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勘探灶神星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558字 发布时间:2023-08-01

虽然大家意见不同,谈话也不愉快,但既然陈晓尧拿不出数据和依据,蔡哲东在向航天中心再次确认指令无误后,决定对空间站进行变轨操作。

蔡哲东发动主引擎,开始缓慢加速,向木星的风暴方向飞去。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噪耳狂乱的引擎声变成压抑的平静。蔡哲东喊道:“主引擎关闭,马上对接木星轨道,大家坐稳。”

突然间,全部推力消失。要不是已经被死死地固定在座位上,蔡哲东等人将因为几秒钟的失重而在空间站里天花乱坠地飞翔。

空间站继续启动分引擎,调整飞行角度,直至进入木星轨道,推力才彻底消失,像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回味。要是在平常,顺利完成一次变轨之后,大家一定会欢呼庆祝。但这次,空间站里却只有一片死寂。

刘杨透过舷窗看向木星,禁不住打破死寂,“哇,好壮观啊!”舷窗外,木星上空的云带高速旋转,发出橘红色的光,就像水煮鸡蛋里的蛋黄,又像一只正在偷窥空间站的天眼。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大红斑,他们从未如此接近木星,更没有如此近的距离用肉眼观察大红斑。

陈晓尧低着声说:“这可不是什么美景,搞不好,我们都会被吞噬进去,包括来自哈雷彗星的两位同志。”

蔡哲东不耐烦地说:“不要再说了,我们只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开展营救行动。如果真的存在巨大的风险,我想组织是不会让我们来的。”

“晓尧哥,我觉得蔡组长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按照指示,齐心协力开展营救行动吧,其他就不要去想了。”刘杨说。

陈晓尧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大家是一个整体,不用担心,我不会拖后腿的。”

蔡哲东拍了拍陈晓尧的肩膀,说:“我们还有两天时间,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营救行动会威胁到空间站的安全,你放心,我一定向上级报告,上级肯定不会不顾及我们的安危。”

陈晓尧和刘杨点点头。

刘杨伸出两只手掌,陈晓尧和蔡哲东不约而同地跟着伸出手掌,大家的手掌叠在一起,喊道:“不畏困难,团结一致,勇夺胜利!”

三人分工明确。刘杨负责观察哈雷彗星的动向;陈晓尧负责留意木星风暴状况,继续开展他的推算;蔡哲东则保持与航天中心的密切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存在近一个小时的延时。

与此同时,随着哈雷彗星向小行星带边缘的逼近,秦帆开始着手调试用于勘探灶神星、木星和木卫二的勘探机器人。

根据原计划,3号勘探机器人负责勘探木星,7号勘探机器人负责勘探灶神星,9号勘探机器人负责勘探木卫二——欧罗巴。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木卫二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而灶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四颗小行星——俗称四大“金刚”之一。

四大“金刚”之首的谷神星,是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其平均直径为九百五十九千米,相当于月球直径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月球的五十分之一,面积和中国的青海省相当,被称为1号小行星。

第二大小行星就是灶神星,平均直径为五百二十五千米,于1807年3月29日被天文学家海因里希·欧伯斯发现,以罗马神话中家和壁炉的女神Vesta命名,中文翻译为灶神星。灶神星是从地球可以看见的最亮的小行星,它距离太阳最远时的距离只比谷神星最近的距离远了一点。

智神星是第三大小行星,直径为五百六十千米,比灶神星稍大一些,但质量较小,比灶神星轻10–30%。智神星可能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不规则物体,即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将天体聚成球形。另一种理论认为,其可能是残余的原行星。同样是被天文学家海因里希·欧伯斯发现。智神星体积虽然很大,但作为小行星带中间的天体,它的轨道却相当倾斜,而且偏心率较大。由于这样奇异的轨道,人类探测器很难前往探测。

婚神星位于四大“金刚”之末,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都是最小的,直径仅有二百四十千米。在古罗马神话中,婚神星是助产女神,职能是引导新娘到新家,使婴儿见到光明。这颗小行星还与中国有着“瓜葛”,在它的上面有一座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环形山。

为什么选择灶神星作为勘探对象?

早在2011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发射了“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造访了灶神星。在任务期间,“黎明”号对灶神星表面进行测绘,揭示出一些灶神星前所未有的细节。

其中包含了灶神星两个巨大的槽沟,一个被称为迪瓦里亚槽沟,长达四百六十五千米,位于灶神星中部,几乎蔓延了半个小行星;另一个被称为农神节槽沟,长度约三百六十五千米,位于灶神星的北半球。

这些槽沟可能与灶神星在演化成为一颗类地行星的过程中被意外中止有关。总的来说,研究灶神星有助于理解地球以及邻近行星在形成早期的情况以及形成的过程。

 据探测结果研究,灶神星质量约占小行星带总质量的9%,是目前唯一已知可成长为类地行星的岩石原行星,内部具有与地球类似的层次化结构,可以分为三层:由金属铁和镍组成的核心,地核被橄榄石地幔覆盖,外地幔是星壳。

与地球地质结构相似,这正是勘探所选择灶神星作为主要勘探对象的原因——与勘探其他小行星相比,勘探机器人的设计更加简单,成功率也会更高。

秦帆仔细检查了3号、7号和9号勘探机器人,并对发射装置进行了点火测试,测试非常顺利。但在将勘探机器人装入天体巡视勘探器时,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在设计天体巡视勘探器时,并没有考虑到会将所有的勘探机器人挪出来。因此,在装回勘探机器人后,勘探机器人是否完美嵌入天体巡视勘探器?天体巡视勘探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转?这些成为秦帆需要自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勘探机器人在哈雷彗星上经过了这么久的暴露使用,能否与勘探器完美嵌合?这是他最没有把握,也是最担心的事。秦帆想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通过大幅晃动天体巡视勘探器,来监测里面的勘探机器人是否发生位移。他将天体巡视勘探器绑在彗星车上,让彗星车加大马力给勘探器一个初始力,以便让勘探器晃动起来。

测试的结果:机器人与勘探器简直是浑然一体。这可把他高兴坏了。至于勘探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转,只能等到发射第一个机器人时才知道了。

在哈雷彗星进入小行星带后不久,天体巡视勘探器上的应激系统按计划被激活,勘探器身上发出一圈微弱的红光,这意味着勘探器正式开始运转。

突然,红光变换为穿透力更强的蓝光,发出低沉的“嗡嗡嗡”声,天体巡视勘探器上的一个盖板被打开。紧接着,一束耀眼的蓝光从勘探器中喷射而出。7号勘探机器人按计划发射了。成功了吗?

秦帆握紧拳头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即紧张又兴奋。换做是谁也是一样,谁会想到可以亲眼见证这一刻呢?

卜小云紧紧地倚在秦帆的肩膀上站里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