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刘福通、韩林儿之死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650字 发布时间:2023-08-05

1354年,元顺帝派丞相脱脱集结了各省人马,又动用了西域、西番的军队,号称百万大军,围攻占领高邮的张士成起义军。


高邮城被重重包围,起义军处于危急状态之时,元朝突然发生内乱。


由于元顺皇帝下令罢免脱脱的官爵,造成100万大军失去了统帅,群龙无首,毫无战斗意志,整个军队土崩瓦解。


不久,张士诚发动反击,打败了元军。


元军兵败之后,刘福通的北方起义军,趁机进攻,接连打败元军。


1355年2月,刘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接到亳州(今安徽亳县)正式称帝,国号为宋,韩林儿被称为小明王。


1357年,亳州政权稳定之后,韩林儿、刘福通兵分三路北伐。


西路军:由李武、崔德率领,攻打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


东路军:由毛贵率领,从山东、河北进军,最后直逼元朝大都。


中路军:由关铎(关先生)、潘诚率领,从山西到辽东进军,与东路军合作攻击大都。


刘福通派出三路北伐大军,计划以中路为重点的北伐军


然后主力进攻大都,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


第一个出发的是西路军,刚经过河南到陕西,就吃了败仗。


中路军穿过太行山,进入山西。


原本计划在山西配合毛贵指挥的东路军,进攻大都。


不料由于元朝军队的拦截,他们未能实现计划,只好转向攻击上都,进入高丽,但也吃了败仗。


只有毛贵率领的东路军,战绩辉煌,他们夺得了元朝的海船,又几个月之内就占领了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元朝调动守卫济南的军队,日夜兼程,试图阻止毛贵的军队。


然而,他们刚刚在河北南皮的魏家庄,安营扎寨。


毛贵就率领军队出其不意地冲进魏家庄,将他们一网打尽。


连续获胜的东路军,士气更加高昂,又接连攻下清、沧两州,并且来到了距离大都只有100多里的地方。


1358年8月,刘福通亲自率领军队攻占了汴梁,将小明王韩林儿接到汴梁,并将其定为都城。


红巾军日益强大,元朝大为恐慌,立即聚集地主武装,加大镇压力度。


最终,三路北伐大军相继失利,汴梁再次落入元军手中。


不久,元朝用高官厚禄招降了张士诚,刘福通保护小明王逃到安丰(今安徽寿县)。


1363年,参与逐鹿天下、元末群雄之一的张世诚,居然玩了一个“黑吃黑”。


他趁着刘福通的红巾军元气大伤,派大将吕珍率军20万大军,袭击了安丰。


安丰被围困数月,城中早已断粮,人人相食。


危在旦夕的刘福通,只好派人向朱元璋求援。


朱元璋此前曾已经被部下奉为吴国公,成为了独立争夺天下的军事集团之一。


也就是说,朱元璋完全可以对刘福通的求救置之不理,隔岸观火。


其实,朱元璋的军事实力在当时也非常有限。


一旦他派兵救援安丰,另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就会趁机偷袭应天府(南京)。


当时的朱元璋左右为难,稍微不慎,就有可能一败涂地。


不过,朱元璋是一位大局观很强的雄主,他看准陈友谅只会一心一意攻打南昌,毅然决定出兵,亲自率领大军救援安丰。


很快,朱元璋就击败了吕珍率领大军,但韩林儿和刘福通却在之前丢去了安丰城。


从那时起,关于韩林儿、刘福通的下落和生死,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许多人认为,韩林儿、刘福通落入朱元璋手中,先后被朱元璋杀害。


只不过,杀害的过程,却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刘福通的死,据说是因为遭到吕珍大军袭击,不敌之下,在安丰阵亡。


另一种说法:吕珍准备追杀他们时,朱元璋刚好赶来救援,把刘福通和韩林儿接到滁州,后来在应天府将二人溺死。


还有一种说法:刘福通确实在安丰阵亡,但韩林儿却被朱元璋救了。


朱元璋救了韩林儿之后,仍然奉他为帝。


1366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将韩林儿接往应天府的途中,韩林儿乘坐的船只在长江发生了意外,船只突然沉没,韩林儿溺水身亡。


不知道是意外还是人为,但这种情况很容易想象,毕竟朱元璋是韩林儿死后最大的受益者。


韩林儿不死,朱元璋也不好收服红巾军,从而登上皇位。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件事是朱元璋干的。


刘福通生不逢时,但作为领导元末最重要的一支起义军,可以说是汉人的民族英雄。


可惜的是,他在安丰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却遭到同行截胡。


张世诚利用刘福通的兵力空虚,横插一脚,决定了他的生死。


刘福通率领的北方红巾军,奋战了十多年。


尽管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严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有效帮助了南方起义军的抗元斗争,为最终推翻元朝奠定了基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