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小行星带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233字 发布时间:2023-07-31

在离开火星后,哈雷彗星一路飞向木星。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宇宙空间里,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飘渺空洞,而是横亘着一条热闹的小行星带。这里有多热闹呢?据天文学家预算,至少有五十万颗小行星,这可比一个人的头发数量多得多。

那么为什么小行星带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而不是位于水星和金星,或者金星与地球、地球与火星、木星与土星等等之间呢?据科学家分析,这跟小行星带的起源有关。

在五十亿年前,整个太阳系是一片混沌——各种天体、各种星际尘埃,在太阳系的各个角落里乱窜。直到十亿年后,在强劲的太阳风吹拂下,才形成了现在的八大行星系统。

剩余的天体和星际尘埃——原始行星盘的碎片——直径不超过三千公里,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被太阳风扫到了太阳系的边缘,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柯伊伯带。

而一些个体较大的天体,则被太阳风吹到了火星和木星之间,由于受到强大的木星的轨道共振,导致它们无法形成一颗大的行星,只能保持这么一条小行星带,围绕着太阳公转。

这些各自独立的小行星已经存在超过了四十亿年,上面保持着四十亿年前最原始的记录,见证了太阳系的沧海桑田。研究小行星,对研究地球的起源,甚至太阳系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对小行星带的探索从未停下脚步。在实现载人登陆火星之后,人类继续向外太空进军,小行星带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全面地开展小行星带研究,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组织相继向小行星带发射了空间站。

中国的小行星带空间站位于四大“金刚”之一的灶神星附近。四大“金刚”是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四颗小行星,分别为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

中国小行星带空间站里常年有三名宇航员驻守,每两年一换。目前,入住空间站的三名宇航员分别是四十三岁的蔡哲东、三十五岁的陈旭尧和三十三岁的刘杨(女)。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收到国家航天局的指令,展开对秦帆和卜小云的营救行动。

“来自国家航天中心的最新消息。”蔡哲东宣布,“哈雷彗星将在三天后途径小行星带。在它到来之前,我们必须时刻监视它的一举一动,绝对不能错过。刘杨,你负责对它进行全天候监视。陈旭尧,你和我把拦截变轨提前到今天进行。”

“组长,根据预测,木星迄今为止最大的风暴正在形成,将对周边的小行星造成多大的破坏目前难以评估,你确定这个时候要进行拦截变轨吗?”陈晓尧问。

“是的,”蔡哲东肯定地说,“航天中心已经下达指令了。”

“可是,他们并没有亲眼见过木星的恐怖。”陈晓尧说,“哈雷彗星经过时势必受木星影响而接近木星,要进行拦截,空间站必须机动靠近木星,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可是,已经没有时间了。”蔡哲东无奈地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管如何,我不同意为了他们,让空间站做出如此大的冒险。”陈晓尧强调说,“这并不是从我个人安危考虑。”

“陈哥,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也要理解组长。”刘杨说,“再说,如果我们不救他们,他们只能飘向深空,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蔡哲东沉思一会儿,说:“我想这不仅仅是上级的指令,我们必须救他们,上面有两个中国人,两条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我们见死不救,美国的空间站、日本的空间站、欧洲的空间站,会救他们吗?”

“他们避之不及呢,”刘杨说,“根据我的观察,木星风暴开始形成以来,他们持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变轨活动,远远地逃离木星,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这不很正常吗?”陈晓尧耸耸肩,“木星这么大的风暴将会向外喷射超乎想象的带电粒子,空间站靠近它,无异于自寻死路。电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可能都会完蛋。”

“这一点,航天中心已经评估过了,”蔡哲东反驳说,“可能会让我们的电力系统中断一个小时左右,但我们的应急电力是足够的,完全可以应付得过来。”

“万一一个小时候不能恢复呢?那我们不都得完蛋。”陈晓尧的情绪有一些起伏,“再说,就算我们没有事,他们能保证成功发射,跟我们对接吗?”

“这一点我不能保证。”蔡哲东说,“但是,如果我们与他们的距离足够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的。”

“他们的逃生舱只要有一丁点差错,就可能飞向木星。”陈晓尧说,“根据我的测算,如果他们从哈雷彗星上发射,与我们成功对接的概率只有27%,而像小行星那样坠向木星的概率高达82%。我认为科学来讲,我们救不了他们。搞不好,我们也会搭进去。”

陈晓尧口中所说的逃生舱是指月球飞船自带的逃生舱,正是因为在深空发射后成功对接几率过低,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发射。所以,在经过火星时,并没有采用该营救方式。

“这是你自己测算的吗?”刘杨说,“跟航天中心给出的数据完全不一样啊!”

“航天中心并没有很好地考虑木星风暴的影响,而且这个风暴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风暴。”陈晓尧说,“他们忽视了这一点。但根据我这两年来的观察和计算,木星风暴对周边小行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此前我们掌握的情况。”

“你说的这些有依据吗?”蔡哲东有些动摇了。

如果果真如陈晓尧所说,作为空间站的负责人,他有义务向航天中心报告这一情况。这既是对空间站负责,更是对他们三名宇航员的生命负责。

“这些……我还在计算中……有一些依据,但并不完整。”陈晓尧吞吞吐吐说。

蔡哲东为难说:“如果没有充分的依据和数据,我很难向中心报告。中心里的专家可都是全国最顶尖的航天专家,他们有可能搞错吗?”

“是啊!”刘杨说,“我们知道宇宙科学中,大到恒星、行星的运行规律,小到一艘飞船的飞行定位,最重要的是理论和数据支撑,而不是靠观察和感觉。”

陈晓尧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有来过空间站,他们更没有亲眼见过木星的风暴。他们不一定比我们更了解木星和小行星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