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进入这个宇宙空间球的一瞬间,便感觉到一种奇妙的感觉,我觉得有什么灵魂在感知着我,而且好像有其他奇点存在,但周围却是黑漆漆的一片,什么都没有。
我伸展思维,让意识在这个宇宙空间游荡,的确什么都没有,也许是之前听了太多前辈们的故事,出现了错觉。
我慢慢收回散发出去的思维,准备创世。
首先,便是让自身大爆炸,由于自身基本粒子之前结合太过于紧密,不利于构造宇宙,所以第一步便是让自己身体发生大爆炸,让爆炸后的碎片参与构建。
第二便是构造原子,第五代是没有夸克之类的基本粒子,我想借用第五代前辈们的构成法则模型,把更细小的基本粒子结合成另外的粒子,我用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合成一个质子,用一个上夸克两个下夸克组合成一个中子,这样虽然有偷懒的嫌疑,但是第五代的前辈们已经做的很好,母体都夸赞它们,说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第三步,质子与中子结合成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组成一个氢原子。
第四步,氢原子聚变,生成更重的原子核,这些都是构成宇宙的必须,有了重元素才有更多更复杂的组成。
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现在整个宇宙都是氢原子,以及正在聚变的氢原子,等到重元素生成,便像第二代那样用拼图去搭建自己想要的世界。
我听第二代以及第三代的前辈说,它们构造世界,就像拼图一样,不需要电磁力的结构。放一份土元素粒子,再融合三份水元素粒子,就成了混有泥沙的河流,当然也可以单纯只放水元素粒子,这样就是最清澈的水,不含有任何杂质。但是我觉得这种太过于简单,母体估计也是这样想的吧,所以之后便用更复杂的结构,代替了元素基本粒子。比如第五代中,两份氢原子与一份氧原子结合,就可以构成一个水分子,这个水分子跟第二代中的水元素基本粒子没有太大区别,结构却复杂的多。
正当我思考这些时候,我感觉到异样。
大爆炸炸出去的基本粒子,现在已经结合成了氢原子,它们正在加速向外飞去,我看了一下四周,以自身为中心,所有基本粒子都在离我远去,它们拥有一个加速度。
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不可能拥有加速度,而且我发现已经结合的氢原子们,它们开始相互吸引慢慢靠拢,我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回想了一遍母体的教学以及前辈们的故事,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难道是因为我是最新一代,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我想着。
不过即使遇到了,也要冷静下来去思考如何解决。
现在有两种陌生的力,一种是让自身加速膨胀,另外一种则是让自身相互吸引,最奇怪的是这两种明明看起来相互排斥,却互不干扰,各自做着不同的分工。
膨胀力倒是无所谓,本来早晚自身也要充满整个宇宙,首先要解决的是吸引力,如果不解决吸引力,第五代的的经验,不止第五代,是所有前辈们的经验都化为乌有,我要解决这个难题,给后辈留下学习资料。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我进入这个宇宙空间球之前,只用了六十一种基本粒子,留下三种备用,不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难题的吗?虽然其他基本粒子的电磁力属性已经不能更改,但是剩下这三种却仍然可以。
我取出剩下三种基本粒子的其中一种,把它命名为引力子,让其来往与自身的基本粒子之间,平衡引力与电磁力。
但是效果却不尽我意,只能稍微牵制引力,却无法控制。这引力来源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产生这么强大的力?我以前可从来没有听到前辈们讲到过啊。
无可奈何,我是第一次感觉这么无奈。
不过幸好引力也没有强大到控制我的电磁力,我仍然进行着氢聚变反应,生成的能量正好抵消掉引力。
于是整个空间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景观,无数的光点产生,都是在进行氢聚变,耀眼的光芒通过光子发射到整个空间。而渐渐的,无数细小的光点开始融合,形成一个更大更亮的光点,这个光点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球体表面进行着聚变反应,生成的重元素因为引力跌落到球体中心。
就这样,最基本的氢原子不停地聚变,产生的能量抵消重元素的引力,彼此居然产生诡异的平衡,我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一颗颗巨大闪亮的球体接连诞生,我把这样的球体命名为恒星。
我把恒星的诞生写进这本日记里,估计就连母体都没有见过这种诡异却浪漫的景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