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一森上将担任总反攻联军总司令兼东线司令部司令。应他的要求,杨立虎上将被调至东线司令部担任第二副司令兼登陆战前敌总指挥。东线司令部第一副司令由高丽国国防军副总司令李贤友上将担任。
李贤友上将能够说流利的中文,他的日语也很不错。这也许是高丽国最高统帅部派他担任联军副总司令的一个原因。
李贤友上将早年以留学生身份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其后又进美国的西点军校,真正地投笔从戎了。
李上将在西点军校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开始在高丽国国防军前身之一的韩国军队中任职、升迁。由于才华出众,又在被派出参加国际反恐、维和部队时立有奇功,终于成为高丽国国防军中的著名将领之一。
李贤友和严一森相识多年,亦曾合作过,关系极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历史上,任何联军的战斗力、战斗成果与联局最高领导层是否团结和谐直接相关,许多时候,更是和战争的胜负直接相关。
李贤友和严一森、杨立虎相处得很好。
具体到哪支部队适合从哪一路进攻,适合夺取那一类阵地,从何处何时突破更能发挥特长的战术问题,他们畅抒己见,又互相尊重。
这不是说没有意见分歧的时候。
意见不同的时候还很多。
正职的权威这时候便体现出来。关键时候,由严一森断然拍板。
这些,都是在详尽计划对日登陆作战的讨论决定过程中发生的。
一当战斗打响,他们将不再有时间详细讨论那些看来属于微小细节,实际上可能影响到许多官兵的生命的具体内容。那时候,按照预定计划,并随时机动应变,果断下达命令,冲破层层迷雾,直取胜利之果——才是将军们最辉煌的时刻。
李贤友和杨立虎站立在沙盘地形图旁。
可塑性沙盘地形图由电脑控制其制作和变更。
信息输入后,大批细微塑胶圆珠在由计算机操控的微型电机驱动下,运动、堆积,很快形成形态逼真的地形模型。
实际地形的数据是由以卫星为主的信息系统所提供。
在军事科技界,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亦可算是古老的了。
上一世纪诞生的巡航导弹,就一直是采取这种利用地形数据方式确定飞行航线。
古老但有实效的事物自然会保持它的青春。
李贤友上将说:“杨将军,据你的估计,最高统帅部会不会批准我们关于作战计划的变更?”
杨立虎的目光从沙盘上那片代表海峡的蓝色平面上抬起,望着面前的朝鲜人。
事关重大,一向庄重严谨沉着的上将脸上竟也透出了微微的焦虑。
这次登陆作战行动被命名为“弧线行动”。
其意指这次向日本本土发动的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的东线进攻,其攻击方向路线将体现出两个弧形。
部队从镇海、釜山、巨济岛等地登舰出发。
其中部分将士将乘坐大型潜水式登陆舰;其他乘坐1500余艘各种舰船,分东北西南两条航道,从两端绕过日本的对马海岛,在下关、福冈之间的海岸登陆。
“弧线行动”的作战计划此前早已得到两国最高统帅部的批准。
在进一步研究行动细节时,严一森、李贤友、杨立虎等人发现,日本领土对马岛上仍然有着相当强大的日本陆海军部队。
就东线大规模登陆计划“弧线行动”而言,本已有以舰载导弹、高空战斗轰炸机机载导弹和强力舰炮封压对马岛日军火力的步骤。
即使舰船大队受到对马岛日军攻击,料不至于根本影响到登陆部队战斗力和登陆行动。
但最新情报表明,日本人在对马岛上装有以电磁力为加推助力的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