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年四月十三日辰时,日军第一军团小西行长等六个大名18700人率先渡海,关于小西这个人,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很多人或许以为他是商人出身,战斗力拉跨,猴子让这二货作先锋,怕不是脑子有泡?然并卵,同时代的日本人对小西行长的军事能力评价可不低。如小濑甫庵的《太阁记》就对小西行长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行长刚勇有机 警,好读兵书,长于策略。”朝鲜备边司甚至认为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是日军最精锐的部 队:“(小西行长)所领贼众最为精锐,诸贼莫及。摧锋陷阵,皆赖此阵。“早在织田信长时代他就已经是猴子的部下,在和毛利家作战中受过织田的赞扬,猴子统治时期更是在一系列主要战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还参与了平定四国岛和九州岛的战斗,战功赫赫,经验丰富。即使在日本传教的葡萄牙人和同时期明代官员也对他评价很高。可见他本来就是一代将星。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都是九州岛的大名,除了他自己的部下,还有倭寇最主要的发源地平户岛的松浦镇信和对马岛宗义智,除此以外还有五岛玄纯,大村喜前,有马晴信,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将领。
当天申时末,小西行长率第一军登陆重镇釜山,可笑的是,日军大兵压境,釜山守将郑拨还在绝影岛打猎。日军兵临城下时甚至朝军还没完全入城。日军主将之一的宗义智向釜山递交了一份文书,要求”假道入明“。
”扯淡!“郑拨满脸不屑。
次日清晨,日军对釜山发起总攻,郑拨亲自把守西门,用弓箭不断射杀了很多鬼子。
”别靠近那个黑衣将军!“日军中有人惊恐大喊。
尽管如此,朝鲜城墙最大的毛病就是过于低矮,如同儿戏,日军最终从城北翻墙而入,郑拨箭矢射光,被日军火枪击杀。
”八嘎雅鹿!“已经攻入城内的日军杀红了眼,兽性大发,尽管丰臣秀吉在战前下达了不能对百姓施暴的军令,但是这帮在战国时代内战都暴行不断的牲畜怎么可能压得住兽性,无论残余的朝鲜官兵还是普通百姓,男女老少,甚至猪狗牲畜,一个不留,全部杀死。惨叫声,呐喊声,叫骂声传遍了全城,日军的暴行和后来甲午战争以及二战可以说没有半点区别。看来,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变态。
事后根据统计,日军砍下来三万多颗头颅,无疑,大多数都是可怜的百姓。附近的西平浦、多大浦也很快沦陷, 多大浦佥使尹兴信战败被杀,庆尚道左水使朴泓更是畏战,不战而逃。这一下,朝鲜军士气大跌,沿途守军望风而逃。然而,有这么个城却并没有——东莱城。
”大人,这可咋办?“梁山郡守赵英圭似乎有点畏惧。
”一死之外,有何他计?“宋象贤答道。
”我既然来到这,那么就和你同生共死,但是我的老妈还在梁山,我现在先回去和妈告别,让她去避难,然后回来和你一起守城。“赵英圭相对于林泓那个二百五来说的确是条汉子。和母亲诀别后果然回到东莱,看来,他是真的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釜山沦陷的次日,小西行长便兵临东莱。 宋象贤亲自穿上铠甲登上南门,率领军民守城。日军先派100多人在东莱城的南门 外竖起一块木牌,然后退去。宋象贤令军官宋凤寿等人出去查看,只见 木牌上写着:“战则战矣,不战则假道。”原来,日本人又向朝鲜人提出了“假道入明”的要求。
”去你妈的,有种从老子尸体上跨过去!”宋象贤为表示坚拒的态度,也在一块木牌上写 了“战死易,假道难”六字,投到日军阵中。
“压机给给!”日军不再废话,发起进攻,朝军在西门外战败后退入城内。日军趁胜围城搭建工事,居高临下向守军射击,最后,守军甚至不敢登城。眼见无力回天,自知难逃一死的宋象贤穿上朝服,在南门端坐不动,日军企图活捉他,被他一脚一个踢翻,最终,恼羞成怒的鬼子当场杀死了他,赵英圭等人一起殉国,城内30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俘,东莱也宣告沦陷。自此,附近梁山至彦阳一带守军全线崩溃,小西行长第一军团乘势占领了不少城市重镇,其他渡海而来的日军各个军团也在各地登陆,很快兵锋就深入内陆。
形势,已经相当危急。
宋象贤就义后,日军将领宗义智感慨他的英勇,下令将其厚葬。
四月二十四日,日军第一军团抵达善山,距离尚州仅45里。
“报!不好了,鬼子,鬼子已经抵近了。”一个开宁县的人赶到尚州向李镒报告。
“不可能,”李镒以为他妖言惑众传的假情报,“扰乱我军心,推出去,斩首!”
“慢!你不信我,可以先把我关起来,第二天鬼子没到,处置我也不迟。”
李镒虽然不信他,但是还是把他关押,当晚,日军屯兵长川,距离尚州仅20里,李镒并没有派人侦察,对此完全不知情。
第二天清晨,日军并没有抵达,那个倒霉的报信的开宁县人最终被下令斩首。随后,李镒在城北操练官军以备作战。就在同时,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从林间出来,徘徊眺望一番后就回去了。一些朝鲜人虽然发现,他们怀疑是日军侦察兵,但是因为,那个开宁县人的遭遇,他们不敢上报。导致尚州城被日军轻松攻陷,城中几处地方冒起了浓烟。朝鲜军望见后,李镒才派出部将挺豪前去侦察。结果在桥上被日军开枪打死,首级也被割下。联系被切断。李镒手下主要是刚开始训练的民兵,军心大乱。
很快,日军向朝军阵地发起总攻,用火绳枪不断射击朝军,朝鲜人的弓箭射程不足,只能被动挨打,小西行长正面压制的同时分兵从两翼包抄,宗义智绕到后方合围,朝军腹背受敌,李镒见状抛下部下逃跑,这让军心更加低落,全线崩溃,士卒争相溃逃,然而这些人是民兵而且还是步兵,难以及时逃走。李镒想让从事官尹暹、朴萀跟着他一起逃走。但尹暹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对李镒说:“将何面目归拜主上乎?男儿到此,为国死,足矣。”最终和部下一起战死,此战日军斩首300余级。
作为败军之将的李镒一路狂奔,由于盔甲衣物标志明显,很多日军试图追杀,李镒被迫丢盔弃甲,官帽官服全部丢弃,十分狼狈,这才脱身。与此同时,申砬率军抵达忠州,李镒也率残部至忠州会合准备再战。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