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书名:君归 作者:狸狐花 本章字数:5053字 发布时间:2023-08-03

没有再和于大多聊的意思,丽娘转头看了看和杜大娘聊得起劲的林老夫人,弯了弯嘴角。

许多人曾从生他养他的土地里走了出来,来到这繁华虚荣的地方,忘却了曾经的自己,开始鄙夷起了他们。

丽娘到觉得只是许久未见,有些想念。她想念的是生活在这里的气息,与这里相处的人。

农家饭菜,虽然简陋,可这是杜大娘家中能给的最好的了。可因为人多,林城便吩咐人去买了一些菜回来,小孩子们难得凑到一起,吃上一顿这样好的饭菜。

杜大娘和林老夫人仿佛有许多话一般,说都说不完,将这个本想多和杜大娘聊聊的丽娘给挤到了一边。

丽娘只能无奈的坐在院中,看着篱笆外。

矮屋疏篱四五家,炊烟袅袅日边斜。这般场景恍惚如同隔世。

于大吃过饭后,便又出了门。他打算在天黑以前再弄一些柴火。

看着堆满柴火的柴房,杜大娘有些无奈的对林老夫人道:“你瞧瞧这孩子,之前还愿意多说两句话,现在也不知怎么了,连话都不肯多说。就知道闷头苦干。我都说了这柴火不着急,家里还有老大老二都在干活呢,都去弄些回来,怎么都不愁。可他就是不听。”

林老夫人笑了笑,“你家这小子啊,能干,勤快。也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姑娘。”

“说起这个,我就更愁了。”杜大娘叹了一口气,道:“自从前头那个走了之后,他就没再娶了。我说给寻摸个吧,他也不答应。”

前头那个,就是说的于大之前成婚的妻子,难产后一尸两命,于大后来心里害怕了,许久都没有松口再娶妻,如今还是独自一人。

林老夫人有些惊讶,“之前听说有家刚和离归来的那家,好像是姓孙。各方面都好,就是嫁的丈夫是个酒鬼,劝不下来,于是便一气之下和离了。还说想帮你问问,做个媒呢。怎么三年过去了,他还不肯娶妻?”

杜大娘摇了摇头,“说什么都不肯。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说着话,她有些隐晦的瞥了一眼和林城一起不知道说些什么的丽娘。

此时的丽娘正开怀大笑,林城看着她的眼神带着宠溺。杜大娘心里更觉得遗憾,任谁都看得出,他们夫妻感情甚好,就连参军十年,回来后还腻在一块,更别说他现在的身份了,不是于大能比得上的。

可惜这小子,好不容易想通了,看上的却是一个有夫之妇,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丽娘坐了一会儿觉得有些困倦了,她微微打了个哈欠,用手捂住嘴,双眼眯成一条缝。林城见到,关心的问:“可想午睡了?”

丽娘点了点头,“我去马车上歇一会儿。”

杜大娘正和林老夫人聊着,正好听到丽娘的话,连忙热情的叫丽娘去自己屋内歇一歇。

“咱们农家的屋子,虽然不讲究有多好,可也干干净净。大娘我的屋子,就我一个人睡。你如今有孕在身,正是嗜睡的时候,就先去我那屋歇着吧。”

杜大娘太过于热情,丽娘也确实困的不行,没有再拒绝。“那就麻烦大娘了。”丽娘微微一笑,跟着杜大娘进了她的屋子。

这一睡便到了傍晚,林老夫人和杜大娘聊的意犹未尽,却不得不分开。

丽娘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本想就躺一躺的,不知怎么就睡到现在……”

“不碍事,不碍事。现在有些晚了,要不再吃过晚饭走也不迟。”杜大娘笑着盛情邀请。

只是林城想着待会儿太晚了,连城门都进不到,还是摇头拒绝了。杜大娘只好遗憾的将人送至门口。

此时的于大这又才背着一大捆柴火踏着夕阳缓缓归来。看到马车还停在门口,丽娘在林城的搀扶下,缓缓上了马车。

丽娘也见到刚回来的于大,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便坐进了马车中。

于大眼睁睁看着将军府的马车,在车夫的指挥下,发出哒哒的马蹄声,朝着村口驶去。

杜大娘不知何时站在了于大的身后,幽幽道:“人都走了,你还看什么?”

于大回过神来,放下捆在身后的柴火,闷闷道:“没什么。娘,您进去吧,外面风大。”

杜大娘轻哼一声,到底没再说什么,毕竟是在大门外,说什么都不合适。

昏黄的烛光下,杜大娘正绣着鞋垫,于大坐在一旁,低着头不知再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杜大娘这才放下鞋垫,道:“儿啊,你两个哥哥的孩子都好几个了,如今你膝下一个子女都没有。平日里娘纵着你,可如今你难道还放不下?”

于大抬起头来,看着渐渐有了白发的杜大娘,心里酸涩不已。只是今日看着丽娘那张清丽的脸,那心中的想法根本控制不住。

“娘……”

“我知道,你对她还放不下,可她本就是有夫之妇,如今更是与你我的身份天差地别。你又何必做这种姿态?我听说村东头那个孙云娘,刚和离归家……”

“与我有何干系?”于大不想听,有些生硬的回着杜大娘。

杜大娘没有在意他的态度,自顾自的说着,“孙云娘这个人,可真是勤快的紧,要我说,就咱家这条件,要是能娶到她,也是烧高香了。你要是答应娘,娘明儿个就上门。”

“我不同意!”于大的反应有些激烈,他猛的站起身来,椅子被他的力道甩的倒在地上,发出“砰”的声响。

门外顿时传来一个声音,“娘,三弟。你们莫要吵架啊!”杜大娘听到门外传来说话声,便立刻抻着脖子朝门口喊道:“没事啊,老大。回去睡吧。”

门外应了一声,窸窸窣窣的声音后,便归于平静。杜大娘用平静的目光看着因为激动而站起身的于大,于大被看的有些不知所措。

喏喏道:“娘,为什么我没有早些遇见她?”

“早些遇见?你以为你是谁?人家早些年在辽州,你去哪儿遇见!”

杜大娘本想好好与他说的,可听到这番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点着他的额头。

于大摸着被杜大娘手指点的通红的额头,又变得垂头丧气起来。“可我真的不想娶别人。”

“你怎么就这么执迷不悟呢?”杜大娘摇着头,一副不想再与他多说的样子。

杜大娘离开了于大的房间,看着已经熄灭了烛火,关上了的房门,又是一声轻叹。

上次丽娘走后,于大颓废了好几日,杜大娘怕他的心思被别人看出来,逼着他到山上去。

好不容易恢复了正常,如今又是这般,也不知道她这个儿子到底是回事,总是倔强的不肯回头。

杜大娘想起了之前自己趁着丽娘搬去京城内将军府的时候,就开始给他寻摸亲事。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鳏夫,只要不是非要黄花大闺女,和离的也好,寡妇也好,杜大娘都能接受。

她想着,丽娘的丈夫回来了,也去过上了富贵日子,于大总该死心了吧。

可谁知,这小子不声不响的,铁了心就是不愿成婚。今日丽娘她们回来这一趟,又刺激到他了吧。

哎,儿女都是债啊!

杜大娘想劝,都没办法劝。只是还好,村子里的人都只当于大是对前面那个亡妻情深义重,不曾知晓他对丽娘的心思。

回到府上后,林城小心翼翼的将丽娘从马车上抱了下来,丽娘将脸埋在林城的胸口,羞涩的不敢抬头。

“这会儿天黑,怕你摔着。”林城小声的在丽娘耳边说道。一边走一边说的他还不忘吩咐下人扶好林老夫人。

林老夫人瞧着小夫妻俩这般,也是摇了摇头,不知怎的,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他还在世的话,自己也该是被捧在手心上的那个吧。林城的爹去的早,林城他没什么印象,可林老夫人记得。

那时候林老夫人还年轻着,是那村里还算得上好看的姑娘。有一回上山去的时候,崴了脚,又遇上了那打猎的林城的他爹。

那时候他刚猎了一只兔子,兴高采烈的走着,看到一姑娘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楚楚可怜的模样。

他见是自己认识的人,又一个姑娘家崴了脚,便好心送了她回来。

一来二去的两个人就看对了眼。林城与他爹可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仅样貌像,连性子也像。

林城将丽娘抱回院子的时候,丽娘的手还抓在林城的衣袖上,脸埋在他的怀中,紧紧闭着眼。一路上都没敢睁开眼睛看,其实不用看她也知道,都是羡慕的眼神。

可她就是觉得不好意思,谁家夫妻多年,还这般黏人的。丽娘嘴上什么都没说,心里却甜滋滋的。

山间的野菊,整齐的田畴,潺潺流动的小溪。听到那隐约的鸡犬声,犁地的老黄牛,跟在身后的人们。

风吹过村里的那些杏花树上,落英缤纷,伸手用一抓,手中便是满满的雪白。

梦中的丽娘,嘴角微微翘起,她好像闻到了杏花的香味,清香淡雅,却沁人心脾。

她笑着,将手中的杏花递给自己的亲娘,“娘,我想吃杏花饼。”

妇人轻轻点了点丽娘的鼻尖,道:“多大的姑娘了,还这么馋。好,娘去给你做。”

厨房里,妇人用襻膊束起衣衫袖口,拿出面粉,和采摘的杏花。一点点捣碎,放入一勺糖,等了片刻后,又和面粉搅拌均匀。

丽娘坐在身后,看着妇人一点点做好杏花饼,端到自己面前。她撑着下巴看着盘子里的饼,伸手拿了一个起来。

“娘做的杏花饼真好吃。”丽娘眯着眼,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妇人摸了摸丽娘的头,笑道:“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谁说的,大哥二哥也喜欢吃,可每次都吃不了多少。这回啊,他们又吃不了咯!”

丽娘的笑声,银铃一般清脆。

从梦中醒来的丽娘,眼角划过一丝泪滴。她茫然的睁开眼,半撑着身子,低头看了此刻躺在床上,盖着厚厚被子的自己。

她想爹娘了,也想吃杏花饼了。

不知为什么,怀孕的女子总是多愁善感。她望着窗外天光大亮,怔怔出神。

昨日去了一趟于家村,便做了这样一个梦,是在告诉自己,许久没有回去了吗?

自从她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后,再没回去过,也不知爹娘的坟还在不在,坟上有没有长杂草。

不知还有没有人去祭拜……

大哥流放了,二哥死了。只有自己一个外嫁女,如今还在京城,她想家了。

忠勇将军府现在是人仰马翻,因为将军夫人想要在临近冬日时,吃一口春日才有的杏花饼。

可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囤积粮食,好过冬。别说蔬菜了,就连肉都变得紧俏。

何况杏花是在三月间才有,如今哪儿找?这可愁坏了府上的厨子。厨子做的别的菜,丽娘是一口都不吃,端到她面前,总说没胃口。

林老夫人坐在一旁劝了许久,丽娘都说吃不下。

“丽娘,你多少吃点东西吧。之前不还好好的嘛,怎么这会儿就吃不下了?”

“娘,我想吃杏花饼。”丽娘吸了吸鼻子,鼻尖红红的。对着林老夫人撒着娇。

林老夫人一听杏花饼,便知丽娘是想家了,她搂着丽娘轻声道:“娘知道,可现在冬日里没有杏花,咱们换换好吗?”

“可是,我现在就想吃杏花饼。”丽娘有些难受的摸了摸自己的心口。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胎怀的不如当年那般轻松。当年她怀着林安宁的时候,给什么吃什么。除了该忌口的,别的都吃,既没孕吐,也没非要吵着闹着吃什么。

一路就那么平平安安的生下了林安宁,林安宁小时候也特别好带,不吵不闹,安安静静。

可这回,一开始是闻到一点荤腥就想吐。吃不下任何东西,也幸好孕吐的时间不长,渐渐恢复了吃东西。

谁知这会儿因为一个梦,想起了爹娘,想起了杏花饼,明知道现在不可能,却依然馋的想吃。

林老夫人知道,杏花饼只是借口,想爹娘是真。可这时候不吃东西,对身体不好。急得林老夫人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好不容易熬到林城从军营回来,他一进门就听说了这事,顿时也傻了眼。

这时候哪儿有杏花?

听到林城也这么说,丽娘的眼泪唰的就掉了下来。“别哭,别哭啊。”林城急得手忙脚乱的去擦丽娘脸上的泪痕,“要不我给你买糖葫芦?”

“我又不是小孩子,不要!”丽娘拍开林城的手,自顾自的擦着眼泪,侧着身子不看林城一眼。

林城挠了挠后脑勺,又问道:“那你想要什么?”

“我想吃杏花饼!”

这件事真的是过不去了,林城和林老夫人都愁着,看着丽娘哭的一抽一抽的,也是心疼的紧。

最终林城一拍大腿,道:“我去找找看!”

去哪儿找?去点心铺子问啊。京城内所有的点心铺子他都跑了个遍,好不容易在犄角旮旯的一家非常小的杂货铺子里买到干杏花。

丽娘在第三天的时候,终于吃上了杏花饼,哭了三天的她,终于破涕为笑。

林城松了一口气,连忙问道:“怎么样,好吃吗?”丽娘撇了撇嘴道:“还没有我娘做的好吃。”

说着林城就想去找林老夫人,林老夫人在乡下的时候,也是经常做饭,杏花饼她也是会做的。

林城本想让点心铺子帮忙做一份,却被林老夫人拦了下来。她说:“杏花村的妇人,哪个手上不会做杏花饼?你就瞧好了,咱们杏花村的秘方,外面的那些人哪儿会做这个?”

丽娘见林城想要去找林老夫人,连忙拉住了他,“外面的厨子哪儿会做这个,别去找厨子的麻烦。”

林城看着脸上有些僵硬的林老夫人,此时正站在门口,端着第二盘杏花饼。

他摸了摸鼻尖,咳嗽一声,想准备解释这是林老夫人自己亲手做的。

可还没等他开口,就被林老夫人抢了先,“丽娘啊,外面那些厨子确实不会做,你尝尝娘给你做的,有没有你亲娘做的那个味儿?”

说着林老夫人假装无事的走了近来,将第二盘杏花饼放在了桌上。

丽娘的双眼亮了亮,伸手拿起第二盘里的杏花饼,轻轻咬上一口,便夸赞道:“是那个味!杏花村独有的味道呢!娘,您做的真好。”

丽娘将第二盘的杏花饼吃了只剩下三块才放下不再吃了。

吃完杏花饼的丽娘又有些昏昏欲睡,她打了个哈欠,便被林城催着去歇息了。

等丽娘躺下后,他才又坐在桌前,顶着林老夫人那没有表情的脸,从两个盘子里分别拿了一块尝了一口。

林老夫人眼睁睁看着林城吃了两口,嘴里还嘀咕着:“两盘都是一样的,怎么她就吃出不同的味道了呢?”

林老夫人呵呵一声,不再理会林城,端起剩下的盘子就离开了。

“娘,我还没吃完呢,给我留点。”林城伸出手去却没拦住离开的林老夫人。不由得摇了摇头,丽娘最大,他排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君归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