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川岸师团在7月18日到达天津后,下午4点到达天津偕行社日驻屯军司令部,报告了师团状况。
第二十师团兵力9804人,战马1741匹。下辖步兵旅团司令部配有无线班,有五号无线电机3台。步兵联队包括本部、3个步兵大队、1个步兵炮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及通讯班。步兵大队包括步兵3个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重4挺)和大队炮小队(九二式步兵炮2门)。
步兵中队则由3个小队构成,小队一般有3个分队和掷弹筒分队。一般一个中队有轻机枪八九挺,步兵炮中队有4门四一式山炮,速射炮中队有3门九四式三七炮。骑兵联队包括本部、两个中队、机关枪小队。中队有3个小队,配置2挺轻机关枪,机关枪小队有2挺重机关枪。
7月18日下午1时,宋哲元在张自忠陪同下,赴天津偕行社造访日驻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对此事件表示遗憾,同时表示禁止共产分子等抗日策动而致力于中日亲善友好。香月清司说:鉴于华北的特殊性和时局的重大性,对于宋哲元以大决心来收拾事态,日军将尽全力支援。
19日晚上11时,二十九军代表张自忠、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河北保安处处长张允荣和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会谈,作为实现11日协议第三条的具体化,就以下内容达成协议并签字:
(一)彻底弹压共产党的策动;
(二)对不适合双方合作的职员,冀察方面自发予以罢免;
(三)在冀察范围内,对其他各方面设置的机关中有抗日色彩的职员予以取缔;
(四)撤去在冀察如蓝衣社、CC团等排日团体;
(五)取缔反日言论及反日的宣传机关以及学生、群众的反日运动;
(六)取缔冀察所属各部队及各学校的反日教育及反日运动;
(七)撤去在北平城内的三十七师,由冀察自发实行。并约定依据本文书,罢免驻守卢沟桥营长并谴责冯治安等事宜,到7月21日为止实行;
对于7项中的抗日分子由日军军部暗中指出,发令罢免;7月22日驻扎北平的三十七师冯治安部队开始撤离,至28日夜半完成;换防部队由赵登禹的两个旅及天津张自忠之间协议,29日改编为保安队。
7月18日中午,日军侦察机在平汉线发现北上军用列车中满载中国军队,为了详细侦查,日机低空盘旋接近列车,遭致来自列车的射击,日机以机载机关枪进行攻击,致使列车一时停车。
7月19日傍晚6时,在丰台西五里店西侧警备巡戒的日军和驻守卢沟桥的中国部队发生交火,结果日军中队长山崎受重伤。于是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在19日深夜借此发通告:
“自20日正午以后,若中国仍有违反协定事实,我军将自主采取行动。”
宋哲元屈从日军的要求,于20日晨5时,命令在北平附近的第三十七师于当日开始在西苑集结,并于21日集结完毕,准备向保定地区撤退。
可是此日下午2时40分,作为报复,日军集中重炮兵火力,开始向宛平城及长辛店二十九军驻军进行大规模炮击。炮击持续到晚上9时左右,致使中国军队遭受重大伤亡,宛平驻军吉星文团长负伤,而宛平城东北角望楼和东门城门望楼也被炸坏。
此时形势趋于紧张,日军命令至天津的驻朝第八十联队和骑兵第二十八联队急行军赴往通州张家湾,7月23日上午陆续到达。而在天津的日军驻屯步兵第二联队早在7月14日接到军部命令,从天津海光寺进发通州,7月18日到达,宿营在通州师范学校。
7月20日,国民党军政部第三厅情报处处长严宽获悉日军对华作战军事情报,特向军政部长何应钦密电,电文称日军企图先占领位于平西地区的蓝靛厂、万寿山、八里庄、西苑等地,然后切断平绥路,控扼北平至昌平一线。
7月22日,驻守在永定河左岸地区及卢沟桥一带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撤离到西苑,接着该师部分乘火车撤离到长辛店、良乡及涿州。
鉴于日军调移部队,三十七师主力部队以列车车辆不足为由,没有全部撤离。此时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独立第二十七旅进入北平,其第二旅进入固安,第一旅开始经平汉线北上。并且在八宝山地区的二十九军守军加强阵地修筑。对此,日驻屯军参谋副长于24日前往北平,25日面见宋哲元,督促二十九军如约撤离部队。
卢沟桥事变后,原京津之间的日军军用电线屡屡被切断,7月25日廊坊附近又出故障。
日军以此为由,派第二十师团第七十七联队第十一中队护卫通信队前去抢修。下午16时30分,这批日军乘火车到达廊坊并占领车站。我守军严厉交涉,要求日军立即从车站撤离,而日军迟迟不退。至夜23时10分,中国守军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旅第二二六团和日军第十一中队发生战斗。
接到急报的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立即下令,派遣第七十七联队主力部队前去增援,并在26日凌晨3时30分,命令在天津、唐山等地的第二十师团部队向前方移动。
同时向日本国内中央部报告,并命令在天津的步兵第二联队第二大队即广部部队以保护日侨民为由,乘火车发往北平接受日军北平警备队的指挥,途经廊坊时下车,参加廊坊的救援战斗。
日军第七十七联队鲤登大佐指挥主力部队前往廊坊。以轻机关枪分队为先头部队,两个大队分乘列车从天津出发,26日早分批陆续赶到廊坊。广部部队由装甲车开路,乘货物列车驱往廊坊救援。26日拂晓,日军出动军用飞机开始轰炸在廊坊的我守军第二二六团阵地,随之展开地面部队攻击。第二二六团在上午8点40分撤出战场,退往通州方向。日军在此次战斗中死伤14名。
在廊坊的日军第七十七联队主力在我二二六团撤退后,通信兵报告“敌三个团从北平方向南下,今早发往安定方向”。
鲤登决定马上乘车向大兴安定镇进发,打算把那里的中国军队消灭。但在刚要出发的时候,日军报告说,安定附近已经没有中国军队。但鲤登不放心,仍然向安定前进,中午赶到安定后没有发现中国军队,这才返回廊坊。
日军第七十七联队鲤登大佐名字全称是鲤登行一,陆军中佐鲤登行文的儿子。熊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毕业,1912年5月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24期。1924年11月,毕业于陆军大学36期,步兵第2联队中为队长就任。
1925年12月,成为参谋本部副官。1928年3月晋升为步兵少佐。1929年12月任第16师参谋,历任第2师参谋,步兵第11联队副官。1932年8月晋升为步兵中佐。同年12月,任步兵第22联队付,留守第14师参谋,第14师参谋等。1936年8月晋升为步兵大佐,20师团39旅团步兵第77联队长。以此职参加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