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心
作品管理
数据查询
收入查询
创作日历
作者福利
正文
公共章节·1401字
tips:不能出现涉黄、涉政、涉暴、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 等有害信息的内容
第十四章 研究生课堂上的“天才”
祸福相依,离婚后不久,S症出了新药,副作用明显变小了,夏吟的记忆力重新恢复了。可是,在学校任教的门槛已经提高,至少要研究生才行。
画外音:夏吟想换个环境,想重新开始,她毅然辞了职。
她应聘去了一家传媒公司。
“小夏,你学的是外语专业?”公司周总问。
“是的。”夏吟抱着一个文件袋,略带局促地回答。
“你可以考虑兼任编辑部的编辑,我看了一下你的翻译,文笔不错。”周总手指交叉,神色淡定地说。
“是吗?谢谢周总夸奖。”夏吟有一点受宠若惊,自从工作以来,她是第一次得到领导的夸奖。
公司会议。
副总宋总开始发言:
“各位好,今天的例会主要讲几个问题,第一,公司的经营状况日趋稳定,再版的这一批图书销售状况良好。第二,公司商议,决定把出版范围锁定在下面几个类型,一,社会经济类;二,文艺类;三,生活类;四,哲学类;五,教辅类······”
夏吟认真地做着笔记。旁边的同事何欣时不时地看一下她的笔记。
清晨,夏吟在餐厅用早餐,她打开一份桌上的报纸,轻声念道:
“今年再掀考研热潮,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1.2%······”
她搅动豆浆的勺子略微停了停,若有所思。
因州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人潮涌动。
夏吟好不容易拿到一份申请表,倚在墙上填了起来。专业那一栏,她填的是“中西比较文学”。因为还得工作挣生活费,她报考的是在职研究生。
次年九月,研究生课程开课了。
为他们授课的都是博士或博士后。
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导师讲了很多名家及其作品,比如鲁迅、巴金、沈从文等。当他言及鲁迅在《伤逝》中表现的主题,没有人回答。
夏吟在下边答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导师微微颔首。
后来他又问“不欺暗室”指的是中国的一种什么样的道德。
夏吟答曰:“慎独”。
一天上中西文化课,导师谈到“无用”的作用是什么,有的同学回答:“再无用的人也是有用的,所以无用是有作用的。”导师摇头。课堂一片静默。
夏吟答曰:“此木以不材而尽其天年。”
导师点头。
随后一个课题中又问道:“什么是文化?”
同学回答了很多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知识积累。”;“文化是一种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形态。”······
“everything.”(“一切。”)切夏吟回答。
导师惊鄂,点头说:“正确。”
导师又问:“文明与文化是不是一样的?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回答又有很多。
这次夏吟没有大声说,只跟旁边的一个同学道:“我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成果。”
不料导师在幻灯上滑动幻灯片,其中有一句就是“文明是文化的成果。”
众人皆惊,夏吟自己也很吃惊,因为她根本没有在任何地方读到过这些句子。
画外音:夏吟的才能再度上升,几乎有“天才”之称。
在公司的工作也进展得很顺利,时常得到领导的赞美和嘉许。
可是有一天······
公司的秘书走过来,颇有居高临下的意思,她扶了扶眼镜,扬着下巴说:“返稿。”
“怎么会?”夏吟问道,“这么久以来,我从来没有返过稿,总编从来都很满意·······”
“总编的意思。”秘书说罢转身离开。
夏吟打开文件一看,红批写着:“做初审的工作,不是复审,全部重来。”
她自语道:“不是早就是做复审吗?”
她走进总编室,总编神色有点慌乱,低下头佯装做其他的事。
“总编,请问·······”她试探性地问。“这个,去问宋总,我不太清楚。”总编说。可是宋总人不在。
她拨响了宋总的电话,问:“宋总,”话未说完,对方说:“我正忙,正忙。”
夏吟转身走向总经理室,找周总。总秘说周总已经调离了,调到分公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