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友、杨立虎两位将军面容严峻。
“龙吼”突袭对马岛倘若成功,日军部队的人员死亡比例、死亡过程可想而知。日军先不知情,事发后又不及反应。连波‘龙吼’攻击,无孔不入的次声波对人体摧心裂肺碎脑------惨状犹如已经发生在眼前。
“当‘龙吼’攻击对马岛奏效,第三波‘龙吼’攻击将指向我东线部队预定登陆地区。攻击方位将为主要沿敌人海岸防御的岸炮及稍纵深的导弹、炮阵地,以及敌人的其他地表防卫工事——主要是为杀伤敌防守工事中的人员。
为使我前线部队将士不致遭受损失。‘龙吼’部队将派出专门保护分队在我前线渡海部队的外侧监视,随时采取保护措施。”
可以想象,这一类的紧急保护措施,也应该是一种声浪式保护圈。
“对马岛上的日军隐蔽阵地中的敌人,因其部分掩体具备较好的防护功能,在‘龙吼’攻击之后仍有可能具备部份战斗力。基于此点,总部建议我们,原定以对马岛敌军为攻击目标的海空军力量不可全部调开,而是在对马岛日军死灰复燃之时,迅即予以完全的歼灭。这样,我们的‘弧线行动’之心腹大患方可根除。”
严一森轻轻发下示意杆。他的目光并未离开电子地图。李杨二人随着严一森的凝注目光看去。那是日本西南海岸线,一串亮点标出了此地带的重要城镇和海防要塞。
都是名城名港。佐世保、福冈、北九州、下关。
下关,即马关。
杨立虎目视马关。绿色的亮点沉稳不闪。荧荧之光如同夜里林间端立不动盯着人的猛兽之眼。
严一森向李贤友说:“李将军,对不起。”
李上将早已注意到两位中国将领的目光。中国人凝视地图上的某一点时神情严肃。一种感受复杂的严肃。李上将有很短的时间困惑不解。然后恍然。听到严一森的说话,他立即回了个手势,回答:“严司令,请。”
严一森向电子地图操控员上尉说:“日本城市下关。”
轻柔的日本民间歌谣乐声中,下关市的港口、街道一一闪过。海水湛蓝,港口整洁,街道繁华。老人和儿童的笑容和阳光一般灿烂。
一分钟的图像画面结束时,一群白色的鸽子冲向蓝天。
杨立虎沉静地看着画面。从日本人拍摄的旅游风光片,自然看不到现在的实际景色。这画面上的一切,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假如再在同样的位置上去拍,大概充斥在镜头中的,应当是撅起的钢筋、乱堆的水泥块,还有群聚的士兵和大小不一可以随时喷射出杀人之火的钢铁器械。
严一森知道杨立虎在想什么。
一百多年前,中国清政府首席军机大臣李鸿章东渡日本在马关即下关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共21条。其中一条款内容为“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国”。
台湾,正是严一森和杨立虎出生并成长于斯的地方。
严一森轻拍杨立虎的肩膀:“李鸿章坐过的地方,只有等我们亲自去看一眼了。”
杨立虎从沉静中醒来,笑了:“司令,你可真摸透了我的心思。”
严一森十分严肃:“人同此心。”
他转向李贤友:“谢谢李将军。”
高丽国上将倾身致意。然后他也迅速地将目光投回到地图上的日本土地上。
中国战友们体会得到朝鲜人心目中那太多的复杂情感吗?
日本,这个强悍的邻邦,曾经使朝鲜人彻底感受到亡国的痛楚。
三人的目光再度相遇,思绪已然集中。
严一森说:“现在,我们商讨一下作战计划中的有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