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笔试加面试总分第一时,齐莹心中似乎没有之前想象中的激动。冥冥中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结果也是自然而然的,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毕业两年多来所有吃过的苦,走过的路都值得。没有经历这些,她就不可能是今天的她。这一路走来,经历的那些艰辛,对她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接下来就是走流程了。
9月25日考核名单公布,国庆后上班第一天就有人来杂志社考核。
10月12日体检。
10月22日到市人大机关领取公务员录用审批表。齐莹有点不敢相信:今后自己就要到这个庄严肃穆的单位上班了吗?这是她之前从来不敢想的。多少次上班路过这里,看着门口站立得笔直笔直的卫兵,她都是远远地心怀敬畏地看一眼,然后就急匆匆赶路,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和这里有所关联。
10月30日,收到公务员录用通知单。
杂志社里的人,只有小赵祝贺了她,然后说:“机关人际关系很复杂的,少说话多干事。”
“谢谢,我会注意。”同事一场,也只有小赵能和她说些中肯的意见,她还是很感激他的。
其他人语气都酸溜溜的,“你总算出头了,哪象我们,还得在这慢慢熬……”
“到了市人大,不要忘了我们哟……”
“公务员有一年试用期的,不合格最后还是不能录用。”何立宁说。
这孙子,这时候还想着打压她。齐莹没搭话,她根本不想再和他多说一句话。
11月6日报到,到市党校参加为期12天的初任公务员统一培训。
在杂志社办理移交工作时,办公室负责人要求齐莹上交call机,“领导交待的。”实在太抠门了,齐莹想。自己为杂志社创造的财富难道还不能换一台旧call机吗?
本来想一天全部做好交接工作的,哪知会计请了两天假,又得推后两天。
从银行取出了300元,还了韩总。
韩总脸上没有表情,说:“先搬了房子再来找我签字办交接。”
齐莹说:“我已经和办公室的人说了,周六搬,可以先签字办其他交接吗?”
“等你全部都搬好了,星期一再来找我。”不由分说的口气。
齐莹心中很是不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不能通融一下?难道还怕她赖在杂志社不肯走?
她call了秦东,和他说了情况。两人决定,当天就搬!她是一分钟也不想多待在这个地方了。
中午,齐莹去市场买了两个大麻布袋,回到宿舍忙乎了一阵,把书和衣物塞到麻布袋里,一清理,才发现她的书和衣物挺多挺沉的。
快下班时,秦东过来了,帮拆了床,两人打了辆车,把东西搬到了秦东那儿,放在客厅里。
忙碌到晚上11点多,总算全部安顿好了。
第二天早晨,齐莹早早就到了杂志社,找到韩总签字。
韩总似乎有些伤感,他说:“我本来的意思,是留你在发行科干,干出一点成绩后再考虑你的其他问题……”
齐莹想,这一点就算了,忽悠刚进杂志社的她可以,忽悠在杂志社做了差不多两年的她就不对了。
真想提高发行人员的待遇,就不会每个月只发那300元了(50元的额外福利已经取消好久了,说是因为杂志社帮招聘人员解决了住处),永远不会涨的工资,干好干坏一个样,订单拉得再多,永远是打工妹的待遇,还要自己贴电话费联系业务,还想忽悠她?
齐莹说:“在杂志社差不多两年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需要什么,我适合什么,搞发行就是搞经营,要常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常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这不符合我的性格,长期干下去心情也不舒畅。”
没想到韩总说:“你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我觉得你走了几个单位,都没给别人留下什么好印象,是不是在星汉,在《青凤周末报》和别人关系不好才到杂志社来的。从你和何立宁的关系也看出一点。”
齐莹听了这话,心中对杂志社仅存的一点好心绪都没有了。他凭什么这么说她?对她的经历他了解多少?
她说:“我的性格是有缺陷。我会努力改正。但我有我的做人准则。一,尊重我的人我也会尊重他;二,我从来不在背后诋毁诽谤他人,打他人小报告;三,只要别人不涉及我的人格和尊严,我都不会计较,否则我会据理力争。”
说完,齐莹看着韩总,说:“谢谢您,韩总。当初您给我了一份杂志社的工作,让我度过了那段困难的时期,我真的很感激您。但发行不是我真正想做的。希望将来杂志社越办越好。”然后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对得起她自己,她问心无愧。编辑部的校对辞职的时候,还领了60元的工资,她一分没有,等于白干了一个月。并且还交了30元电费,call机也交还了,这些她都不计较,但韩总说这些话,让她对他产生了怀疑,也为自己之前对韩总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她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宽厚的好领导,没想到最后这一切都是她的错觉。他只不过在用他的所谓领导的艺术,让她死心塌地为杂志社卖命罢了。她不过就是杂志社的一个廉价劳动力。
她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女人,特别是她们这种从小地方出来的,在青凤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要想在这个城市立足,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没有对自己的清醒认识是不行的,否则很容易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对自己产生怀疑,最终什么也干不了。
齐莹觉得自己很幸运,毕业两年多,虽然经历了千辛万苦,但她总算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上岸”,她感谢这一路走来那些帮助过她的人:洪军、廖宁、凌霄、小彭、严勇、卢运军、良老师、雷蓉、卢定宇……也感激那些对她不友好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激发了她的斗志,让她更懂得了人必须要为自己争口气,不要为别人的言语所左右……
秘书处此次通过公务员考试招了一男一女。女的已经结婚生子,住在家里。男孩子家也在外地,去年才从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单位没有宿舍提供,但每个月有100元的房租补贴。需要他们自己在外租房。住在秦东那毕竟不方便,长久也不是办法,毕竟他那个两房一厅是和同事合住的。
秦东提出两人登记结婚,结婚后他们单位可以提供一套两房一厅的无产权婚房。
但齐莹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因为登记结婚要开单位证明,她还在公务员试用期,这一年内她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登记结婚的,不想给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另一个原因是她还在考自考本科,不想被别的事情分心。
她才23岁,不想这么快结婚,她觉得她各方面都还没有做好进入婚姻生活的心理准备。
从同事那得知,离单位15分钟左右路程的州建筑设计院有单人间出租。
这天,齐莹和秦东去看了房子。是栋简易大楼房,三层,每层都有6、7个房间,每个房间就是一房一厅,30平米左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设备都是齐全的,一个月150元。单位房租补贴100元,自己出50元,还是能接受的。
唯一的不便之处就是离单位远了一些,但环境好,也安全,租住的人也基本都是单位的人。齐莹想起自己前年找房子的经历,那些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出租房让她心有余悸。
秦东提出每个月的50元他帮出,齐莹谢绝了,他已经为她付出太多了,她不想再额外增加他的负担。
在参加初任公务员统一培训期间,市人大机关打字室的打字员小玲来给她们送材料。小玲才18岁,刚从职高毕业没多久。是个单纯可爱的女孩子。聊了几次,大家都熟识了。
“我在《西南州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选择》,我觉得写得很好,我剪下来压在我桌上的玻璃板上了,是你写的吗?”小玲问。
齐莹笑了:“是的。”
“你真行,我要向你学习。”小玲说。
小玲告诉她,当时齐莹报名时不是本科学历,人事处的处长回来请示了分管调研室的程副主任,程副主任操着他那口四川话口音的普通话说:“共产党说话是可以变通的,因为现在我们这种单位,能干的人不想来,想来的人干不了,又能干又想来的一定要抓住。就让她报名考试嘛。能不能进来分数说了算。”小玲认真模仿着程副主任的“川普”。齐莹忍不住笑了。
小玲还说,有人背后议论:“她在杂志社是做发行的,不是做编辑。”程副主任站出来维护她:“就是因为发行工作不适合她,不能发挥她的特长,才要考到我们这里嘛!她发表的那么多文章,大家都没看到吗?”
如果不是小玲告诉她,她真的想不到这背后还有这么多事。齐莹心中对程副主任充满了感激。象她这样没有后台,也没有背景的人,要想在这种等级森严的大机关站稳脚跟,太难了。她也预感到在机关绝不会比在杂志社简单,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复杂。
她又想起了《古尊宿语录》中的那则对话,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拾得答:“你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她暗下决心,要用工作能力让所有的人闭嘴,也算报答程副主任的知遇之恩。
考入公务员,对齐莹而言是全新的开始。二年前那个下雨的晚上,失去了住处的她象一只被人遗弃的流浪狗,无助地站在青凤的街头,走投无路,无处可去,谁能想到二年后她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她不知道自己放弃晚报选择市人大是对还是错,就如毕业时放弃地委选择星汉公司一样。但对她目前而言,两年多漂泊不定的生活,早已让她身心疲惫,现在她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生活,同时也能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考入公务员对她目前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注定了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个过程,就是不断选择和不断放弃的过程。无所谓对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路,每个人都终将选择不同的道路,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就是无憾的选择。
第一部全文完
作者的话:青春三部曲之一《风雨丽人路》从去年9月开始连载,今天总算划上句号了。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感谢各位用心阅读的朋友。青春三部曲之二《机关风云录》已经在写作中,可能会写完,也可能永远也写不完......不想强求自己,顺其自然吧。再次感谢各位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