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3年,濠州突围后,朱元璋回到自己的家乡,大量招兵买马。
朱元璋少年时期的伙伴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纷纷前来投奔。
不到十天,他就招募了700多人。
这些人和后来投奔的邓愈、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成了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元璋还专门吸收了一些读书人,帮助他提出建议。
定远有两兄弟很有名气,哥哥叫冯国用,弟弟叫冯国胜。
有一天,朱元璋就向他们请教打天下的道理。
冯氏兄弟告诉朱元璋,说:“金陵是历代有名的帝王都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谁能先攻下这个地方,再派大将四面征伐,收取民心,谁就能赢得天下。”
朱元璋暗暗点头,把这些道理都记在心里。
那时候,朱元璋只是一个为别人卖命的小军官,但他现在已经有了攻占金陵、征讨天下的打算。
1354年,朱元璋从定远吸收了一批地主武装,队伍扩大到两三万人马。
定远有个文人名叫李善长,是个很有计谋的人,也来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他很有学问,就把他留在起义军当谋士。
有一次,朱元璋问李善长:“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打仗,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
李善长说:“秦朝末年,也是如此混乱。”
“汉高祖出身平民,因为气量大,能善用人才,不胡乱杀人,他只花了五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一统天下。”
“现在元朝政局如此混乱,天下四分五裂,您为什么不向汉高祖学习呢?”
从那以后,朱元璋就想向汉高祖刘邦学习,如何才能一统天下。
1355年6月,小明王韩林儿在豪州称帝那年,郭子兴病死。
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部将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当时,江淮地区还有几支红巾军,如徐寿辉、张士诚、双刀赵和李扒头。
每个人都想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有时互相算计、互相争斗、大打出手。
朱元璋想从和州渡江,攻打采石、太平,然后进攻集庆。
但是,到哪儿才可以找到这么多的战船呢?
正巧这时候,双刀赵、李扒头派人邀请朱元璋到巢湖,商量两家合作事宜。
朱元璋正要去宴会,有人偷偷告诉他,李扒头想在商谈过程中杀了自己,吞并朱元璋的部众。
于是朱元璋称病推说,自己不能亲自参加商谈,而是邀请李扒头前来赴宴。
李扒头不知是计,一到朱元璋的军营就被捆了起来,扔进水里淹死。
双刀赵听说这事,吓得赶紧跑到徐寿辉那里,他们经营了好几年的巢湖(今安徽省合肥市南部)水军,就这样归顺了朱元璋。
朱元璋实力大增,便将进军矛头指向集庆。
自1355年7月开始,朱元璋向集庆发动了三次进攻。
前两次,由于有一位名叫陈野先的将领,暗地里与元朝守军勾结捣乱,导致攻城失败,红巾军损失惨重。
1355年9月,第二次攻打集庆之时,郭天叙和张天祐兵败被杀。
这样一来,朱元璋顺理成章成了都元帅,郭子兴的部队全部归他指挥。
1356年3月,朱元璋做好充分准备后,亲自指挥攻城。
起义军水陆大军一共数十万人马,聚集于集庆,浩浩荡荡,旗帜飘扬,气势壮观。
叛将陈野先的儿子陈兆先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元朝守军福寿关上了城门,不敢出战。
最后,起义军攻破了集庆,福寿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乱刀砍死了。
朱元璋进入集庆,立即召集城里的父老乡亲,宣布说:“元朝政治腐朽,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我攻下集庆,是为百姓除奸平乱,大家不用质疑,也不用害怕。”
“那些愿意跟我建功立业的英雄好汉,我都会以礼待之。”
“从现在起,官吏就不允许欺压百姓,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老百姓们一听,欢呼雀跃,很快就恢复了一片安定。
接着,朱元璋将集庆改为应天府(今南京),表示自己的起义是顺应上天的旨意而为之,即是“上应天命”。
从那时起,朱元璋就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向江南地区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