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了夜里十二点,上海东川纺织株式会社副社长藤田俊明仍然伏案疾书,他已经喝下了妻子千代为他煎煮的两大杯咖啡。
千代心疼地说道:“您这样太辛苦了,还是要注意身体呀。”
“这个南洋来的代表团太重要了,不加紧干不行啊。” 俊明揉着发红的双眼说道。
自从当初向连胜纺织厂一次销售了五十二台铁轮织布机以后,原本被同僚们看不起的俊明立刻成了三井商社人人景仰的明星。此后,他更是犹如神佛保佑一般迅速在东南市场打开了局面。
当他升任课长时便写信告诉尚留在日本的妻子千代,那位比他还年轻的张华生君给了他激励和鼓舞,是他的幸运之神。三年之后当他刚刚升任副部长的时候,又一个令人羡慕的机遇降临到他身上。
那是一天的傍晚,一个朋友约他下班后到一家名叫“富士之雪”的日本料理店喝酒。当他进入包间后,见里面除了那位朋友外还坐着两个人。他立即谦恭地向其中一人深深地鞠躬行礼,那个长着一张大白脸的人是他的大客户——上海东川纺织株式会社社长古屋正雄。
东川纺织是全日本最早实现机器化规模生产的棉纺织厂之一,响当当的棉纺业巨头。大约一年前日本东川在上海建立了一家生产棉布和棉纱的大型工厂,在建厂之初俊明就像对待大神一样小心地伺候古屋正雄,终于在厂房竣工之前打动了他,并促使他定购了大批三井的机械设备。
今天正雄一改往日高傲的样子,谦卑地介绍身旁一个矮小黑瘦的男人。俊明听说来人的身份后当即惶恐地将额头磕在榻榻米上,原来此人的身份更加尊贵,竟然是东川总部的人事常务原田骏。
当原田客气地说明来意后,俊明更是惊傻了。东川竟然想聘请他做上海工厂的副社长主管市场销售,薪水是三井正职部长的三倍,这可是俊明在三井再奋斗十年也未必能得到的地位。
回到宿舍后俊明头脑里仍然是乱哄哄的,想起了妻子千代。她出生于一个高级武士家庭,虽然明治维新后武士的特权被取消了,但社会上的门第等级观念却是依然盛行的。千代不惜与父母翻脸毅然地嫁给了俊明这个贫穷的、出身于佃农之家的大学生,此后她便与豪华宅邸、锦衣玉食和佣人仆从无缘了。
眼见妻子毫无怨言地和自己一起吃了不少苦,俊明深感愧疚,只有拼命工作、升职加薪来弥补对妻子的亏欠。此次如果接受东川的职务,那么他的家庭则可以彻底地翻身了。
他将自己泡在放满冷水的浴桶中,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目前薪水不算高,但是毕竟也受到重用并且手里掌握了那么多客户资源。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离开三井的话,不仅会影响原来团队的士气更会给自己在业界落下一个不忠的名声。
权衡再三后,第二天俊明又专程去了上海东川婉言谢绝了他们的盛情。原田骏当然非常失望,而古屋正雄心中则非常恼怒。
当初总部要给他从日本安排来副手时他竭力推荐了俊明,因为据他了解俊明这个人性格温和、干活卖力、没有什么野心,应该是一个非常容易掌控的人。没想到俊明如此不识抬举,真是让他丢了面子。
大约半个月后由俊明卖给东川的设备就频频出现故障,三井售后服务部派技师多次去检查根本找不出原因,最后估猜这可能是工人操作不当导致的。此话一出便惹恼了东川的生产部长,扬言要要向三井的日本总部投诉。
维修技师吓得赶紧鞠躬道歉后逃了回来,售后服务部长请求俊明帮忙去平息客户的怒火。俊明赶到东川后那个曾经很好说话的生产部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根本六亲不认,而古屋社长更是一直给他吃闭门羹。
最后上海三井的社长只得亲自去东川解释并道歉认错,当社长顺利解决问题回来后却将售后服务部部长和俊明大骂一通,因为东川的人根本不像他们所说的蛮不讲理,不仅非常通情达理还说今后一定要替三井的设备好好做宣传。
俊明的麻烦还在后面,没多久便发现同事们的眼神有些异样。原本升副部长后对他竭尽奉承的众人躲得远远的了,更不解的是部长让他把手头的客户资料交给下面的课长,美其名曰培养后备力量。
后来部长分派工作任务也是只找下面的课长和主任,那些人也纷纷见风使舵不再向俊明汇报工作。他每天只能翻翻报纸、喝喝茶坐等下班。
另一个部门的部长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奉命传话反正是偷偷告诉他,高层已经听到传闻说他准备投靠其他公司所以不努力解决东川的事。如今公司把他架空的意思就是让他自己识趣地走人。
三井有这样的传统就是从不主动开除中、高级职员,但这种被孤立起来看白眼、吃闲饭的生活真是比开除还难受。俊明已经无心再打听这个传闻是怎样出来的了,他知道即便查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在上海东川的办公室里古屋社长好像对俊明再次登门并不感到惊讶,虽然还是那么热情地欢迎他加入,但却说薪水只有原来谈的八成了,当时答应给予一年两次的回国休假也改成两年一次了。因为上次是总部的原田常务亲自邀请而现在是他自己主动上门求职,所以他的身价也要相应地打些折扣。
俊明心里明白自己现在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筹码,只得赶紧接受这个依然还算不错的条件。上任后凭借对中国东南市场的熟悉和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很快就让上海东川这匹黑马的产品畅销起来。
因丈夫长期无法回国,千代担心他一个人无法照顾自己便将儿子武志托付给公婆,自己也来到上海。她虽是个快四十岁的女人,但是皮肤细腻如玉,容貌和体态看上去似乎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做起家务也是干脆麻利,一点也没有富家小姐的娇气。
千代不像其他同事的妻子那样在上海雇个本地老娘姨,而是自己洗衣、做饭和买米买菜,不到半年时间她便能像上海师奶一样熟练地与小贩们讨价还价了。虽然丈夫挣得比过去多但是因为职务高了应酬花费也随之水涨船高,而且公婆已经不能种地也需要贴补,千代如此勤俭节约更是为了给儿子武志积攒以后上大学的费用。
欧洲的大战爆发后,上海东川等日资工厂拼命与华资工厂争夺西洋商人空出的东南市场。东川的优势十分明显,有资金雄厚的日本财团做后盾,设备先进、产品质量优良,加上俊明主管市场销售更使其如虎添翼。一时间诸多华资工厂闻听东川之名都不禁心惊胆颤。
前些日子日本总部发来电报,告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贸易代表团要来上海,他们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物色一家华资纺织厂作为巴达维亚地区的长期供应方。
日本总部早就觊觎荷属东印度群岛这块市场,本想此次趁西洋人势微之时打进去,不知怎的那里的人竟然到上海来找厂商,所以总部要求上海东川务必截住这个代表团拿下巴达维亚的棉布专售权。
不久又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抵达了上海,他便是总部的董事、营运专务山田贵一先生。虽然和俊明第一见面,但山田贵一早就对俊明以往的市场分析及策略报告赞赏有加,因而给了他一份名单并要求他抓紧时间制订一套详细的应对方案。
俊明拿来名单一看,这个代表团团长是荷兰人范登伯格,两名副团长分别是一名华人和一名土著,三十来名团员居然绝大多数都是华人。于是他熬了几个晚上写了一份详细的方案,并且还为山田贵一草拟了一份接待发言稿。
正雄看了发言稿后面露不悦之色:“藤田君,你这是什么意思?上海东川的发展是我们日本管理和技术人员远离家乡来到这个落后的地方艰苦创业取得的成果,那些华工能起什么作用?还不如我们一台机器重要!”
原来俊明在发言稿中大加赞美了中国是个古老的纺织大国,东川公司在这里的发展离不开诚实勤劳的中国工人,东川也愿意为中国和亚洲的纺织业发展贡献力量。他赶紧解释说这是因为代表团里有许多华人、华侨,所以如此亲善的语句可以得到代表团成员的好感。
“呵呵,你的中学地理也没学好吗?那里是荷兰国的殖民地,那些华人、华侨是听命于荷兰人的。”正雄不屑地说道。
两人正在争论之时山田贵一来了,正雄急忙说道:“古语云:‘擒贼先擒王么’,我们只要全力控制住团长和副团长就事半功倍了。”
山田贵一虽然觉得正雄的意见不无道理,可俊明的想法似乎更加稳妥一些。见山田董事如此青睐俊明,正雄更生嫉妒于是强调道:“山田先生,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东川的荣誉之战。我们不仅要趁此机会拿下南洋市场,更要让支那人知道我们大日本的纺织是无敌的,否则会让他们认为我们是通过乞讨得来成果。”
“这怎么是乞讨呢?做市场工作起码的礼貌总应该有吧。”俊明有些不满了。
“藤田君,用你那套市场理论行不通的。他们既然能撇下总部派去南洋的代表专程到上海来,就是想选择一家华资工厂。你若夸大华工的作用,那些华资工厂难道不是用华工吗?我们的特色是什么?是日本的技术和管理。您说呢,山田先生?”正雄盯着山田贵一问道。
“嗯,好吧,这次的任务就拜托古屋君了。藤田君,你要好好配合哟。”山田贵一的话等于取消了原本授予俊明的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