见南口从来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南口作为一处古战场,位于北京长城八达岭之下,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镇子虽小却是扼守察哈尔、绥远的门户。日军若占领了南口,则察哈尔、绥远等地必失,日军还可以借此窜犯山西,打通西进通道。正因为如此,南口之地为中日必争,大战不可避免。
为了保卫和抢占南口,敌我双方都部署了雄厚的兵力。侵华日军派出铃木第十一混成旅团、酒井第一混成旅团、板垣第五师团全部,以及川岸第二十师团之一部,总人数约7万人,并配备了大量的火炮、坦克、飞机参战。
中国军队主力是汤恩伯将军率领的第十三军,辖第八十九、第四两个师,以及陆续支援的第二十一师、第九十四师、第七十二师、独立第七旅及两个炮兵团,总兵力约6万人。
8月7日,日军第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向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展开进攻,南口战役打响。第五师团又名广岛师团,是日本编组最早的7个师团之一,它是1888年春天由原来的六个镇台(明治时期的战略单位)之一的广岛镇台改编成为第五师团。
当初是由步兵第11、12、21、22四个联队组成的。最后确定了由广岛县的步兵第11联队、滨田县的第21联队、福山市的第41联队、山口县的第42联队组成步兵第9旅团、第21旅团的基干。其中士兵都来自日本本州西部中山地地区的广岛、岛根、山口的子弟兵部队。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为此,从第五师团抽调了两个步兵联队,以此为基础组成了大岛混成旅团,旅团长是大岛义昌少将,改编之后立即奔赴了朝鲜半岛。1894年7月27日,在朝鲜的汉城南面约100公里处名叫成欢的地方与清朝的淮军打了个遭遇战,战时持续了整整一天,清军溃败退入牙山。
这场战役被日本人高度重视,因为是日本现代陆军创立以来首次与外国的陆军对阵,而且运用了现代化的战术,就是在世界作战史上也是值得记录的一笔。
之后,大岛混成旅团攻陷平壤,参加了鸭绿江渡河战役、牛庄战役等等。 十年后的日俄战争,第五师团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日俄战争之后被命令在满洲驻屯,直到1911年。1919年到1920年出兵西伯利亚。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五师团立即在板垣征四郎指挥下被调入中国华北地区。1937年7月27从日本出发,在大沽登陆,加入中国驻屯军,在昌平以南集结。
汤恩伯所部第13军于8月初进入南口地区布防,随即与日本中国驻屯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约15000人的进攻展开战斗。
在此之前,日军旅团派出小分队从4日开始,在南口镇实施战役侦察,又于8日拂晓对得胜口,9日对虎峪村实施搜索,10日起攻击南口车站及其东侧的龙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