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来到大殿,孟清钰从柜子里取来一个木盒,对虞柳月说:“这就是山苍子花茶。”她把盒子放在桌上,打开盒盖,只见里面装了半盒晒干的山苍子花。
虞柳月抓起一把花茶,缓缓说道:“没想到这毫不起眼的花,竟能治病救人。”
孟清钰道:“民间的郎中说了,盛御医的药方是很好的,然而药材不行,所以父皇的病越来越严重。”
虞柳月把手中的花茶放回盒子里,说道:“盛御医是孟国最好的大夫,他的药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孟清钰把盒盖放下,说道:“是啊,加之那药是皇后亲自监督熬制的,那就更不会有问题了。”
虞柳月看着孟清钰的眼睛,心里顿时感到一丝不安。她无疑是在提醒自己,倘若皇上的药有问题,自己定脱不了干系。她微微一笑,说道:“公主,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为皇上煎药了。”
孟清钰温和一笑,把盒子放回柜子里,说道:“辛苦皇后了。”
送走虞柳月后,孟清钰和阿姜在院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阿姜不解地问:“公主,阿姜不明白,御医馆里有最好的山苍子茶,你为何放着现成的不要,而要去民间找呢?”
孟清钰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我对御医馆已经不放心了。”
“那些发霉的药材不是已经换掉了吗?公主怎么还不放心呢?”
“御医院的药材确实有发霉的,可是父皇服用的那些药材,却没有发霉。也就是说,那发霉的药材来自于别处。”
“公主是在怀疑皇后娘娘?”
“药是皇后负责煎制的,除了她,还有谁能动手脚?”
“可是皇上一直以来都是喝皇后煎的药,别人煎的药他都不喝。”
“所以,这就很难办了。我最近天天给父皇送茶,我多次提出想要亲自为父皇煎药,可是父皇却碍于皇后的面子,没有应允。”
“这倒是,皇后为皇上煎了那么多年的药。倘若他突然决定让你煎药,那岂不是表明了不信任皇后吗?”
“连你都看得出来,更不要说阴险狡诈的皇后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先不急。毕竟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我还不确定皇后是否真的对药做了手脚。我昨日已在御医院安插了眼线,时刻监视着皇后的一举一动。不过,现在还没有结果。”
“公主,您别担心。皇上的身体已经有好转的趋势了。相信不久之后,他就会痊愈的。”
“但愿如此。”孟清钰点了点头。
从海棠阁出来之后,虞柳月一直闷闷不乐。彩岚跟在她身后,想要说点什么,却又不敢开口。直到回到自己的寝殿,虞柳月的脸色才稍稍好了些。彩岚说道:“娘娘,清钰公主的山苍子茶不用宫里的,而是亲自到宫外寻找。如此看来,她对宫里的人是有戒心的。”
“没错。要在御医院的药里下毒,实在是太容易了。”
彩岚想了想,又道:“娘娘,要不要派人去把民间的山苍子茶都买走?公主在外面买不到,自然就会用宫里的了。”
虞柳月微微摆手,说道:“天底下那么多山苍子,岂是你买得完的?”
“可是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皇上的病被治愈吗?”彩岚不甘心地说,“娘娘,您这些年的苦心,岂不是白费了?”
“我的辛苦,自然不会白费。”
“娘娘已经有新的计划了?”
虞柳月看了她一眼,说道:“如果孟清钰足够谨慎,足够聪明,皇上的病便能够被治愈。倘若皇上有什么三长两短,只能怪公主疏忽了。”
彩岚看着虞柳月,不解地说:“娘娘的话过于深奥,彩岚不明白。”
虞柳月慵懒一笑,说道:“明天你自然会知晓。”
次日上午,虞柳月来到孟元的寝殿用膳。此时孟元刚下朝,神色忧愁,甚是颓唐。虞柳月为他夹了一块鱼肉,关切地说:“见陛下满面愁容,臣妾着实心疼。不知,陛下遇到什么难事了呢?”
孟元叹了一口气,说道:“今早有官员启奏,把临玉城割让给了天钺国,甚是可惜。因此,他们提出要用战争手段将它夺回。”
虞柳月稍稍一惊,说道:“当初陛下决定用临玉城换回清钰公主,他们可都是赞成的啊。”
孟元放下筷子,愁眉苦脸地说:“确实如此啊!可是最近临玉城在天钺国的治理下越来越富庶,官员们见了,都后悔了。”
虞柳月温柔地说:“陛下,依我看来,这事还是作罢了吧。临玉城是孟国自愿割让出去的,不是天钺国抢去的。不是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而是此时的孟国真的无法与天钺国抗衡。想要通过武力夺回它,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孟元叹息一声,说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有几个大臣还是执意想用武力将它夺回来。他们几个甚至把矛头指向了清钰,认为这事皆因清钰而起。”
虞柳月面露遗憾之色,缓缓说道:“如此看来,清钰公主成了众矢之的了。”
“可怜清钰只是个无辜的孩子。”孟元无奈地说。
虞柳月道:“说实话,清钰公主确实是导致孟国失去临玉城的直接原因。”
孟元皱起眉头,高声说道:“清钰是朕的女儿,我若是不用临玉城换她回来,她只怕已经……咳咳……”说到激动之处,孟元不禁咳嗽起来。
这时,孟清钰正端着山苍子茶走进大殿。她跨进门槛的时候,碰巧听见了父皇的这番话。孟清钰愣怔片刻,正欲转身离去,却听到虞柳月说:“清钰公主来了呀。”
“是清钰啊!”孟元连忙露出尴尬的笑。
孟清钰低下头来,勉强露出一抹微笑,说道:“清钰给父皇送茶来。”
“快过来吧。”孟元向她招了招手。
孟清钰走向父皇,眼眶微微湿润了。孟国因为自己而失去了一座城池,她一直很自责。如今听了父皇的话,她心里更加难受了。她知道父皇是一位明君,可是在这件事上,他却没有顾全大局,而是选择了保全女儿。孟清钰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愧对孟国百姓。